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生态经济意义
——以苏仙区为例

2020-12-17 00:08汤琢苏仙区委党校
营销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郴州市受访者分类

汤琢(苏仙区委党校)

■苏仙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背景

苏仙区位于郴州市中部,辖区内有6 个街道,9 个镇,1 个乡,城镇化率达68%,辖区内郴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截至2017 年底有26.98 万,乡镇常住人口只有13 万多,城镇化程度较高,城市环境管理是苏仙区重要的日常工作任务。苏仙区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城市环境的优化更是必不可少。城市垃圾处理则是城市环境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郴州城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生产的垃圾也随之增加。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郴州市城区垃圾的产量在近几年快速增长。2018 年底,郴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已经达到600 多吨,预计2020 年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达891 吨,2030 年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达1156.94 吨。原有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已经不再科学,垃圾分类势在必行。2019 年郴州市制定了《郴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和《郴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专项规划》,预计到2020 年底,郴州市城区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

■苏仙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过程

1.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在苏仙区望仙小区和锦绣东城小区进行,向小区住户发放了两百多份调查问卷,最后成功回收了194 份。在回收问卷中,受访者家庭负责清理垃圾的家庭成员年龄为18-40 岁的占62.5%,年龄为40-60 岁的占29.16%,年龄为60 岁以上的占8.33%;受访者家庭成员为3 人以下的占43.75%,为4-6 人的占39.58%,为6 人以上的占16.66%。

3.调查工具

本次使用的调查问卷一共有14 个问题,问题根据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问题是受访者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段、家庭人口数。第二类问题是调查受访者家庭日常处理垃圾的方式,如“您居住地垃圾分类实行情况如何?”“您家里是否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第三类问题主要用于了解受访者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和看法。

4.调查结果

2020 年7 月进行问卷调查,受访者目前家庭的垃圾处理已经初步分类只占12.5%,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占26.04%,结果显示目前在苏仙区居民垃圾分类还缺乏了解和行动,而关于对将来要全面推行的垃圾分类,这些受访者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的态度,并且提出一些建议。有68.75%的受访者认为可能导致垃圾分类实行困难会是人们的意识,有41.6%的受访者认为可能导致垃圾分类实行困难会是政府的政策制定以及实行力度。超过9 成的受访者认为有反馈奖励,他们会更加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在具体奖品选项中,话费流量和超市优惠券两项最受欢迎。

(二)苏仙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困境及其原因

1.居民参与度低

目前,郴州市在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对于居民来说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居民虽然对垃圾分类持支持态度,但是行动上的热情并不高,垃圾分类实施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根本上的原因是居民没有从内心接受垃圾分类,很多人知道这是政府倡导的新风尚,但却没有懂得垃圾分类不只是一种对国家社会有益的好事,更是必须实行的紧迫任务。如果居民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他们会把垃圾分类当作像吃饭一样理所当然的事情,化被动为主动。

2.管理运作机制不完善

我国在国家和省级都有管理环境卫生的机构,到了基层则是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他们负责城市垃圾的收集、运输、焚烧等全部环节。目前这些人力和运力相对垃圾的产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城市垃圾全面进行细化分类,垃圾处理将会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再仅仅依靠环卫部门是远远不够。政府需要更多来自社会分担城市垃圾奋分类的压力。

除了垃圾分类的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垃圾分类的监督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地级市的区一级还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和制度。

环卫部门在处理城市垃圾仅在收集和运输,推广垃圾分类之后谁来负责对垃圾分类进行监督、怎样监督是个问题。垃圾分类的监督关系到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垃圾分类的监督的对象范围广、时间长,垃圾分类实行的监督惩罚措施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达到较好效果,所以制定具体的监督制度规章是推广垃圾分类一个难题。

■关于苏仙区城区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垃圾分类要全面深化地推广践行,不仅需要政府承担责任,更需要社会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参与。城市发展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来自于每一位居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波及到每一个家庭,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使命。

普通大众的自身环保意识整体上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我们需要一进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苏仙区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在宣传方面的投入,针对不同对象运用多种宣传媒介,建立宣传垃圾分类的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号等,全方位综合性地宣传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方式方法、注意事项,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街道和社区以居民小区为重点,派发印制好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在小区宣传栏内张贴宣传画。对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树立榜样典型。

苏仙区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校本课程,让知识进入课程。苏仙区各中小学也可以在日常的班会、社团、课外实践活动中有意识进入宣传垃圾分类的元素,形成重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监督奖惩

目前关于城市垃圾分类的法律还是不够具体。在全国推广垃圾分类的时期,地市级政府在工作种需要法律来明确城市生活分类的责任与具体标准。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逐步地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建设更加洁净节约的城市生活环境。

除了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也需要完善。苏仙区政府在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应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制度,让环卫部门联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各物业公司等新的责任主体一起工作,分工明确,权责清晰。这些机构分工协作,以监督和管理城市垃圾分类。管理和监督机制要持久有效,从源头监控垃圾分类,比如可以把每个楼栋的分类垃圾桶的垃圾袋按日期和楼栋的顺序编号,如果这个袋子的垃圾在收集运输和最后垃圾站清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编号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三)创新城市垃圾分类运营模式和技术

苏仙区的不可回收的城市生活垃圾在运输到郴州市的环卫处之后,统一处理,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在垃圾量不断激增的现实情况下这种传统直接处理方式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苏仙区政府在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需要创新运营模式和技术,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在垃圾统一运输到市环卫处前,可以进行技术处理,剩下的无法处理的垃圾在运输到市区进行焚烧。垃圾焚烧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除了单一的焚烧,还有更多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式可供苏仙区使用,使得更多垃圾成为再生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仙区政府还可以引进智能化垃圾分类的技术,人工智能是当今热度极高的科学技术,在城市垃圾分类的领域也有人工智能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处理环卫部门初步收集的分类垃圾,进一步细化分类效率极高,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垃圾分类的出错率也可以控制在极低的水平。政府前期采购人工智能垃圾分类的配套设备设施的可能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但从长远来说,可以节省许多人工费用,再生成更多资源,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郴州市受访者分类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健康中国”背景下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运动现状研究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龙女寺全国征联揭晓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