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试验研究

2020-12-15 10:53赵宏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稻瘟病悬浮剂纹枯病

赵宏强

摘要    使用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研究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及病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安全,且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防治效果好,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好,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水稻纹枯病 ;稻瘟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S435.11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2-007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36% thiofur·azoxystrobin suspension concentrate was used to control rice sheath blight and rice blast, and its effect on rice growth and disease control effec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6% thiofur·azoxystrobin suspension concentrate was safe for rice, and had a certain growth-promoting effect. It had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rice sheath blight and ear neck blast.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it had better effect in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it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production.

Keywords    36% thiofur·azoxystrobin suspension concentrate; rice sheath blight; rice blast; control effect

富錦市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3万hm2以上。随着近几年异常天气增多,病虫害基数增大,对水稻病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防治效果更好、农药残留更低的水稻病害防治药剂是当前重点工作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站的水稻试验田,该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土壤pH值为7.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9%。试验地为连作多年的水稻田,试验区栽培管理条件一致[1-2]。

1.2试验材料

试验防治对象为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供试水稻品种为三江6号。试验药剂: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由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施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300 g/hm2(A)、375 g/hm2(B)、450 g/hm2(C),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 g/hm2(D),以空白作对照(CK)。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处理面积0.17 hm2,均为一个自然池子,不设重复[3]。

1.4    试验过程

试验期间,于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采用无人机茎叶喷雾,药液用量为15 L/hm2,其后水稻正常管理。配药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配成母液再进一步稀释。

采用电子天平(0.1 g)称取试验药剂,用1 000 mL量杯量水,施药采用无人机大疆P16。7月31日上午水稻破口期第1次施药,8月8日下午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4]。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1.5.1    对作物的影响。于药后3、7、15 d观察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观察并记录有无蹲苗、畸形、变色等药害症状。

1.5.2    防效调查。共调查4次,分别于第1次药后14 d(8月13日)调查纹枯病,于2次药前(7月31日、8月8日)调查稻瘟病叶瘟发病基数,于水稻黄熟期(9月6 日)调查穗颈瘟。

(1)穗颈瘟。按5次重复调查,每个小区3点取样,每点调查相邻5穴,调查总穗数、病穗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上(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半瘪);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5-6]。稻瘟病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2)纹枯病。按5次重复调查,每个小区3点取样,每点调查相邻5穴,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同时观察记录增绿、外观鲜亮程度等稻粒表观性状。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片叶);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纹枯病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1.5.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收获时各处理随机取4点,每点1 m2实收测产,并折合产量,计算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作物安全性的影响

田间调查,处理A、B、C的水稻均未出现蹲苗、畸形、变色等药害症状,水稻植株叶色浓绿,叶片略厚,植株长势与处理D差别不大,说明处理A、B、C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且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不同处理的防病效果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A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80.85%,处理B对纹枯病的防效为84.04%,处理C对纹枯病的防效为88.30%,处理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87.2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 A、B、C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A、B、C与处理D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7月31日、8月8日调查,试验区各处理均未发生叶瘟。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A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为75.86%,处理B对穗颈瘟的防效为84.48%,处理C对穗颈瘟的防效为84.48%,处理D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为87.9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B、C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A、B、C与处理D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分析

由表3可知,处理A的折合产量为6 408 kg/hm2,比CK增产7.61%;处理B的折合产量为6 538 kg/hm2,比CK增产9.79%;处理C的折合产量为6 580 kg/hm2,比CK增产9.50%;处理D的折合产量为6 558 kg/hm2,比CK增产9.19%。方差分析表明,处理A与CK相比增产效果好,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与处理B、D相比折合产量低,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B和处理C的折合产量相当,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B、C与CK相比增产效果好,差异极显著;处理B、C与处理D折合产量相当,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300~525 g/hm2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分别用药1次,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好,与对照药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相比差别不大,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明显,可以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综上所述,36%噻呋嘧菌酯悬浮剂宜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各用药1次,茎叶均匀喷雾,每次用药量为375 g/hm2。

4    参考文献

[1] 周柏超.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试验总结[J].现代农业,2019(8):30-31.

[2] 章守富.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52-2952.

[3] 张俊喜,王凯,李红阳,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方法探讨[J].江苏农业科學,2016(9):166-168.

[4] 张信扬,邓国云,李练军,等.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植物医生,2011(2):47-50.

[5] 孙永军,施保国.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81-83.

[6] 徐海莲,曾宜杰,徐善忠,等.水稻病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评估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10(4):148-151.

猜你喜欢
稻瘟病悬浮剂纹枯病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25%灭幼脲悬浮剂防治山药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探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