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的“诗和远方”
——中外媒体团采访四川脱贫攻坚侧记

2020-12-16 00:29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诗和远方凉山州漆器

白露为霜,秋日渐凉。汽车随乡村公路蜿蜒向上,远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时隐时现的房屋群从山谷到山腰层层叠叠铺开——这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千百年来,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这片神秘丰茂的土地上,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文化:彝文是当今唯一“活着”的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火把节被称之为“东方的狂欢节”,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体验;毕摩文化、木里藏乡风情等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9月,一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外媒体团走进凉山州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最后抵达西昌市。30 多家中外媒体记者实地了解凉山州群众的脱贫情况,其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中外媒体此行共同关注的焦点。

小手工里的大来头

来到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时,天空正飘着小雨,空气中带着山野的清冷。位于社区广场的风雨长廊却热闹异常,正展示着彝家手工艺品,埋头打磨银饰的匠人、有说有笑的漂亮绣娘、忙着给观众介绍漆器的彝族小伙儿……大山深处这一鲜活又普通的生活场景一瞬间便吸引了媒体团的目光。

寻问下得知,彝族刺绣、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与彝族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行走”的文化艺术瑰宝。

曾经,“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一双精致的绣袜、一个小巧的荷包、一方精美的头巾,在彝族女子的巧手中翻卷。日月星辰、花鸟走兽皆是彝绣的灵感来源,花样繁多、制作精美。但因生活压力,前些年很多年轻人长年外出打工,这门传承千年的技艺几近失传。如今,随着凉山当地经济的发展,原本外出打工的彝族妇女多选择回乡生活,她们进入当地妇联组织的彝绣培训班提升刺绣技艺,凭着一手好绣活有了不错的收入。

浓烈的色彩、丰富的线条、神秘如图腾般的花纹,广场上一长排彝族漆器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彝族漆器采用酸枝木、樟木作坯胎、野生土漆和各种矿物颜料作髹饰,从木料的选择到纹样绘制,传统制作工序达40 道,若依此做法,其制作过程少则13 个月,多则3年,是彝族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活化石”之一。据了解,一件漆器至少可保存300年。这种古老神秘的器物,由于制作耗时费力,工期长、劳动量大,价格不菲,过去只有皇室和达官贵人方能享用。如今,随着工艺技能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彝族漆器也成为大多数彝族人民生活日用品和家中必备的装饰品。大到餐桌、花瓶,小到酒具、餐具,“有条件的都可以入手一整套,虽然贵一点,但可以用一辈子。”站在展台后的解说员海来伍且提起酒壶斟满一杯酒递给记者。

外媒记者们将镜头对准这些民族手工艺品,不断按下快门,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很喜欢彝族人的服饰、头饰,很漂亮。”看过彝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刺绣等手工艺品,韩国京乡新闻记者朴银庆也想入手一件。“来中国后,我才知道你们有这么多民族,这么丰富的文化。”德国电视二台记者岳悟福不断用英文表达着他的惊喜。

在为精美的手工艺品感叹的同时,媒体团记者一行想得更多的是这些技法、技艺如何让当地百姓生活好起来、富起来?这些问题在喜德县被一一解答。

民族文化里的致富经

“我现在专注于刺绣工作,一年收入约3 万元。”拥有十多年彝绣经验的马海伍支告诉记者。作为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里的一名彝绣老师,她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过去,在外打工一年或许挣得多点,但照顾不到家里的孩子、老人,如今通过喜德县妇联牵线搭桥,她在刺绣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与相关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有了稳定的订单,在家也能挣钱支持家庭开支。她还带动几百名贫困妇女参加培训成为技艺合格的绣娘,通过订单,每人每月能增收1000 元到2000 元。

小山村农民夜校的彝绣培训是由喜德县妇联发起,每期培训为期5 天,有兴趣的均可参加。县妇联主席邓莉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已组织彝绣培训400 多人次,计划全年培训770 人次。“每一个彝族女子都有一定的刺绣基础,培训班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她们的刺绣技能,我们每期的培训合格率都在80%以上。”此外,喜德县妇联还牵头帮助通过培训的绣娘签约相关企业,对签约不成功的绣娘进行补训,直到签约成功为止,以确保绣娘们有稳定的收入。“我们举办这种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传承彝绣文化的同时,能帮助彝族女子增加一点收入。”不仅是喜德县,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正在建设的彝绣车间,也将吸纳更多彝族女子实现就业。

其实,早在2014年,凉山州妇联与凉山州总工会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彝绣人才培训,推动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帮助其脱贫致富。2015年,凉山州更是将彝绣手工技能培训纳入全州十大民生工程。根据凉山州制定的彝绣产业发展规划,到今年底,凉山州将建成产业园和10个产业基地,实现彝绣产业年总产值达1.39 亿元目标,帮助20 万名困难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日本共同社记者竹内健二对此赞不绝口,“让贫困百姓掌握一项谋生的技能,才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长久之道。”

作为彝族漆器的传承人,吉皮五合也在以自身之力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并带动贫困百姓增收致富。17 岁就开始学习彝族漆器制作传统工艺的他,于2016年成立了“孜莫彝族漆器制作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年产值已超百万元。“产品一般通过网上或批发商销售出去,多在彝族年、火把节等传统节日需求旺盛。”吉皮五合告诉记者,他还把这门谋生的手艺免费传授给更多人,带着周边17 名贫困村民就业致富,业务繁忙的时候,有30 多名村民参与制作。村民们在吉皮五合的公司里一个月可以拿到1000元到3000 元不等的收入。由于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19年3月,吉皮五合的“孜莫彝族漆器制作传统工艺工坊”被授予国家试点“非遗+扶贫工坊”称号。这些图案精美的漆器也成为馈赠礼品,走出了凉山,走向全国各地。

外媒记者在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广场采访彝绣文化Foreign reporters at Yuexi County Interview about Yi embroidery culture at the square of Chengbeigan’en resettlement residential community(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

更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以地方立法的方式保障和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制定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将彝语言文字教学纳入凉山州国民教学体系,实施彝汉双语教学。”在9月9日成都举行的四川脱贫攻坚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在外媒提出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时这样解答道。

在越西县文昌中学,我们也看到了这一措施的具体落实。在这所主要为方便越西县27 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自主搬迁户子女就读的学校里,彝族、藏族孩子占到80%以上,“我们开展了彝汉双语教学,孩子们每周有一节彝语课。为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开设了彝绣、书法、版画等兴趣课。”越西县文昌中学校长沈德平向前来采访的中外媒体记者介绍道。校园一角摆满了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包括彝绣、版画、绘画等。

近些年,四川省在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不遗余力。一系列支持彝文古籍保护研究的工作已取得了成效,《彝历百科》等书籍完成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凉山日报》、凉山电视台推出彝文版和彝语频道,政府还专门编制了彝文识字手册在彝区农村中推广使用。通过教育,凉山彝区一改过去孩子会讲彝语,但不识彝文、不识汉字的情况。现在孩子们同时学习汉字和彝文。另一方面,四川大力传承发展彝族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凉山州创建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8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05 项,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 个。

一路看到的那些保留着民族特色的建筑,尔苏藏族新居的特色窗棂、彝家绘着羊角图案的墙面以及月亮星星造型的屋顶,处处透露着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用心。“要注意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这样更有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对易地扶贫搬迁提高百姓生活的做法感到新鲜的同时,日本NHK 记者大山吉弘也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大凉山里的致富路,让我们看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另一种途径。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瑰宝不只进入博物馆一条路径,它们也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产生经济价值,散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诗和远方凉山州漆器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窥视
凉山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诗和远方”熬成鸡汤变了味儿
“诗和远方”与“何不食肉糜”
“诗和远方”的抚慰作用不可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