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

2020-12-15 06:53王帅杨雪岩于聪聪
商情 2020年47期
关键词:热点大学生教育

王帅 杨雪岩 于聪聪

【摘要】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研究通过分析社会热点的特征,将社会热点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分类,探索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研判社会热点有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把握社会思想环境以及大学生思想动态,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指明内容和方向并提供鲜活案例,同时也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提供检验反馈。

【关键词】社会热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大数据等新技术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反馈,直接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同时,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和途径。

一、社会热点的特征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社会热点”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时空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热议,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殊社会现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根源的时代性:社会热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时代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众关注的焦点不同,导致社会热点不断的更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十二五”计划背景下的房产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延展之后的新时期背景下的“二孩政策”,新时代生态治理中的全国各地的“垃圾分类政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地摊经济”。可以看出,每一个社会热点都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气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2、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热点根据其关注点可分为政经、教育、社会民生、公共安全,文娱体育等众多领域,看似属于某个领域、专注某一个主题,但是其内容却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很强烈的综合性,联系面广,关联度高。例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社会民生、社会制度,衍生出一系列经济问题以及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可以看出,社会热点涉猎面广内涵丰富。

3、影响的广泛性:社会热点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牵涉到大多数群体的利益或者触碰到大多数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才会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出现,公众掌握了更多社交工具和方法,对社会热点意见的表达既有了物质保障又意愿增强,公众对社会热点的评论往往以个人视角出发,与个人认知水平相关联,有积极的评论也有消极的评论,有正确的评论也有错误的评论,有全面的评论也有偏颇的评论,这很大程度影响着社会热点的走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比如在抗震、抗洪、抗疫的一线,我们看到很多“逆行者”带给人民群众信心和力量,感受到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国担当精神,但是其中也有不和谐、不正确的声音出现,引发更多的社会关注。

4、存在的周期性:社会热点由于是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该周期内,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社会热点事件在某一个时间里,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元素逐渐聚集,并经过一定时间量的堆积,从某个领域凸显出来,走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继而随着时间的迅速推移,迅速发展到达高峰然后迅速归于平静,社会热点的发展与时间关系、与事件元素关系形成一个数学模型,类似于非典型的正态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如果引发事件的元素特别集中,那么累积的时间就会变短,很快走向事件的高潮部分,如果事件元素过于分散,形成有效的信息、形成热点事件就变得较为缓慢,那么累积的时间就会变得较长,最终这一事件要么消弭,要么形成事件的高潮部分。比如朝鲜核导“钟摆现象”,国内楼市周期性的调整,每逢6、7月高考的试卷及志愿填报等。有些社会热点会周期性出现,即有大周期也有小周期。即可以把一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周期,也可以把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周期,这是和事件本身的热度有关,和事件的影响力有关,也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关。

5、处理的复杂性:由于社会热点持续发酵、影响广泛,作为涉事人或者单位处理不当,甚至是激化矛盾,会引起更大的波动,因此,要利用好事件的周期性特征,做好热点问题的引导、热点事件凸显的问题的妥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大学努某某强奸案,**大学作出处分决定称,该校2016级学生努某某因犯强奸罪(犯罪中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学校给予该生留校察看一年处分,网民对学校的处置猛烈批评。9名女生反映称曾在努某某缓刑期间遭到猥亵或侵害,网民对政法机关“失察”的质疑持续扩大。**大学大二学生时某某因补考作弊被监考老师没收试卷,学生离开考场不久后坠楼身亡,校方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引起网络热议。类似发生在高校的涉法事件,往往能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要及时研判其中的舆情风险,并提出处置建议,主动作为,做好信息发布的引导工作,降低事中处置衍生“舆论倒逼”的风险。

二、社会热点的分类

社会热点即可以发生在国际社会,也可发生在国内社会,其牵涉的内容可以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课题组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热点发生的场域、牵涉的焦点内容,以及影响范围,并且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紧密关联度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将社会热点按照宏观、中观、微观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研究。

1、宏观社会热点:发生在国际社会,涉及国家之间甚至涉及全球的公共事件。这类社会热点在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價值观的民众之间容易产生分歧,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发展下去很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点。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传播、扩散,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措施。在国内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防控策略,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民众积极配合居家隔离、少出行、戴口罩等,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本地传播已经趋于完全控制。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世界卫生组织亦提出了倡议,然而在欧美国家对此熟视无睹,并发表不同的观点、多场合、多次攻击中国政府,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做法在抗击疫情时效果不利,确诊病例、甚至死亡人数激增,导致在全球视野里,中国这方静好,可是世界不得安生。在围绕着疫情防控这个全球热点问题,中国人民越来越体会到幸福感,体悟和践行着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着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决心与信心。

2、中观社会热点:发生在国内社会的政经、教育、社会民生、公共安全、文娱体育、名人、企业、司法案件、医疗卫生、政策法规、涉警、市场监管、科研动态、天文现象等主题事件,在全网和“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以及微博、微信、论坛、贴吧、新闻跟帖等平台有较大的媒体报道量、网民讨论量以及平台传播广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奔小康、《民法典》的颁布、大兴安岭火灾、杭州女子失踪案、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李子柒、papi酱等。在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热议,《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和自媒体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人们对教育、对高考、对选拔人才和文学创作等众多方面进行了空前的评论热情。

3、微观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状况、学习内容、生活工作等直接相关的社会热点,比如近期00后大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的视频火了,该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超过百万,网友们围观之时不忘点赞,弹幕六千多条全程高能,发明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刘上的目标是“用火箭送快递”让网友们称赞牛、未来可期……与之相反,洁洁良事件、季子越发表不当言论事件、大学生网贷事件等也直接反映了个别大学生扭曲的价值观,因为发生在高校,社会和大学生对此类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和讨论度都更高。

三、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进行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以高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者把主流意识形态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进而认同、支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维系高校安全稳定的纽带。

1、社会热点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把握社会思想环境的切入点

社会热点会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热议,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当这一事件成为公众视线集中指向的焦点,说明该事件是这一阶段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常把社会热点比喻为社会环境的“温度计”。社会热点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这也恰恰反映了当下社会环境的新动态。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所持的态度、发表的观点也体现着他们的价值观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当下的社会思想环境,在其语境下掌握和运用社会热点发挥其社会性、时效性,从而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热点就是做好意识形态教育的切入口之一。

2、社会热点是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快、思维活跃,但缺少阅历、思想不够成熟,因此社会热点中的舆论往往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甚至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反馈中,可以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课题组的统计和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目前对社会热点存在着泛娱乐化倾向,政治模糊化倾向,这些现实都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例如,有专家研究和媒体发表文章显示:大学生更关注“王宝强离婚案”,而对于“中国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知之甚少。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更多学生选择当“网红”,而非科学家,只因为他们认为“网红”工作轻松、挣钱又多又快。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了解大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更明確自己可以做什么,社会热点则提供了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客观数据,有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把握大学生群体特点。

3、社会热点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鲜活案例

社会热点相对于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具有很显著的时代性、新颖性,经过教育者将这些社会热点进行有针对性、有方向性、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整合素材、抓住问题的本质、研究问题背景根源、分析事件折射出的理论逻辑、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等深加工处理,可以作为鲜活的案例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素材、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比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让每一名大学生在众志成城的抗疫过程中,感受到我国的制度优势,不断坚定制度自信,激发了广大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看到更多学生捐献自己获得的奖学金、自筹口罩邮寄给疫区的伙伴、主动担任社区防疫工作的志愿者……大学生由社会热点的评论者,转变成置身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述自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坚定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样的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紧密相结合,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4、社会热点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指明内容和方向

面对社会热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拓宽实践渠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的了解问题、理性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思考社会热点存在的成因,反思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准目标和方向,形成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避免他们在复杂的社会思想环境中迷失方向,充分发挥、积极作为,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社会热点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效果提供检验反馈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效果好与不好,哪些方面特别薄弱、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可以从社会热点的反馈中可见一斑。洁洁良事件、季子越发表不当言论事件等都从一个方面提示我们,涉及高校都应该认真反思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是否还存在薄弱环节,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否深入到位。社会热点所反映的事实一定有其存在的原因,大学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结语

从国家要求、高校使命、学生成才等三个方面都表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势在必行,三者内在的统一性也揭示出一个规律:从理论角度可以看到,大学生在社会热点中的思想与行为规律,可以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起到显著的社会性、时效性、强化性和新颖性等重要功用;从实践角度上可以看到,社会热点对现有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有很强的引用价值,是积极的补充,因此要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总之,社会热点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源头活水,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可以从社会热点中管窥一斑。

参考文献:

[1]方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9).

[2]梁庆婷,陈勇,梅红.由热点事件引发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74-77.

[3]黄兆凡.浅析社会热点问题和高校学生思想发展的关系[J].高教论坛,2016(07):10-11.

[4]吴发水.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132-133.

[5]熊淑芳.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基于社会热点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JDSZ3062)。

猜你喜欢
热点大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4月高考热点关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