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的督导工作的重点与创新探索——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2020-12-16 17:45席二辉张松峰
广东蚕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民办督导应用型

席二辉 张松峰

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的督导工作的重点与创新探索——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席二辉张松峰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850)

随着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变,课堂教学也应不断创新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民办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希望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能够适应地方性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课堂教学;应用型;督导工作;创新

随着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变,为保证教学质量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督导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部门应率先转变教学思想,不断加强工作的重点,并实施自我改革创新,从而对规范高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够适应地方性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1 民办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也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但由于过分依赖多媒体,机械地把书本知识照搬到课件里,仍然属于讲授法,并没有走出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默守陈规,不注意因材施教,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较少,特别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只知道“教什么”,而不知道“怎么教”。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既浪费了有限而宝贵的课堂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既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无法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与民办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1.2 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少,有的教师课堂容量不足,信息量不够大,不能体现大学课堂的知识面和容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量没达到大学的要求。二是教学设计能力不强,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对各个节点的逻辑衔接分析还不是很自然,三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缺少实践环节,有的甚至整个学期都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应用功能,有的即使不能通过直观的动手操作实践,但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现出对该课程中知识的运用,实践教学设计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利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3 课件制作不规范

有的教师制作的PPT字体较小、行距小、无加粗;还有的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相近不易辨认;还有过多额外的装饰,喧宾夺主、重点不够突出,同时挤占空间,导致字体较小,不规范的课件首先会让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困难,尤其是字体过小,不明显、不突出时学生一是会视觉疲劳,二是不愿再看课件,那么课件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此外,课件制作不规范会让学生对该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产生怀疑,认为该教师对待课堂、对待他们的学习敷衍了事,从而对教师的信任度下降,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极其不利,进而对该门课程都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就无法实现。

1.4 教师的课堂组织纪律问题

有的教师只管教不管导。首先学生坐后排,前排空置率较高,一方面是坐前排长时间看黑板或者屏幕时会感到身体不舒服,特别是坐在前排两侧的学生,反光的原因会看不清屏幕或者黑板上的字,这需要教学督导在巡查过程中切实听取教师的意见,向上级部门提出改善屏幕的位置或者课桌的摆放的意见或者建议;另一方面,学生前排空置率过高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教师的上课吸引力或者个人魅力等主观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次,上课时学生玩手机问题,有的教师上课不用手机,但也不督促学生手机入袋,导致不自觉的学生上课一心放在手机上,有的教师上课利用一些新的教学软件如雨课堂、微助教、蓝墨云班课等需要学生使用手机上课,但在监管不到位的或者新的教学软件只是流于形式时,这种上课形式反而成了学生玩手机的“保护伞”。最后有的学生上课睡觉教师也不闻不问,这在很多高校,甚至是一些重点高校都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有教师不管理课堂的原因,也有课程设置、宿舍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此外,上课迟到、旷课此类课堂纪律问题在高校的存在,值得监管部门认真反思。要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课堂教学纪律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前提条件。

2 民办本科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学校方面的原因

2.1.1 学校在教学实施中缺少助教安排

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师往往是一入校就正式上讲台,即便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师也很少有助教这一过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师缺口较大,为了保证最起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根本没有时间等待一个新入职的教师成熟了再去安排上岗;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高校教师流动性较大,培养起来的教师更容易流失,这也造成了民办本科高校不愿意花费过多过大的成本去实施助教这一过程。

2.1.2 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平台有限

由于民办本科高校资源有限,提供给教师教学发展的平台并不多,如教师参与教学培训除了上岗之前的培训,还应该有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培训,特别是在目前“互联网+”时代,各种形式智慧课堂的涌现,教师需要掌握一到两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技能,这些都需要给予一定的培训与指导。

2.2 教师自身原因

2.2.1 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民办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大都是“两头大,中间小”,即年轻教师与退休返聘教师为主,富有经验的中青年教师甚少。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由于大多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高等师范教育,加上初登讲台,教学基本功还不扎实,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授课能力较弱,要么是不互动,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要么是互动过度,提问的问题不符合大学本科生的标准。刚入校的年轻教师站稳讲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磨炼。

2.2.2 教师缺少深入研究教学的精力

备课不充分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充分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往往需要在课前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研究教材与学生身上,特别是那些专业性强,教材不断更新的课程,即便是老教授,也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心思,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而对学生的研究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课堂外留心观察与总结。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制作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要制作PPT与之相结合受用的教学技术使其时间和精力投入会更多。青年教师要评职称,所以更注重科研时间与精力的投入,研究教学的热情与精力就会投放过少。

2.2.3 教师疏忽课堂秩序的管理

一是部分教师不懂课堂气氛的营造,对于教室的环境与光线处于漠视的状态,只关注自己处于授课状态,却忽视了教学氛围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二是部分教师太过于缺少人格魅力,教师自身一直站在讲台上保持一个姿势,不去试着走下讲台边授课边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教室前几排空着也不去引导学生往前坐,教师只管讲课,不管学生听不听,使课堂秩序处于无纪律状态,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3 以课堂问题为导向的督导工作的重点与创新

2.3.1 加强教学督导部门的建言献策功能

教学督导部门作为高校的一个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应独立于教学管理部门,并由高校主管教学的校长独立领导,这样在体制上就相对独立,从而为发挥其建言献策的功能提供了制度保障。教学督导部门在工作方式上既不直接参与教学管理也不组织教学,而是通过平时的常规督导(听、评课)、巡查督导以及通过参与到高校的诸如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考察、考试、育人环境等专项督导的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向学院提出改进的措施。如:向学校提出加强对新入职教职工的上岗培训;在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向学校提出举办系列性的课堂教学专项培训;以及育人环境的改善等策略。

2.3.2 实施“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方针

教学督导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一方面要实事求是的找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耐心的指导。在以往的督导工作中,多数教师认为督导工作就是挑毛病,所以对督导工作非常的抵触,督导员也不怎么受欢迎。为了改变以往的重“督”轻“导”现象,改变教师的看法,高校应实施“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方针。一是督导员听评课时,督导员应本着尊重教师敬畏课堂的督导理念,要通过听课了解教师,总结教师的教学经验,挖掘教师可以持续发展的亮点,促进教师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而不是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二是督导员听课时,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以研讨的方式加以解决,通过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发展创新,而不是以批评为主去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2.3.3 改变单一的听评课方式

民办应用型高校在师资队伍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即返聘老教师多,新进研究生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少。为了能够尽快把新进年轻教师培养成成熟型教师,仅仅采用单一的听课、评课模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余热,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在二级学院督导员的带领指引下,把每个新进的教师都分配给一个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带,一是老教师通过听新教师的课,指出问题与闪光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二是新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及方法。其次,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易受性特点,采用 “以新促新”的方法,年轻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接受能力强,新教师与新教师通过相互听课,在督导员的指导下,相互评课,发现彼此的长处与短处,从而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最后,通过组织二级学院的优质公开课形式,不断促进全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

2.3.4 坚持课堂理论教学督导与实践教学督导并重

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需要改变以往教师只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因而教学督导工作既要继续重视对理论课的监督与指导,也应逐渐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如实践课程的应用性是否合理、实践教学的硬件环境是否能够正常有效服务教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是否符合实践教学要求,通过定量与定性评价,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督导,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督与指导。[1]

[1]吴海练.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探索——以独立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7,6(11):57-58.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NO:2019WQNCX139);2019年广州工商学院科研课题项目:“转型”视域下民办应用型高校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NO:KA201915)

G642

A

2095-1205(2020)01-11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70

猜你喜欢
民办督导应用型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