可实现量化评价的阅读推广平台研究

2020-12-14 04:36周云峰田丽丽
新世纪图书馆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

周云峰 田丽丽

摘 要 针对目前阅读推广效果评价困难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阅读推广实时量化评价方法,采用去中心化数据库和中心化管理模式搭建具有统一数据流的评价体系,通过阅读积分的产生、验证和使用,建立读者参数,以量化的方式评价各节点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 量化评价 阅读推广 联盟链 阅读积分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10.002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reading promo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al-tim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ading promotion based on alliance chain. It uses decentralized database an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mode to build an evaluation system with unified data flow, and through the generation, verification and use of reading integral, the reader parameters are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each node in a quantitative way.

Keyword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ading promotion. Alliance chain. Reading score.

0 引言

隨着阅读推广理念的普及,各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组织各种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但也存在影响范围小、参与度低、效果评价困难等问题。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几乎每天都有宣传和发布新的阅读推广相关活动,但从公众号推文的数据来看,篇均阅读量仅在100左右,这对于一个拥有3万名在校生的学校来说,比例实在过小。再以笔者所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例,今年线上阅读推广活动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用户总量迅速增长,但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人数并无显著变化,且存在活动热度不均的状况。这些矛盾的现象,表明目前对于阅读推广活动效果的评价存在局限性,推广效果不好,与总结不及时、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密切相关。

阅读推广效果的评价是活动不断改进和延续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阅读推广机构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结合文献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对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的研究以总体指标体系设计为主,如对阅读推广活动管理绩效评价要素和内容的细化[1]、预评价机制的探讨[2]、三层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总体框架的构建[3]、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4]、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6]等,评价方式较复杂,缺乏统一、具体的标准量化评价手段。另外由于阅读推广主体的地区、规模、资源特征差异较大,服务活动呈碎片化和偶然化[7],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联系不紧密。对于阅读推广优秀工作者、优秀机构、典型案例的评选,主要以宣传和提交的主观描述报告为准,评选标准也很难统一,很容易因主观因素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从区块链技术的角度对阅读场景和阅读评价等问题展开研究,如赵伟娜[8]对于图书馆服务升级采用区块链技术建设新型全民阅读平台的构想,周耀[9]提出在智慧图书馆中融入基于区块链的“智慧阅读”理念,王美佳[10]描绘了网络阅读的分布式场景,汪琼等[11]解读了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的阅读推广中的知识传播模式,但以上研究并没有针对具体做法做过多展开,理论探索仅停留在宏观层面,对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阅读推广量化评价的研究非常少,离实际应用还比较遥远。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结合文献调研的结果,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实时量化评价方法,并结合用户画像和智能推荐等技术,采用半中心化模式构建实时的统一数据流,制定客观的效果评价指标,提升效果评价的有效性,进而提高阅读推广热度。阅读推广主体可实时、完整地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随时调整运行策略,促进阅读推广体系的良性循环。

1 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是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智能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12]。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等特点, 能够通过数据加密、时间戳和数字激励等手段, 以真实、透明的方式在各分布式节点中实现网络交互响应,从而解决单纯的中心化管理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确保节点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区块链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了主体间的协作信任,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服务群体的范围不同,区块链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三类[13]。在公有链中,所有人都可以读取公有区块链的数据,并在公有链上发送和接受交易请求,共识过程关系到每个人。联盟链本质上属于私有链,两者都需要授权加入和访问,具有弱中心化特征,私有链的写入数据权限被一个机构独享,联盟链共识过程受预先选定的多个节点控制。私有链具有运行成本低廉、节点之间连接效率高等优势,可提供高效安全、追溯留痕、整体可控的交流平台。阅读推广平台采用联盟链技术,可以建立可实时追踪痕迹的数据流,给阅读推广量化评价提供有效依据,有助于解决阅读推广主体各自为战的局面。

2 基于量化评价的阅读推广平台架构

目前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载体的重心逐渐向智能手机倾斜,但与PC端相比,手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空间还远远不够,以智能手机作为分布式节点几乎不可能,再加上调用底层公链的代价比较大,因此采用公有链模式并不合适。考虑到联盟链的运行特征,若将高校阅读推广主体定义为一个节点,数据处理量将大大减少,系统效率也会有极大的提升。联盟链因为仅开放授权节点并依靠链外力量的约束,比公有链更适合以上场景,因此本研究将基于联盟链建立阅读推广平台。联盟链的节点由阅读推广主体构成,一般为各高校或高校图书馆。为保证阅读记录和共享记录的安全可追溯,系统将含有时间、事件记录的数据摘要交由联盟记账节点签名审核并存入数据链。系统可设置读取权限,应用程序接口虽对外公开,但查询和获取区块链数据的限制可以根据链外规则,按实际需求制定。基于量化评价的阅读推广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平台模型分为分布式数据存储层、交互应用层和中心化管理层三层。

2.1 分布式数据存储层

去中心化和分布式都是区块链的特性,它们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差异。传统分布式数据库采用主从设备模式实现负载均衡来保障系统可用性,主数据库对服务器有极高的要求,备机则通过主数据库不断同步数据,这类数据库不具备自动容错和恢复功能,主从机的宕机都会导致前端部分读写请求失败,且部署、管理、配置很复杂,运行成本也比较大。在区块链系统中,去中心化结构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构成分布式账本,不存在中心化的节点,任何节点都是一个异地多活节点,系统中具有记账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阅读数据。单个节点的失效对系统整体的运行不会产生影响,且在故障发生后能从全局同步正确数据。本系统的数据存储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设计阅读积分运行生态,将阅读动作和阅读结果数据通过联盟链中的记账节点进行确认,记账节点拥有全局数据,其产生、验证、记录信息等过程均由建立在非对称加密算法之上的分布式共识机制完成,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这就构成了客观可评价的量化数据指标,并且可通过接口访问实时展示。

2.2 中心化管理层

陈颖仪[14]指出,建立长期的政策支持和专业领导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基于联盟链的阅读推广平台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平台结合了分布式积分系统和中心化管理评价体系,追求统一发布形式和统一的评价体系,但统一标准该以怎样的方式制定;在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阅读推广专项经费的情况下,交互式服务平台的开发费用如何分摊;如何组织行业专家持续介入系统开发以确保复杂的功能得以实现;量化的评价体系能否在行业内獲得认可……这些问题要求存在强有力的中心机构总体协调,并制定规范的指导文件严格参照,使联盟链运行过程得到监督,纠正小概率偏差。因此,本研究平台的运行只能是中心化的,具有强号召力、高影响力的权威机构或行业组织作为指导核心将是必然选择。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还需要有普适性的中心化规范文件支持。

2.3 交互应用层

现实中完全的去中心化项目场景几乎没有应用价值,区块链项目并不能完全以去中心化为宗旨[15]。分布式区块数据与中心化管理评价行为之间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层,可能是一个可信任的中心化机构授权的或系统内成员广泛认可的应用软件,采用统一的应用通道来连接服务接口,并处理用户与联盟链的需求响应,有序组织从区块链外向区块链内写入信息。区块链平台主要依赖底层数据库来提供事务处理,而底层数据库大多是没有事务处理能力的Key-Value数据库[16],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DAPP(分布式应用),将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并将量化评价的数据实时展现出来。DAPP根据节点的反馈信息不断进行升级,升级过程需由大部分节点确认并达成共识。信息写入区块链的过程是受监督的,基于权威的链外决策用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本阅读推广平台需要的DAPP是一个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系统。每一个阅读推广节点使用相同的框架,阅读推送内容自行填充,形成一个节点内容独立、运行模式统一、用户事件分布式记录的半中心化实时评价网络。

3 阅读推广平台运行的核心机制

3.1 共识机制

平台运行过程中,系统节点不会一成不变,联盟链由哪些节点组成,后续增加的节点以何种方式接入系统,主体资源的意识形态如何管控等问题,都需要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委托权益证明算法(DPoS ,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17]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委托权益证明类似于董事会投票,通过投出一定数量的节点来保证某段时间内的记账权限,每个节点的权利都是相等的,只要某个节点表现得不够好,就会被剔除,由后备节点加入。这就把权利归还到每个持有阅读积分的节点手上,而获得记账权利的节点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积分,以此调动阅读推广主体的积极性。

区块链共识机制也可以结合数字加密或博弈论等。区块链的安全性由密码经济学保证。密码经济学结合经济激励和密码验证,使用以上提到的权益证明机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参与者对共识过程的影响力正比于他所获得的活动成果。

3.2 阅读积分生态

效果可量化评价的关键是建立稳定的阅读积分生态(如图2所示)。从积分获取到场景式消费,从使用后获得的效益感知到激励措施,再从激励的效果反馈以获得更有效的改进,这些过程构成了积分系统的运行基础。

3.2.1 阅读积分获取

Sharples等[18]提出通过学习赚取虚拟积分来衡量学习成果的想法。与之相似,量化评价阅读推广效果基于阅读积分体系开展。当阅读推广主体向网络中发布资源后,需要有对象对资源进行阅读确认,从而形成区块,串联到区块链中,阅读对象凭借得到的区块可以获取阅读积分奖励。比特币采用超大量计算消耗电力的方式获得,阅读积分则通过消耗阅读时间等方式获得,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阅读推广平台基于联盟链建立,无需发币,阅读积分通过第三方DAPP软件规则计算分发。“挖矿”软件通过不断修改计算难度保证区块在固定时间内产生,而本平台阅读积分的产生和积累无需做过多限制,以公式计算并叠加即可。阅读的计算结果和动作记录以分布式账本的形式存储,这就构成了量化评价的基础数据。为避免虚假阅读的情况,可在阅读器中采用屏幕监测、眼动追踪等技术防止作弊,保证阅读积分的公平获取。

3.2.2 激励机制

激励与积分流通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阅读积分的获取,除了消耗阅读时间以外,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可以通过订阅、分享、答题等方式获得积分,也可以发布书评、阅读心得等原创作品,做出贡献后相应的激励积分自动发放,而原创作品被他人阅读则可以持续获得额外积分。系统中不同节点提供的交互界面,可以允许节点之间的资源按规则进行交流并获得积分,如在机构A中排名前列的原创作品,可以在其他节点中推送,并进一步获得来自其他节点的积分,这对于资源提供者是一个极大的鼓励。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积分,可以增加吸引力,提高阅读对象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基于联盟链的系统具有天生的激励方式,被选为记账节点的阅读推广主体可获得额外的积分奖励,这大大提升了节点机构的动力。

3.2.3 阅读积分使用

积累阅读积分的目的是使用和评价,对于系统内各运行节点,如何关联阅读对象的积分交换,并形成恰当的运行生态,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积分兑换的刚性需求(如学分呈缴、就业推荐等)可以构成运行基础,但仅靠刚性需求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推广主体可采用情景营销(Scene Marketing)方式,构建极具吸引力的附加兑换应用,如换取文化周边礼物、优先选择座位、延长借阅周期、免除超期罚款、原文传递、通用借书证办理、换取文化活动的虚拟门票等。情景應用可以根据主体特征自定义,这对于提升阅读推广主体的服务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也能提高阅读对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2.4 智慧阅读技术

平台通过智慧阅读技术加强主体与对象的沟通。阅读源的品质、营销方式是阅读动机和持续学习能力的中介变量,内容品质越高,对用户的吸引力越大,推送方式越智能,阅读体系越活跃。智慧阅读应用理念是积分生态的润滑剂,是提升阅读体系整体价值的辅助工具,可以提升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并提高阅读积极性。一般来说,智慧阅读技术包括用户画像、分布式文件系统、机器学习方法等。构建读者画像标签可客观准确地描述阅读需求,这对阅读推广服务层的设计至关重要,如刘漫[19]构建用户画像本体分类的结构,描绘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用户画像概念模型,挖掘大学生阅读需求与阅读动机;基于Hadoop等框架的分布式技术使计算机可以对收集的数据有效清洗和分析,建立行为模型[20];采用GBDT+FTRL、Wide & Deep Learning和AdaptiveLearning等技术的机器学习方法处理海量阅读数据,清晰地描述目标任务,可以优化资源推送过程,提高用户个性化满意度,如谢修娟等[21]提出结合情境和协同过滤的移动阅读推荐算法,能够解决移动环境下资源推荐的问题。简言之,平台的智能阅读情景是一个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阅读的互融互通,并展现出多视角决策的过程,辅以智能化的手段支撑评价体系的运行。

3.3 评价机制

Chen等[22]指出,由于学习过程存在大量不便于量化的细节,在相关应用中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存在较大困难。基于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的积分系统可以解决一部分阅读教育和阅读推广的效果评价问题。首先,获得记账权限的节点是在系统内被广泛认可的节点,可以认为这些节点的注册机构构成了初步的优选池。其次,积分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以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定量的评价。本研究将节点总分定义为Sumi,在校学生阅读总分设为SumINj,社会读者阅读总分设为SumOUTk,阅读对象个人总积分设为Usern,其中i、j、k为用户数,且i=j+k。根据节点总分(Sumi)的排序可以看出阅读推广主体的投入程度,通过节点内对象的平均积分可以衡量阅读推广项目开展的情况。从校内阅读对象的积分情况(SumINi)可以评估阅读推广活动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契合度,从社会读者的积分情况(SumOUTk)可以推断阅读推广的社会效益。最后还可以通过主客体的交互程度,结合原创阅读资源的比例和阅读量,清晰呈现阅读推广的热度。以上指标也可给阅读推广优秀个人、优秀机构的评选提供量化依据。当然,构成最终评价的指标权重和公式构成,可以通过联盟链成员的反馈进行不断调整,以获取相对合理的计算方式。以上评价方式基于统一数据框架展开,结合区块链技术,数据科学规整,具有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影响,避免以过度包装获得优异评价的现象,不失为阅读推广效果评价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

4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评价的以积分管理为主线的阅读推广平台设想,利用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等特点保障阅读结果数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利用中心化管理运行保障阅读推广模式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利用可扩展的分布式应用提升阅读推广平台的吸引力。阅读推广平台采用半中心化模式,搭建具有统一数据流的评价体系,通过阅读积分的产生、验证和使用,以量化的方式评价各节点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且对集中组织、集中评选的依赖度下降,整体呈现高效性和创意性,给原本复杂而抽象的阅读推广效益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对平台的建设原理进行了解读,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技术实现还存在一些困难。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货币交易结算等金融领域以外,几乎没有成熟的产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DAPP也处于早期探索状态,进入门槛较高,开发系统尚未健全,因此交互端的开发尚需时日。从政策影响的角度看,平台的建设亟需具有强制力的中心化机构按照规范开展指导工作,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阅读推广专门法,且中心化机构一般以公益组织、学术委员会的身份存在,通过行业规划、民间倡议的形式提出参考性要求,这非常不利于提供权威指导,容易造成各节点各自为战的局面。本课题下一阶段将围绕以上问题,深入开展研究,重视链内链外治理,实现平台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岳修志.阅读推广活动管理绩效评价要素和内容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2):32-39.

许天才,杨新涯,徐娟,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评价机制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7):47-52.

姚显霞.阅读推广活动评价评述及其总体框架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2):89-93.

岳修志.基于公共项目视角的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6):69-75,12.

谢燕,邹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2):89-93,25.

张泸月,谭英,张欢.“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构建及其有效性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5):61-69.

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5):4-13.

赵伟娜.区块链视阈下图书馆服务升级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4):127-130,136.

周耀.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4):94-102.

王美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书馆场景化应用[J].现代情报,2019,39(9):109-114,159.

汪琼,陈伟.区块链在图书馆著作权保护中的效用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9(3):69-72.

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481-494.

SWAN M. Blockchain: 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M].Sebas-topol: OReilly Media, 2015.

陈颖仪.美国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经验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5):97-99.

徐忠,邹传伟.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J].金融研究,2018(11):1-16.

邵奇峰,金澈清,张召,等.区块链技术:架构及进展[J].计算机学报,2018,41(5):969-988.

ZHENG ZIBIN, XIE SHAOAN. Blockchai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a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 and Grid Services,2018(4):352-375.

SHARPLES M, DOMINGUE J. The blockchain and kudos: a distributed system for educational record, reputation and reward[C]. European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Cham: Springer, 2016:490-496.

劉漫.基于用户画像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7):21-26.

张泸月.智慧阅读推广:智慧阅读时代的新常态[J].图书馆建设,2018(7):72-79.

谢修娟,莫凌飞,李香菊,等.情境感知的移动阅读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9,29(7):640-647.

CHEN G, XU B, LU M, et al. Explor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education[J]. Smart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8(1):1-10.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引入众包模式的阅读推广服务路径、策略及思考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公共图书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阅读推广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