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0-12-16 08:59何淑红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大棚设施

何淑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徐州市的城市周边耕地逐渐被城市建筑所占用,导致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而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对蔬菜的需求量,只能通过提升设施大棚种植技术的手段予以解决。然而,许多菜农在生产技术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

1 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概述

目前,在很多城市周边遍布着大小不一的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这对于满足城市人口的对蔬菜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设施大棚蔬菜的结构骨架大多以钢结构为主,也有部分采用竹结构。无论何种结构骨架,在其上面都需覆盖保温塑料薄膜,这是设施大棚蔬菜生产的基础环节。当然,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还需要其它多项技术配套,比如种植时间的把握、温度的控制、施肥方法、起垄栽培、土壤翻整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只有严格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项技术,才能确保大棚蔬菜基地的稳产、高产。

2 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徐州隶属于江苏省,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气候四季分明,适宜蔬菜种植。因此,江苏省将徐州规划为设施大棚蔬菜主产区,目前全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9万多公顷。然而,在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方面,徐州市很多农户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2.1 施肥不够科学、合理

为了达到蔬菜的快产、高产的目的,很多农户盲目施肥,没有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生长季节施用不同的肥料品种,施肥量也大都超标,以致于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现象严重,这不利于大棚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2.2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

与自然环境下蔬菜生产技术不同,设施大棚蔬菜生产的温度、湿度控制是确保蔬菜正常生长的核心环节,而在蔬菜实际生产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春季大棚蔬菜的主要因素。如果农户不注意气象信息,突如其来的降温可能会造成蔬菜落花、落果,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除温度外,湿度也很重要。有时春季大棚内温度高,棚外温度低,整个大棚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棚内土壤水分蒸发会使湿度较高,引起蔬菜病虫害蔓延。)温度控制过低是很多农户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造成蔬菜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从而降低了蔬菜产量。

2.3 农药使用不科学

设施大棚蔬菜基地同样存在病虫害威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棚蔬菜质量和产量,为此,部分农户采取大量喷洒农药的方法,当然,农药喷洒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对蔬菜的危害,但是,如果农药喷洒量过大,势必造成蔬菜品质的下降,而且对人类健康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4 田间管理不到位

在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日常工作,如果忽视田间管理,蔬菜基地的生产就会出现恶性循环。比如部分农户在同一土壤连年种植同一种蔬菜,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部分农户在日常管理中忽视棚内通风,造成病虫灾害的滋生。

3 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分析

3.1 设施大棚类型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蔬菜品种,需要搭建不同类型的大棚,这是蔬菜种植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棚膜类型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聚氯乙烯棚膜类型之外,另外还有聚乙烯、EVA 膜等类型,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棚膜,其功能作用也不相同,因此,棚膜类型又可划分为无滴膜、半滴膜、消雾膜等,而这都需要蔬菜种植人员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规律和不同的季节变化,采用不同的棚膜类型。以西红柿种植为例,由于该蔬菜具有喜光喜温的特性,因此就宜选择聚乙烯膜或EVA膜,同样,茄子对光线、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以选择透光率高的EVA膜为宜。

3.2 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

虽然设施大棚蔬菜的栽培环境可以人工控制,但同样需要遵循种植时间,种植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决定着蔬菜产量的高低。与自然环境下的蔬菜种植时间类似,设施大棚蔬菜的种植时间也是以春季前后为佳,这个时节种植的蔬菜,其产量高于其它季节。目前,一年一茬的蔬菜品种约占3成,一年二茬的蔬菜品种约占7成,一年一茬的蔬菜以10月上中旬为定植期,一年二茬的蔬菜以7月上中旬为定植期,那么第二茬的蔬菜种植时间就正好处于12月至次年1月期间。

3.3 田间管理技术

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是否能达到高产的目标,田间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的灌溉排水、温度控制、合理施肥、土壤翻整等工作,是田间管理技术的重点环节。

首先从灌溉排水技术来看,徐州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相对丰沛,在旱季要适当的增加浇水频率,确保蔬菜对水份的需求;而在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止出现蔬菜烂根、沤根现象出现。

其次从大棚内的温度控制来看,在夏秋之时,徐州地区的温度高、湿气大,特别是在阴雨天之后,地面温度迅速升高,而这时就需要及时掀开大棚薄膜,让棚内热气得到充分散发,否则,蔬菜极易出现萎蔫现象。

再次从合理施肥角度来看,一是要施加足量的有机肥,有机肥以腐熟的基肥为主,同时,在蔬菜不同的生长期再施以不同数量的氮、磷、钾肥料,其中,三元复合肥、磷酸二铵等是大棚蔬菜常用的速效肥。

另外,每年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整地,这不仅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害虫,而且还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当然,土壤翻整之后,采用轮作、间作套种、更换蔬菜品种等方式,对蔬菜病虫害也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3.4 嫁接技术

目前,农作物嫁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而蔬菜采用嫁接技术同样可以增加产量。蔬菜嫁接技术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操作工艺也不复杂。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这4种蔬菜品种的嫁接技术相对完善,以黄瓜嫁接为例,可以采用靠接、插接、劈接等方法将黄瓜种苗直接嫁接到南瓜根系之上,嫁接之后,黄瓜的根系更为发达,养份吸收能力更强,可有效防止黄瓜常见的枯萎病;而辣椒在夏季多雨时节容易出现大面积枯萎现象,而采用嫁接技术之后,辣椒疫病基本上能得到控制;传统栽培技术下茄子容易出现根结线虫病,而采用托鲁巴姆嫁接的茄子,(嫁接后除具有高度的抗病性外,还具有耐高温、干旱、耐湿的特点,果实品质极佳,总产量提高。)

3.5 全地膜覆盖

全地膜覆盖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引入到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地膜覆盖技术在蔬菜种植中得到普及推广。对于徐州市来说,冬季的最低温度约为零下10℃,而0℃以下的时间约为2个月,在此期间的大棚蔬菜很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采用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既可以达到增温,保温的效果,而且对于土壤水源涵养、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地膜覆盖方式有多种,包括平畦、高畦、沟畦、高垄、穴坑等,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蔬菜生长规律、不同的土壤条件采用不同的覆盖方式。

4 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4.1 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度更加集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聚焦度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家庭农场生产形式,由于其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有限,很难保障城市人口对蔬菜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同时,挤占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也难于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只有发展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才能最大限度提升蔬菜产量,保障城市人口的蔬菜供给。

4.2 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技术更加先进

受长期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更偏好于天然环境下的蔬菜品种,而对大棚蔬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还有待于转变。当前,国家倡导科技兴农,注重在蔬菜生产中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以此提升蔬菜品质,而新一代菜农的受教育程度相对更高,便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因此,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设施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有机蔬菜的品质更加优良。

5 结语

江苏徐州市的气候、土壤、灌溉条件优越,发展设施大棚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菜农在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缺陷,以致于蔬菜品质及产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只有从设施大棚类型选择、种植时间的合理确定、田间管理的进一步优化等生产技术方面入手,才能有效解决设施大棚蔬菜生产中的的技术问题。而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集中度将更加集中,蔬菜生产过程中也将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大棚设施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无花果田间管理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