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

2020-12-14 09:21吴俊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中等职业学校

吴俊

【摘  要】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重视加强对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和德育知识的教育,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教育内容为出发点,为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引言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中职语文学科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是中职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丰富中职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兴趣不足,自律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汉语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方法,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1.要转变观念,重新确立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教师要对教育观念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不能再把语文课作为普通基础科目,要把语文教育提高到良性。教师的职能不能停留在传播、结业、消除疑惑上,教师要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教育的立足点要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不仅要准备“教材”,还要准备“学生”。大力倡导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

第二,在职业中学阶段,不仅不能削弱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而且要在学生踏入社会的前夕加强语文教育,给学生更直接的德育。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语文的观念要有根本性的变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语文当成单纯的知识学习,更要重视通过语文课获取知识以外的东西。

2.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中等专业语言课程体系建立者认为,职业中等学校的语文课程设置要以综合化、社会化、生活化、实用化为重点,努力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促进自身修养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加强人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教他们如何做人。

为此,应果断调整教材结构,删除重复和过失的教学内容,增设选读资料,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以满足市场经济对学生培养的要求。特别是中职专业语文教师要做“拆”“补”“立”三个方面的工作。“拆除”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要调整教材,减少繁杂、困难、偏颇和陈旧的内容。“补充”是指学生在9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对尚未掌握的必要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补充授课。“立”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中专语文课程体系。

3.教育方法要在模式中随机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薄弱,行为习惯不好。因此,教师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组织管理,因此教育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已经不容易了。往往时间、精力和心思不多,重新考虑教授方法。

另外,一些教師担心,如果在教室提问和讨论,学生们会利用它来捣乱、聊天,让整个教室热闹起来,反而会浪费影响教育的时间。而且,一些语文教师认为中职生基础不好,反正问这问那,什么都问不了,也不能讨论任何结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基本采用单一的“灌输法”,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这种语文课怎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笔者认为,要使中职语文课充满活力,教育方法改革是必要的。教有法,教无正法,贵是得法。只有符合现实的教育方法才是可取的。随着教育中许多教学因素的发展,要灵活运用最佳教育方法。在讲授哲理丰富的散文时,可以举类似的例子来启发学生,使一般、抽象具体、深刻、容易地制作,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在小说、戏剧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参与演出,指导演出而不是解说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只有新的、多样的、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新的探索活动,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4.语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中职语文教育缺乏兴趣,但对未来工作充满憧憬,对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学)()如果教师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灌输语文知识为主,否则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兴趣特点,中等职业学校汉语教学应结合语言知识内容和专业教育。例如,在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或技术文献。学生阅读时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法,找出句子中单词和句子的困难,分析句子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或老师的指导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5.实施随笔教育,提高中职生写作素质

目前,要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质中的写作素质,可以说,随笔写作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教育形式。实践证明,随笔写作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辛苦、幸福、写我该写的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写作前和写作后要进行课外辅导。写前要注意课外,写外有三个禁忌。不要写学生不熟悉的东西。避免超过学生的认识水平。禁忌箱太小,太具体,约束学生思维。强调不拘泥于内容和形式,相应地表达,不确定篇幅。

在班里进行交流和解说的话,可以朗诵优秀的随笔,互相传阅等形式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们对随笔有了感性认识,多次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每次交流都要以目标评论为目标,不以学生为对象,捕捉生活中最感人的细节。写作后通过交流进行解说,更有助于解决学生作文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实效性。

总之,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措施,教师可以在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项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有效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质量,不断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明红.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文存阅刊,2018(20).

[2]罗燕.浅议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创新[J].语文课内外,2018(28).

[3]赵柔昭.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创新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8)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中等职业学校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