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与乳腺数字化摄影对乳腺癌的识别检出价值研究

2020-12-17 04:36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征象肿块乳腺

王 凤,喻 罡(通讯作者)

(1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湖南 长沙 410013)

(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州医院< 青州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青州 262500)

乳腺癌作为女性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已严重威胁到女性的生命安全,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准确的识别和检出,对于临床手术有重要价值。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是超声、乳腺数字化摄影和MRI 检查,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其中乳腺数字化摄影是美国FDA 批准的唯一用于乳腺普查的检查手段,而MR 对于多中心、多灶性乳腺癌的检出有其它检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保乳手术的必要检查。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例乳腺癌影像资料,主要比较MR和乳腺数字化摄影对乳腺癌各种征象的识别能力,评价其检出准确率,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3例女性患者,年龄28 ~84岁,平均年龄53.6岁。发现肿块者26例,乳头血性溢液者4例,乳头凹陷者2例,乳腺胀痛不适者32例,无明显症状查体发现者29例。患者于术前均行乳腺摄影及MR 检查,并最终取得病理诊断。

1.2 影像检查

(1)乳腺摄影采用美国GE公司Senographe 2000D 钼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机,常规行头尾位和内外斜位投照,必要时加摄放大摄影或局部点压。图像观察采用专业高分辨显示器。(2)MR检查采用飞利浦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患者俯卧,双乳自然悬垂于线圈内,患者先行横轴位扫描T2STIR、T1WI、DWI 序列及矢状位T2STIR 序列,随后注射钆喷酸葡胺(对比剂),剂量为0.2mmol/kg,速率2.5mL/s。动态增强连续扫描8个增强时相,每个时相设定为58S。在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所有数据分析,并对感兴趣区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1.3 影像评价

观察乳腺癌的位置、大小、数目、浸润程度、对周围结构侵犯及腋淋巴结等。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征象的显示情况,进而评价对乳腺癌的识别检出能力。

2 结果

2.1 MR 和乳腺数字化摄影征象

2.1.1 MR 乳腺癌征象 直接征象:不规则形肿块72例,毛刺征39例,近似环形强化28例,段性强化12例,区域性强化8例,皮肤或胸壁侵犯18例,乳头凹陷9例;间接征象:动态增强曲线类型Ⅲ型56例,Ⅱ型28例,病灶周围血管增粗扭曲或者密集48例。其中3例为多灶性乳腺癌,1例单侧乳腺见2个病灶,1例为双乳内2个病灶,另1例为双乳内多个病灶。

2.1.2 乳腺数字化摄影乳腺癌征象 直接征象:不规则肿块72例,毛刺征43例,伴有浓淡不均之泥沙样或蠕虫样钙化64例,簇状、段样或区域性分布之细小钙化20例,局部结构紊乱扭曲或局灶性非对称致密影8例。间接征象:腋下淋巴结肿大47例,皮肤不规则增厚16例,乳头牵拉凹陷9例。其中1例患者单侧乳腺内发现2个病灶。

2.2 MR 与乳腺数字化摄影对于乳腺癌识别检出价值评价

通过数据分析,MR 通过各种征象对乳腺癌的识别检出准确率为95.87%(93/97),乳腺数字化摄影准确率为83.50%(81/97),MR 联合乳腺数字化摄影对乳腺癌识别检出准确率为98.96%(96/97),二者联合使用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摄影,比较有差异性(P<0.05)。两种检查方法比较MR 对于乳腺癌各种征象的识别有更好的直接性和客观性。

3 讨论

乳腺数字化摄影简便易行,对于识别以单纯微钙化为主的导管内癌具有高敏感性,一直被美国FDA 公认为乳腺普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组病例中5例以单纯微钙化为主,表现为簇状分布或沿导管分布之之浓淡不均泥沙样、蠕虫样钙化,均未见明确肿块,术前乳腺摄影全部发现且诊断正确,可见在微小钙化的识别能力上X 线摄影有着其它影像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发现恶性钙化对乳腺癌的正确诊断至关重要。但乳腺摄影也同样存在缺陷:(1)密度分辨率低,对致密型或多量腺体型乳腺的病灶识别检出有限,由于受腺体重叠影响,很容易造成漏诊,本研究中有6例是致密型乳腺,X 线摄影未能识别检出病灶,MR 确诊为乳腺癌;(2)由于X 线本身的技术限制,组织对比度差等原因,对于某些病变边缘的观察,受周围腺体遮盖的影响,很难清楚的识别,从而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3)对于近胸壁的位置深在病灶,由于乳腺摄影较难显示其全貌或未能将其纳入照射野内,容易造成漏诊;(4)乳腺摄影对于保乳手术术前明确是否存在多中心或者多灶性乳腺癌的识别检出能力较低。本研究中有3例为多发病变,X 线仅发现1例中2 处癌灶,其它2例造成了漏诊。

MR 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可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在乳腺癌的识别检出中有明显优势,能准确的评价癌灶的大小、数目、边缘及信号特点等,特别对于多灶性病变及乳腺深部的病变识别检出敏感性较高,而且对于乳腺癌的范围及对周围结构的侵犯评价客观准确,MR 动态增强还可以反映病变血流灌注情况。但MR 也存在不足:(1)不能识别微小钙化,本组病例中1例乳腺癌仅表现为簇状不定形钙化,无结节或肿块形成,MR 平扫序列无异常发现,增强亦未见明确异常强化,故而漏诊,术后病理为导管内癌。虽然MR 对微钙化识别能力不足,但由于微小钙化是因为癌细胞生长迅速,单纯细胞周围的组织液难以维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所致,因此必然会导致周围血管代偿性的增生[1],产生丰富的血供,动态增强大部情况下会出现恶性病灶的强化特征,虽然本组病例漏诊1例,但综合各种组织学特点,最终大部分诊断正确;(2)动态增强曲线类型中有一部分乳腺癌表现为上升型,与良性病变表现一致,以往的文献中也有指出[2-3];(3)MR 检查费用较高。

综上所述,MR 与乳腺数字化摄影对乳腺癌的识别检出均各有优势,又互有不足,二者联合能弥补缺陷,检出病变能力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但鉴于我国社会经济情况,MR 费用较高,目前还不能作为常规检查,相信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乳腺癌的早期正确诊断将会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征象肿块乳腺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