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生活是精彩课堂的沃土
——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12-17 03:15福建省安溪县官桥中心学校林丽娟
小学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

福建省安溪县官桥中心学校 林丽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是一门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强调以人发展为本,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如果一味主张正确答案,会使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感到无所适从。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最终要回归到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要特别关注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努力做到有实效性与针对性并举,因为学生的多彩生活是道德与法治精彩课堂的沃土。

一、联系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巧设精彩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均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变知识为能力,变认知为行为。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悟道德观念,大多从实际案例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联系学生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设计精彩课堂。

一位教师在教学《校园里的号令》时,就能从学生校园生活入手,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他先设计准备给学生讲故事(中间插播有嘈杂声音的录音)被打断的环节,问学生心里怎么想?学生有的说:“我心里会很烦,想要听故事却不能听。”有的说:“我觉得不舒服,怎么那么吵啊!安静一点多好。”他请另一位老师帮忙把同学们上课的情景用数码相机拍下来,然后说:“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对,但做得又如何呢?刚才我们上课的情景我已叫人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在认真听,谁在开小差。”(把数码相机接到电脑上,现场进行辨析)然后他问:“请你想一想,你有没有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被老师批评的时候呢?”学生纷纷发言:“老师布置生字抄写两遍,我没注意听,结果每个字抄了两行。”“老师布置作业时我没听清楚,结果没有全部完成作业,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有一次没认真听讲,结果老师提问我了,我还听不到,让同学们笑话,又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了。”

学生是在真实生活中不断感受、体验、领悟中得到发展的。这位老师非常重视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镜头,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现场录像,当场反馈等精彩环节,让学生从自身体验中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发展自我。联系学生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设计精彩课堂,能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到初步的培养,品德得到发展。

二、模拟绚丽多彩的家庭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绚丽多彩的家庭生活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肥沃土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正努力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正在洋溢着生活的时代气息。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生活阅历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活体验相对较少。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上创设特定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亲身去尝试与体验。例如,针对农村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这一特点,在教学《爱清洁,讲卫生》这一课前,我先布置学生自带洗漱用具。在课堂上,我说:“小朋友,爱整洁的孩子人人夸,那么怎样才能做个爱整洁的孩子呢?”接下来我通过演示课件(书本上所示图画),让学生明白:要做个整洁的孩子,就要每天做到刷牙、洗脸、洗手、洗脚、衣着整洁,经常做到理发、洗澡、换衣服、洗头等。紧接着我问:“你能做个爱整洁的孩子吗?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学生边汇报边演示,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1)全班学生一边随着《刷牙歌》的歌词做出刷牙的动作;(2)学生一边听《洗手歌》的歌词一边做出洗手的动作,体验洗手的快乐。模拟洗脸、刷牙、洗手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清洁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在模拟活动中,我随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课后,我又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生虽然听过了,但是忘记了;如果见过了,也就记住了;如果做过了,也就理解了。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等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学生绚丽多彩的家庭生活经验,通过模拟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教育。

三、借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造就精彩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是可以大大增加的。新课程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借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扩展兴趣,发展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如教学《春、夏、秋、冬》这一课时,正值秋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和社会,可以带学生到公园、田野里去观察,并布置一定的任务给他们,例如让他们在课堂上说出秋天的样子,画一幅关于秋天的画。学生明确了观察任务,就会细心地观察、感受秋天的变化,在课外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有关知识,学生只有走到户外,精心观察,学习知识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养成善于学习和观察的好习惯。又如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各自成立调查小组,走到所在社区去调查残疾人的生活情况,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真实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基本情况,知道他们生活中会有什么困难,自己能为残疾人尽哪些力所能及的关怀。

生活中的学生是一星星需要点燃的火种,是一颗颗需要激活的苞芽。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实践,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学生的多彩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沃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让新时代的学生在这块沃土中能真正荡涤心灵,铸就健全人格。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