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临床价值

2020-12-16 11:13陈志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心衰注射液

陈志朝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 郑州450048)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闭塞,造成冠脉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肌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后期的最终阶段,冠心病是其主要病因之一[1]。冠心病患者在合并慢性心衰后,在各种危险因素下极易加重病情,疾病呈持续性进展,若未及时处理,极易导致患者死亡[2]。强心、利尿、扩血管是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基础方法,但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理想效果[3]。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心悸、胸痹”范畴,心阳虚损是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故治疗宜益气温阳、扶正固表。本研究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2 岁,平均(59.81±6.75)岁;心功能NYHA 分级:Ⅱ级31例,Ⅲ级19例;冠心病病程5~17年,平均(11.54±1.62)年。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2 岁,平均(60.13±6.74)岁;心功能NYHA 分级:Ⅱ级35例,Ⅲ级15例;冠心病病程5~18年,平均(12.05±1.65)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技术等综合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4]中慢性心衰标准相符;(2)心功能NHYA 分级Ⅱ~Ⅲ级;(3)无相关药物过敏史;(4)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功能异常者;(3)合并非冠心病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者;(4)伴有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急性心肌梗死者;(5)存在恶性肿瘤病史者。剔除标准:研究期间主动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治疗基础病症,进行强心、利尿、抗感染、扩血管等基础对症治疗,纠正酸碱紊乱,控制血压。对照组选用洋地黄类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去除诱发因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即参附注射液(国药准字Z51020664)6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 次/d。两组连续治疗2 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心功能指标,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以及心排血量(CO);(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血清炎症介质指标,即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3000 r/min,检测患者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运动耐力,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即在平地上行走,记录其距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CI、CO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CI、CO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CO(L/min)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LVEF(%)治疗前 治疗后CI[L/(min·m2)]治疗前 治疗后5050 tP 42.89±5.4143.18±5.450.2670.39556.85±4.6351.01±4.756.215<0.0013.09±0.313.11±0.330.3120.3785.34±0.484.75±0.456.341<0.0011.89±0.251.90±0.280.1880.4253.61±0.382.81±0.3411.094<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CRP、PCT、TNF-α 等炎症介质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TNF-α 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指标水平比较(±s)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PCT(ng/ml)治疗前 治疗后5050 tP 9.12±2.499.09±2.450.0610.4763.15±0.684.97±1.249.100<0.00139.78±5.6840.62±5.720.7370.23113.54±2.8526.71±3.3625.167<0.0016.05±0.945.99±0.950.3170.3762.12±0.483.72±0.6713.727<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6MW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 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力比较(m,±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力比较(m,±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505018.77012.033<0.001<0.001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16.95±38.54221.78±39.720.6170.269367.21±41.46318.79±40.895.880<0.001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甚至会诱发猝死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常规西医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因病情复杂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病症,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仅能控制病情,但对疾病进展、心功能恢复效果欠佳。参附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是从红参、黑附子中提取中药活性成分,其人参皂甙、乌头碱成分起到温阳益气、温通心阳的作用,方中人参可大补元气、益气补虚;附子有回阳救逆、温阳益气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人参总皂甙能够扩张机体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肌细胞钙含量,加强心肌细胞的修复;同时能提高心肌细胞β 受体的兴奋性,保留心肌细胞的正性肌力,减少线粒体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LVEF、CI、CO、6MWD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何艳丽[7]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LVEF(55.23±4.18)%高于对照组的(51.31±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运动耐力。原因在于参附注射液具有温阳益气、温通心阳作用,可促进心肌收缩及心排血量,增强心肌细胞的搏动率,恢复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细胞炎症反应是冠心病慢性心衰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炎性水平与慢性心衰严重程度呈正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RP、PCT、TNF-α 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机体炎症介质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积极促进意义。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获得理想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机体炎症介质表达,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心衰注射液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