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0-12-16 17:45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统计学时代

刘 颖

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刘颖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湖南衡阳421002)

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概念以及其特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与统计学专业的相关联系,从三个角度分别探讨了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课程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人类已经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对于统计学而言,进入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传统数据统计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因此需要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应对这种变化。在统计学教学课堂上,目前还存在较多的教学问题,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案,希望能够更好满足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

1 大数据时代的概念特点

所谓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集结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要经历加工处理,以及在大量数据中分析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来完成生产生活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生产建设和服务教育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大数据分析是从各个领域中选取有用的信息,经过一定程度的分析管理,判断出数据的普遍特点,并借此预判出数据在未来可能形成的趋势。这种技术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以及企业的决策中都占据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 大数据时代与统计学课程之间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为统计学课程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大数据时代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收集更加简单快捷。传统数据收集往往需要调查人员多地走访,亲力亲为,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统计结果也不够全面。而现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收集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提高工作效率。(2)大数据的收集由于其本身数据的涉及范围较广,所以数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人们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归纳分类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数据的整理方式也呈多样化的局面,如果数据本身类型种类出现差异,那么数据的存储归类将更具挑战。(3)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数据收集统计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传统的统计课程教学已经不满足当下时代的发展需要,人们需要根据相关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方法来应对。例如传统的统计调查是利用抽取的样本来评估总体数据,然而大数据时代使得统计的数据具有全面性,因此数据的分析处理方式应当产生质的变化。

3 当前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统计学课程存在缺乏实践性的现象

统计学课程作为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拥有极高的动手收集处理数据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实践环节,使得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只会纸上谈兵,一旦处理真正的数据便容易束手无策。统计学将来的应用主要是对数据拥有较强的分析运算和推断能力,然而许多高校只注重教授学生理论统计学的概念,对于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分析数据等方面花费的精力较少。这点通过观察大部分学校统计专业的课程实践环节所占课时便可以推断出。

3.2 教师授课模式较为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目前高校许多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爱好或者自我能力提升手段来认真对待。此外,统计学需要较强的计算和逻辑推断能力,这使得该门课程的难度较高,自然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外,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而看不出自己的学习效果,最终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

除去学生自身对于课程缺乏兴趣,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和教学模式的单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的教学课堂采取的教学模式都是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直接进行讲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很少被教师了解,因此学生之间两极化现象严重,再由于统计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学生之间拉开差距后期很难弥补,因此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3.3 欠缺关于软件的教学

对于统计学课程而言,不光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学生还需要能够熟练应用各项统计软件,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各项大数据处理中的问题。然而,现在很多高校中,对于软件的讲解只是浅浅带过,没有深入讲解,学生对于软件应用欠缺相应的重视程度,使得计算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无法得心应手地处理数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如何利用软件分析数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教学也过少,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拥有实操能力。

4 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4.1 针对大数据时代特点及时调整统计学教学内容

由于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以及未来趋势判断都与传统的数据统计方式有了极大的变化,因此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于课程的内容进行更替,使其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社会需求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分配。和传统纯理论教学不同,教师应当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对于一些非必要的内容进行课程压缩,或者将教学任务分配下去,让学生自学,增加重点知识的课堂时间。针对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局势,教师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4.2 增加统计学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部分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由于课程的本身难度以及教师教学内容模式的过于单一死板化,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欠缺兴趣,学习目的仅仅为了获得学分,严重影响课堂质量,也使得学生本身的专业素养堪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调整教学模式,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习起来充满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引入社会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引入统计学知识,最后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困难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微课堂教学,这些都减轻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负担,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3 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对于统计学课程而言,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卓越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统计学专业人才而言,会处理分析大数据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教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工作后才会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存在相异性,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应对数据处理中的突发状况。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加开展实验课程,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知识,也为将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准备。此外,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首先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操作软件的能力,才能更高效地处理任何统计学中的相关问题。

5 小结

总而言之,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课程对于学生获取收集、归纳、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的能力就至关重要,这一任务就落到了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统计学的教育工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还存在不足,现今,人们对此提出了统计学的教育改革,这其中不仅包含教学内容的改变,也包含教学模式的变化,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1]徐明祥,王艳梅.双师型教师“四维一体”的培训原理与实践考察——基于多元学术观的视角[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87.

[2]吴国玺,李中轩.新型高校"四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7,000(008):153-154.

[3]陈竑.“四维一体”式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实践[J].创意设计源,2017(05).

[4]陈竑.“四维一体”式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体系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00(006):179-181.

刘颖(1991- ),女,湖南衡阳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G642

A

2095-1205(2020)01-116-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69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统计学时代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e时代
e时代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e时代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