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发展浅析

2020-12-16 09:04宁敏华
广西蚕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嫘祖蚕桑文化

宁敏华

(广西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玉林市537000)

中华民族以其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蚕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蚕桑文化以生生不息之态,渗透到我国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生产、政治经济、民俗信仰、文化艺术、科学研究等,蚕桑文化正是在种桑养蚕实践和丝织生产活动中,融合上述领域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文化。探索蚕桑文化的发展之路是蚕业领域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蚕桑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浅要的分析和探究,提出了蚕桑文化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共同发展。

1 蚕桑文化之探古寻源

1.1 从远古神话中追溯蚕桑文化的根源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源于现实又超乎现实,蚕桑神话源于最初的蚕桑生产实践中原始先民对蚕的认同和崇拜而将蚕神化创造出来的故事传说,对后人了解蚕桑文化的根源有重要意义。流传于民间的蚕神传说,较具代表性的有中原的嫘祖传说、川蜀的蚕丛氏传说和江浙的马头娘神话[1]。

1.1.1 嫘祖传说 嫘祖为黄帝轩辕氏元妃,是华夏文明奠基者之一,嫘祖文化是蚕桑文化的宝贵精华。据《通鉴纲目·前编》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黄帝元妃嫘祖最先教民育蚕以制丝做衣,为天下百姓解决无衣蔽体之忧。依嫘祖传说来看,我国种桑养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由嫘祖发明并推行天下,如今四川盐亭、湖北宜昌、河南西平等地祭祀嫘祖的民俗民风,正是民间对开创养蚕织丝制衣历史的嫘祖的世代尊崇。

1.1.2 蚕丛氏传说 蚕丛氏通过教民蚕桑,使古蜀成为经济兴盛的丝绸之邦,是古蜀国的开国之王。据《广舆记·四川·眉州》载“青神,昔蚕丛氏服青衣,教民蚕事,立庙祀之”,蚕丛常以一袭青衣巡行,教化百姓以蚕桑为业,旺国兴邦,蚕丛死后百姓尊之青衣神,立庙祭祀。从蚕丛氏传说中,可以看到我国丝绸早在古蜀时期便发展成熟。四川省级“非遗”——洪雅五月台会、瓦屋山规模巨大的庙堂“青羌之肆”均是羌人为表达对青衣神的崇敬和对来年丰收的愿景而流传下来的祭礼。

1.1.3 马头娘神话 马头娘神话是流传于江浙一带关于蚕神的民间传说,最初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载“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文籍中跪倚在桑树旁吐丝的女子是司蚕桑之神的雏形,还未与马产生联系。到了战国时期,荀子在《赋篇》中载“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首次将蚕神与马联系。后来的《搜神记》出现了人马的故事,蚕神化成了被马皮相裹的蚕女,民间称作“马头娘”。为了让蚕神的形象更美观,人们便将其塑造成骑着马的姑娘,做成塑像奉于祠堂。江浙一带的蚕农将“马头娘”视为蚕桑起源的始祖,亲切地唤之为“蚕花娘娘”,每年举办规模盛大的清明祭神仪式,以“扎蚕花”的风俗传统寄托对蚕神的崇拜和信仰。

形形色色的蚕神传说,虽然不能成为判定蚕桑起源的科学实证,但文化形成初期正是介于传说和历史两者之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面貌和风俗文化,是蚕桑文化的重要形成元素,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

1.2 从考古文物中探究蚕桑文化的起源

蚕桑文化是农耕文明的象征,它改变了人类“衣其羽皮”的原始衣着面貌,推动了蚕桑丝织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中国古代以峨冠博带、宽袍大袖为标志的统治阶级服饰文化,并影响着政体等级文化。考古文物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积淀下来的珍贵遗产,对研究历史、揭示真相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古文物探究蚕桑文化的历史根源,是极具可靠性和科学性的探索途径。

1.2.1 古老蚕茧成为揭示蚕桑起源的科学实证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6 000—5 600年)发掘出一枚被刀切割过的蚕茧,这是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可以证实中国蚕桑起源的文物,然而有一些学者对这一证论持怀疑态度,有人认为这是野蚕茧而非家蚕茧。有人虽然认为是家蚕茧,但怀疑其是后来混入的,诸多争议的存在至今仍无法统一观点[2],还需今后的考古研究进一步证实。1958年,在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 700年左右),发掘出经缫丝加工的家蚕长丝织造而成的残绢片,证实了当时太湖流域地区已掌握了缫丝技术,并且有了较好的织绸工具[2],说明4 000多年前我国蚕桑丝绸就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这也从另一方面有力地佐证了1926年发掘出的古老蚕茧具有5 000年以上历史的可靠性。

1.2.2 蚕桑符号蕴藏蚕桑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都隐藏着符号。蚕桑符号由语言符号和蚕纹图像符号构成[3]。甲骨文是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承载中华博大文化的语言符号。殷商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茧、缫、帛”及“织帛”相关的文字,可见殷商时期桑蚕丝织已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这些文字符号成为了揭开华夏蚕文化历史的崭新一页[4]。如果说蚕桑语言符号是世人了解蚕桑文化最直接的载体,那么蕴藏着蚕桑图像的非语言符号则为世人传递更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蚕桑文化内涵。1921年,在辽宁砂锅屯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5 500年),发掘出一件大理石蚕形饰物。1960年,在山西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遗址(距今约5 000年),发掘出一件蚕蛹形陶饰。1963年,在江苏吴县梅堰良渚文化遗址(距今5 300—4 300年),发掘出绘有蚕纹图的黑陶;1973—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 000年以前),发掘出一批文物,其中有一个牙雕小蛊刻有蚕纹和编织纹,说明当时极有可能已经出现了蚕桑丝织生产活动[2]。从上述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到,古人为表达对蚕的喜爱而将蚕形、蚕纹等图像符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世人留下了一批蕴藏着璀璨多元的蚕桑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物,对揭示蚕桑文化历史渊源具有重要作用。

2 从古今“丝绸之路”解读蚕桑文化发展历程

以蚕桑符号为标志的石器时代是蚕桑文化的萌发期,以“桑、蚕、丝、帛”甲骨文字及丝织品为标志的夏商周时期是蚕桑文化的成熟期,以“丝绸之路”为标志的秦汉隋唐时期,则是蚕桑文化发展达到兴盛的时期[5]。

2.1 古“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

西汉期间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开辟了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丝绸运销和经济文化交流通道。闻名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2],标志着我国蚕桑文化发展高度成熟。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蚕桑生产开始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汉朝重视程度达到空前,秦汉时期开始采用水煮蚕茧的新工艺,缫丝技术得到革新,种桑养蚕技术也获得新的突破。在丝织手工业方面,战国、秦、汉时期均设有专门的官府部门负责蚕桑丝织和练漂印染生产事宜,丝织工艺获得长足长进,丝织工具不断更新,练染工艺逐渐精湛,丝织产品日臻精美,随着统治阶层丝织生产的蓬勃发展,民间丝织业也随之兴起逐渐发展壮大。这一时期,在丝织品满足了中国贵族阶层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开始向西域各国输出,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2]。到了极具开放性的唐朝,经济繁荣,文教昌明,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开启了中外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达到全面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让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顶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中西文化交流之路,是蚕桑文化走向西方、迈向世界之路。蚕桑文化是丝绸之路文化的源泉,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2 近代蚕丝产业的曲折历程

我国作为蚕桑起源之国,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和丝织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蚕桑生产经验,拥有成熟的缫丝技术,尤其是丝绸之路开通以来,蚕桑丝织业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到了近代,世界各国工业、金融、电信、航海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丝绸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大大刺激了我国蚕桑业的发展,1851-1874年我国各地掀起一股蚕桑热潮。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我国汲取日本蚕丝业成功经验,开始兴办蚕桑教育,积极发展机器缫丝厂,1924—1929年中国蚕丝业进入兴盛时期[6]。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日本侵华时期对我国蚕丝业的资源掠夺以及战争对蚕桑生产的破坏,我国蚕桑丝织业遭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创。另一方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将蚕丝产业作为富国强兵的产业来扶持,大力发展蚕丝科研教育,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使蚕丝产业成为了自身的“功勋产业”,日本蚕丝产业一举超越中国,中国作为曾经的传统强国在蚕丝业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局势已不复存在[5]。这一时期,蚕桑教育的兴起、蚕丝生产方式的变更以及蚕桑产业的曲折历程形成了刻有这个时代独特烙印的蚕桑文化。

2.3 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辉煌再现

享誉国际的蚕学专家向仲怀是我国蚕学领域唯一的院士。向仲怀认为传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以蚕桑为基础的丝绸产业,而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则是以基因组研究为平台,以现代科技为核心,找到并构筑现代蚕桑产业的突破之路[7]。这条丝绸之路不再与黄沙驼铃、大漠孤烟做伴,它汇聚的是领先世界各国蚕桑科技的雄厚资源和专业实力,标志着中国当今蚕桑领域现代生物技术的最高水平。

2003年4月,日本单方面终止原定的中日合作协定,启动家蚕基因组测序工作,宣称要开创“由日本出发的丝绸之路”。同年6月,向仲怀率领科研人员紧急启动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率先绘制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这一成果是中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计划、水稻全基因组计划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使21世纪“新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2004年12月,该成果的深化研究论文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科学》上发表,实现我国在《科学》发表蚕业论文零的突破。2008年向仲怀又率领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家蚕基因组的精细图,2009年成功绘制出了蚕类高精度遗传变异图谱,中国的蚕桑产业重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新时代中国处于全球顶端的蚕桑基因组与生物技术以及科学家们不畏艰辛、突破创新的精神为蚕桑文化增添了一抹耀眼夺目的光彩。

3 探索蚕桑文化未来发展之路

探析一种文化的发展,本质是通过了解文化的根源,从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找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探索蚕桑文化的传承

丝织技艺、种桑养蚕传统技艺以及“轧蚕花、扫蚕地、祭蚕神”等蚕桑民俗构成了当今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生态系统,并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8],这是国家当局对蚕桑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倾力付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各蚕区应根据各自不同区域特色,深度挖掘当地蚕桑文化内涵,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业中,带动广大蚕农继承蚕桑民俗,引导丝绸企业以蚕桑文化为核心塑造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大力发扬和传承中国蚕桑文化。并结合各领域专家,构建富有本地特色的蚕桑文化框架,打造独具一格的文化标签,研究相应文化旅游路线,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向国人乃至世界弘扬我国灿烂悠久的蚕桑文化。

3.2 在“一带一路”视角下推动蚕桑文化与产业共同发展

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两者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构想是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旨在与沿线国家构建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9]。“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为蚕桑产业发展带来极好的契机,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融入“一带一路”以推动蚕桑文化和产业共同发展。一是加强外交建设,完善外交布局,提高各地区政治议题的参与度,以开放与合作的理念,与各国积极构建和平友好、互惠互信的新型国际关系。二是注重蚕桑文化国际交流,向外传播蚕桑文化精华,树立中国蚕桑文化自信,包容文化多样性,了解国外蚕桑文化,借鉴国外成熟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蚕桑文化持久发展。三是向外推广高效实用的蚕桑技术和发展经验,学习和引进各国先进的蚕桑技术,开展人才合作交流,推动中国蚕桑技术水平提升。四是与各国整合蚕桑种质资源和科研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研发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蚕桑品种换代升级。五是学习借鉴各国先进的茧丝绸加工技术和优秀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升我国茧丝绸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优化完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促进茧丝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上述措施,借“一带一路”之力推动我国蚕桑文化和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走向国际。

猜你喜欢
嫘祖蚕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谁远谁近?
嫘祖养蚕的故事
嫘祖缫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