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财产纠纷大案:她向日本追讨30亿遗产

2020-12-15 10:54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廖承志财产证据

她是一个女人,却拥有三个名字。她本可以成为中国内地的首富,却把80%的财产捐给了国家。她叫赵碧琰,也叫耿碧琰,但本名为耿维馥。

两任妻子

89年的人生历程里,耿碧琰一共使用过3个名字;耿维馥、赵碧琰、耿碧琰。

在遇到赵欣伯之前,她叫耿维馥,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大连姑娘。报纸上的一篇征婚启事,改变了耿维馥的人生轨迹。

当年,赵欣伯在丧妻后,在报纸上刊登了征婚启事。报纸上的赵欣伯年轻英俊,又是留日学生,赢得了许多少女的芳心。耿维馥是其中之一。1921年6月的一天,耿维馥嫁给了赵欣伯,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而赵欣伯要求新妻,不但要按当时的习俗改随夫姓,还要把名字改成“碧琰”,以纪念亡妻王碧琰。从此,耿维馥变成了赵碧琰。

赵欣伯不仅仅是一个对亡妻念念不忘的痴情人,更热衷政治。伪满洲国成立后,赵欣伯被任命为“立法院院长”。那几年,在长春,“赵欣伯”三个字可以呼风唤雨。但时局是变幻莫测的,任职一年零三个月后,赵欣伯因牵涉贪污案遭到溥仪猜忌,被派到日本,政治生命几乎就此完结。

到日本后,赵欣伯把精力都放在做西药生意上。据说,赵欣伯与当时日本的实权人物联手,主要做“盘尼西林”的生意。这在当时是炙手可热的紧俏药品,赵欣伯因此赚了不少钱。

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赵欣伯以妻子赵碧琰的名字,在东京购买了大片土地和房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欣伯于1951年被拘留审查,死于拘留所。顶了别人的名字活了半辈子的赵碧琰,终于去公安局改回了自己娘家的姓氏——耿。

天文数字的财富

作为汉奸的家属,在“文革”时期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他们被赶出豪宅,挤在大杂院的一间房子里。为了消除隐患,耿碧琰销毁了所有的书信证据。

流光飞舞,匆匆数年。赵欣伯当年在日本买的土地和房产,价值翻了数倍。1976年3月10日,日本《产经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漂浮在宇宙中的240亿》的文章,透露赵碧琰名下的财产被人骗取。日本法庭多次来函,要求耿碧琰本人出庭,否则,将直接缺席宣判,那些土地有可能被重新分配。

听到这笔财产有可能水落石出的消息,耿碧琰的态度却异常冷淡。因为她什么证据也拿不出来,全在“文革”中被烧了。

不久,当时的国家侨办主任廖承志告诉耿碧琰,因为一桩地产诈骗案,使得赵欣伯在日本购置的财产浮出水面。廖承志告诉耿碧琰,希望她出具委托书,由日本华侨总会接手这些不动产的管理权。此外,廖承志希望耿碧琰把名字改回赵碧琰,因为据说那些财产的所有人姓名就是赵碧琰。

最终,她决定把名字改回“赵碧琰”,继承这笔财富。1976年5月,赵碧琰启程前往东京。

追回财产

那天的东京家庭裁判所法庭很热闹,因为站着4个赵碧琰。另外三个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她们都穿着考究,保养得极好,戴着精致的金丝眼镜,在回答法官的问题时流利而准确。

真正的赵碧琰则和她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骨瘦如柴,满脸皱纹。而且,她有些糊涂了,在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不能确定。最糟糕的是,当法官请出在赵家当了8年的佣人时,她竟然不认识。

实际上,这名佣人已经向法官指出了真正的赵碧琰。但由于她在法庭上的表现,只能开出“赵碧琰不在者”的判决。意思是,在座的各位都不是赵碧琰。一场败诉犹如一盆冷水浇下,但中国的外交部并没有放弃。

1979年11月,经时任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特别批准,北京市选派5名法律工作者组团出访日本,傅志人名列其中。

“只要能证明北京的赵碧琰就是赵欣伯的妻子,這个案件就赢了。”傅志人说,“我所做的就是找到所有的证据,并将它们连成东京法庭认可的一条证据链。”

在已经泛黄的卷宗中,赵碧琰财产案赢得胜诉的证据是这样的:19份证人证言,其中有赵欣伯当伪满洲国“立法院长”时的下属,有跟随赵欣伯夫妇去日本的裁缝和女佣,还有给关在狱中的赵欣伯天天送饭并最后为其收尸的男仆。18份书证,有刊载赵欣伯照片的伪满洲国时期的报纸,有赵欣伯被国民党北平第一监狱羁押与获得保释的文档……这些证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帮赵碧琰于1984年取得了东京财产的所有权。

据统计,这笔财产为30亿元人民币。1985年5月16日,赵碧琰把名下80%的财产捐给了“中华文化教育财团”,用于支持祖国的慈善事业。 (综合《世界华人周刊》《北京日报》等)

猜你喜欢
廖承志财产证据
智者不入爱河,你要对你的财产负责
漫画婚姻
神奇的帽子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
周恩来巧救廖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