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作用

2020-12-16 03:00古力泥沙·麻木提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作用

古力泥沙·麻木提

摘 要: 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高职育人教学改革提供价值引领,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供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党教育方针的充分体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168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弘扬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任务,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加强思政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质,全面育人,高效育人。

1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义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职育人提供价值引领

我国正向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和动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较高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不仅在专业技能上要有过硬的本事,还要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上具有较高的境界,崇高的追求,工匠精神也是职业教育在思想领域的一个培养目标,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需求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高的政治性、价值性、渗透性,能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能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传递理念和思想,让学生的个体价值与职业教育价值、社会发展价值相统一,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环境,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有力保障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我们从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入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教育功能,以课堂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改善传统职业教育的方法和模式,真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契合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理念。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品质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但是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意识核心,也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指引和助力,用科学的思想观念来塑造学生,武装学生,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理念,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认清形势,找准方向,明辨是非,接受考验,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入侵,坚定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信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趋势,明白当代大学生身负的责任和期待,引导大学生将学习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相统一,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将自身价值与国家发展相统一,秉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2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

2.1 巩固思想阵地,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它肩负着三重任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研究,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支撑;培养高觉悟、高品质的人才。可以说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是一件必要而又紧迫的事情,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相较于其他专业技能学院存在感较弱,党和国家反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关注度,加大投入力度,巩固这个主阵地,为强有力的思想输出打好基础。

2.2 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结合专业课形成大思政教育模式

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针对不同课程的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性的开展教学。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生活化、现代化、灵活化,让课堂教学更具亲和力,将知识与当下的社会实情联系起来,用理论来解释阐述实际社会现象,降低学生对于传统思想说教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和共鸣;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当前思政教育要联合专业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模式,要深入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由小思政到大思政的转变。

2.3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局限于课堂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诞生于实践,更要运用于实践,在此我们应当着重于几种高效便捷的实践教学方式,优化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校园内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思政教育的内容随处可见,随时可体验,比如:学校的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图书馆管理、教室管理、操场上等等都是学生活动较多的地方,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各种温馨、友善和谐的服务;还可以将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等丰富的形式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实践理论,提高修养,锻炼自我;校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方式,可以由教师组织带队,也可以鼓勵学生在节假日中多多参与,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实际动手动脑的能力,协调人际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柴艳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