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免疫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紊乱情况研究

2020-12-15 10:09沈景刚张学玲孙大鹏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黑素细胞白癜风分型

刘 影,沈景刚,刘 倩,张学玲,孙大鹏

白癜风是由于局限性或广泛性黑素细胞功能障碍而表现出的全身色素脱落斑的一种常见的色素脱落性皮肤病[1]。目前其在中国的发病率为0.17%~1.00%,且以青少年居多[2]。关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完善的机制阐明,但大量报道表明白癜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及进展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等因素相关[3-5]。以CD3+为共有标志的一类T细胞及以CD4+、CD8+为特有标志的另一类T细胞是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通过与T细胞亚群相互作用稳定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上述指标的变化可能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6]。另外,有学者指出将近20%的白癜风患者继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7]。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17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3+、CD4+、CD8+、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差异,旨在确定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为白癜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177例(观察组),其中分期:进展期93例,稳定期84例;分型:寻常型156例,节段型21例。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中的标准;(2)年龄在18岁以上;(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其他基础性疾病;(2)合并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等感染。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空腹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3~4 ml于BD Vacutainer EDTA采血管中,混匀加入20 μl的BDMultitest CD3/CD8/CD4和BD Multitest CD3/CD16+56/CD19,与50 μl的抗凝全血充分混合并振荡混匀,室温条件下避光孵育15 min。再向试管中加入450 μl BD溶血素,振荡混匀后同上条件孵育15 min待检。采用由美国BD公司购入的BD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1.2.2 FT3、FT4、TSH检测 空腹采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3~4 ml置于未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室温下4 000 r/min离心分离得到血清,离心半径r=30 cm,放置到-20 ℃冻存待测。采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TSH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3 sIL-2R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由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sIL-2R、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

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IL-2R、CD8+T淋巴细胞和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sIL-2R、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

观察组进展期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P<0.05),而sIL-2R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见表3。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sIL-2R、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x±s)

表3 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sIL-2R、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x±s)

2.3 观察组不同分型患者sIL-2R、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

观察组寻常型患者sIL-2R 、TSH水平明显高于节段型患者(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不同分型患者sIL-2R、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x±s)

3 讨论

白癜风可见于各种族人群发生,尤以深肤色人种为主,是以广泛性或局限性皮肤白斑及周围皮肤比正常皮肤色素增加而呈现的边界清晰的白斑的常见性色素脱落性皮肤病。其好发于青少年,约1/4的白癜风患者为<14岁的儿童[8],病程长,易诊断。目前仅以控制皮损进程或范围为主要治疗目的,尚未发现治愈方法。有研究报道,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黑素细胞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9-10]。白癜风发病因素复杂,主要包括:黑色素自身破坏、遗传、环境、神经化学等。但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支持白癜风的自身免疫理论。免疫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局部发挥的特异性免疫效应而引起的细胞损伤或破坏。CD3+是T淋巴细胞所共有的标志,CD4+、CD8+是一类T淋巴细胞的特有标志,以上2种T细胞共同构成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调节免疫功能[11]。有研究报道,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及其一级家属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提高,并伴有CD4+/CD8+比值升高[12]。但也有学者得到相反结论[13]。本研究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健康人显著下降,而CD8+T淋巴细胞显著增多。这说明,细胞免疫的确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报道,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有针对T淋巴细胞反应的相关物质酪氨酸酶等的特异性反应,且外周血中黑素细胞中的CD8+T细胞以高频率特异性作用,从而清除破坏黑素细胞[14]。由此推测,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诱导黑素细胞的损伤和破坏介导白癜风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进一步对病情不同时期的白癜风患者分型,发现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这说明患者细胞免疫状况与疾病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其原因可能为,疾病进入进展期时,抗原可刺激T细胞并诱导具有接受抗原信号的CD4+激活分化为Th、Td等细胞,同时具有抑制T细胞功能和细胞标记功能的CD8+T淋巴细胞不断增殖增加,导致CD4+/CD8+比值减小,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一步刺激Th、Td的大量分泌,诱导B细胞增殖,并分泌大量具有抗黑素细胞功能的自身抗体等,最终导致黑素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sIL-2R是由活化淋巴细胞释放至血液循环的多肽链,可反映某一组织免疫细胞活性强弱,是循环中单个核细胞活化强度的敏感指标。有研究报道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及进展期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与既往研究报道结果一致,再次肯定sIL-2R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在既往研究报道的基础上还发现寻常型患者sIL-2R明显高于节段型患者(P<0.05),可为白癜风临床病理分型的诊断提供依据。

大量文献报道白癜风患者常继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16],但关于白癜风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报道结论不一。有学者认为白癜风患者FT3、FT4水平显著升高,TSH水平显著下降[17-18]。而另有学者通过测量106例白癜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现,16例TSH升高,仅有3例TSH下降。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灵敏指标,其水平超过正常值则提示甲状腺功能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寻常型TSH水平显著高于节段型。这说明白癜风患者发病过程中伴随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且寻常型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可能原因是节段型以神经节段为特征,其他更可能的原因是与神经化学因素有关。本研究并未发现CD3+、CD8+、FT3、FT4水平与白癜风类型和病情的关系。

综上所述,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明显紊乱,与疾病分型、分期有一定关系。本研究创新处在于确定免疫功能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白癜风自身免疫性机制中的作用,且明确CD3+T细胞/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的相关性,为诊断的精确性提供依据,深化了白癜风的自身免疫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黑素细胞白癜风分型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1
白癜风遗传概率小
“点痣”有风险 爱美须谨慎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异欧前胡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和Rab27a的调节作用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地塞米松合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白癜风
黑素细胞悬液中加入透明质酸的最佳浓度选择
黑素细胞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