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转型及思想引领力研究

2020-12-14 04:23李赫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8期
关键词:共青团互联网+转型

摘 要:随着5G、大数据时代到来,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及思想方式。青年人具有个性化、活跃化、创新性等特性,是互联网时代的主体。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如何在新时代中改革与创新对引领、凝聚、组织青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共青团工作所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可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时代共青团工作思想引领力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共青团;转型;思想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青团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1]。”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形势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提升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力,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青年人作为互联网主要使用者,已经成为互联网活动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共青团依照传统的线下活动,来吸引和凝聚青年,已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和青年诉求。因此,探索互联网+共青团模式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对共青团工作的挑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信息更加便捷化,但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引领方面

一方面网络的迅猛发展有利于信息快速上传下达到青年,另一方面網络环境信息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也对共青团话语权产生了挑战。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主播,每个人都具有话语权都可以成为核心,更有诸多网络意见领袖(KOL)的粉丝量级大大超过各团省委粉丝量级。青年离不开互联网,共青团工作离不开青年,如果抓住了互联网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就抓住了青年。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引导和栽培,但是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和一些不良信息的反向诱导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极容易产生青少年被利用而爆发的群体性事件。更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脑干中,有一种专门释放与精神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血清素”的血清素能神经。血清素能给大脑带来“平静的清醒”,但在深夜,神经刺激少,导致思考能力下降很容易被影响,一旦没有及时把控极有可能出现诸如疫情中李文亮医生相关舆论大量倒伏,被牵着走,出现学生大面积转发或发表不当言论的情况出现。且由于网络传播快速性和多样性的特性会让负面事件被夸大,进一步传播造成网络舆情,尤其是某些媒体为博人眼球,追求点击率,打破道德底线冲击青少年思想,更有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传播使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与冲突,使对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难度大大提升。因此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思想引领,进一步转化对共青团组织工作提出挑战[2]。

(二)内容生产方面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性让传播量可快速达到指数级,也产生了诸多困局。具抖音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止至2020年5月,抖音月活已突破5.18亿,更有“网红”“直播”“云端”等词语深刻融入青少年生活方式中。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更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共青团内容生产具有极大的挑战,尤其是网上共青团建设建设、专职人员配备、网络优势发挥等方面问题凸显。据了解几乎所有省级共青团新媒体全平台粉丝量级超百万,却因无专职运营人员管理,多为兼职和实习生运营让内容生产力不足,转载为主,原创为辅,难以应对快速的网络环境,大大降低了粉丝群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影响了共青团思想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三)组织架构方面

目前,各级团委平台仍存在多数无归属,无独立部门运营的情况,使得微信、微博、B站、抖音和快手等平台内容不能及时实现整合和分发,更有因长期无专门部门负责导致的僵尸号和只管建设不管运营的情况出现。另外,团组织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和打通也让很多青少年通过网络互通的需求不能第一时间解决,更有很多意见建议不能精准对接更因没有细化职能,整合部门,反而导致共青团与青年人有距离感,让青少年没有归属感。

二、互联网+时代提升共青团思想引领力的方法

虽然互联网+时代给予了共青团工作很多挑战,但同时也让共青团工作多了更多的可能性[3]。如何迅速转型,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占领网络阵地,传播好党的声音,提升共青团思想引领力可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一)组建专业团队

参考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共青团,以“共青团中央”为例,专门成立了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部分采用企业管理,部分采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广东共青团”全部采取事业单位化的管理方式;而“青春浙江”全媒体中心则采用企业化管理,面向社会招聘,配备专职主任管理,且多数为传播学、网络编辑、计算机等专业出身的专职运营人员。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利于内容传承和固化生产,加之如果可以结合运营、策划、视频制作、图片制作等多元化专业团队,形成一中心多齿轮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4]此外,整合团内组织及各部门资源,实现专人对接与跟踪,可让青年的需求可以第一时间直通与落地,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更好的做好青年桥梁和纽带。

(二)打造全媒体生产链条

目前,《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新华社的全媒体平台和其他各级媒体和传媒集团也掀起了“媒体融合”的热潮。以共青团浙江省委为例,目前具有四个“亲青”平台,分别是:为单身适龄青年提供多元便捷交友婚恋服务的“亲青恋”平台、为青少年进行线上筹款与帮扶的“亲青筹”平台、为青少年提供线上创新创业帮扶整合资源的“亲青创”平台和为青少年提供法律维权、心理咨询等服务的“亲青帮”平台。但是,考虑目前人员有限的困境,共青团亟需打造全媒体生产链条,让打通化的生产链条实现“共同策划、一次采集、多平台成稿、全媒体传播”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固定每周选题会,确定目标、设置议题、发布议题、互动助推、反馈调节等环节,实现相同内容,打通运作,多平台多属性分发。全媒体生产链条的构建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儿,让共青团思想引领内容输出有深度、有内容、有趣味[5]。

(三)加强舆情监管

有研究表明,热点事件一经发生,一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数可达到高潮,这就要求共青团在第一时间把控与紧急应对。[6]青年是网上舆论传播的主体,共青团必须争夺网络舆论主导权,主动发声,第一时间引导,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的青年网军,在各大网络平台积极发声。虽然网络使青少年获得了比现实生活中更灵活独立的信息评论权力,加之网络管理和控制较少,现实社会中的秩序被打破,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也就容易出现偏差。作为青年管理和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青年网络舆情的处置和干预必不可以少。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部门,一方面应构建数据库和专业软件收集与监管,另一方面应搭建集网络舆情监控、预警、应急、引导和反馈等全方位的联通机制。此外,对于舆情处理后的大数据化分析和处理应对档案整理也必不可少,这有利于对于今后网络舆情的必要研判与参考。此外,网络是青少年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最佳平台,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快速迭代等综合性,亟需构建大数据研判中心对网络风险点、对目标群体画像和数据追溯等分析,让数据可视化使共青团工作更有针对性。

(四)创新宣传形式

全媒体时代“网红”群体凭借其极高的人气深刻变革社会并影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文化,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打造“网红”共青团不容缓[7]。“网红”之所以能够凭借平台具有广泛影响根本在于其可以抓住某类特质走“心”,而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完全可以探索采用新媒体“直播”“带货”等形式,打通“云上”与“云下”,抢占网络育人高地。用青言、话青语,努力把新思想讲得活、说得透。從“定时定点”的“面对面”转向“全天候”的“屏对屏”。[8-10]聚焦线下理论宣讲“时间难凑”“地方难找”等问题,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打响网上主题团课、思政微课、红领巾公益课堂等品牌,从“有什么听什么”的配送式转向“听什么选什么”的菜单式。寻找一批真正思想红、行为正、讲得懂的“网红”,把枯燥的理论融入生动的故事直播中,再以生活化线上形式加以传播。

三、结语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紧跟时代,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建立健全网上共青团平台,以引导与培养青年为目的,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让共青团组织发挥最大的能量,找到思想引领切入点、着力点和发射点,真正成为党组织有力助手,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和接班人的组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梁建.互联网+共青团工作[D].河南工业大学,2017.

[3] 袁民.论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13(10):35-38.?

[4] 王晓恩.对青年之声和网上共青团工作的五条具体化建议[J].中国共青团,2016(10):57-58.

[5] 何雪冰,余潇潇,贾开.互联网治理视野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矩阵式”重构——以清华大学共青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108-111.

[6] 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5):106-108.

[7] 沈霄,王国华,杨腾飞,钟声扬.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J].情报杂志,2016(11):93-98.

[8] 胡德平.大学生“网红”现象分析与教育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4):77-82.

[9] 任慧珍.必然与可能:“网络红人”现象生成及原因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

[10] 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当代传播,2016(4):40-44.

基金项目: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课题(ZQ202066)。

作者简介:李赫(1992- ),女,吉林梅河口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共青团互联网+转型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