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

2020-12-17 10:01
初中生世界 2020年41期
关键词:南迁运往分院

1933 年2 月5 日夜,北平全城戒严。几十辆板车从神武门广场出发,前往火车站。安静的道路两旁,军警林立。

车上装的,是故宫博物院精选并打包好的13427箱又64包文物。“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为使文物免遭劫毁,故宫决定将精品文物迁址储藏。

这批文物在上海暂存之后,于1936 年开始分5 批迁入了专门新建的南京朝天宫库房。故宫博物院为此成立了南京分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批文物又踏上了西迁之路,分别运往贵州安顺“华岩洞”(后运往四川巴县)、四川峨眉和四川乐山。还有2900多箱来不及运走,滞留在南京。

抗战胜利后,分散三地的文物先后运抵重庆,于1947 年回到南京,重新存放于南京朝天宫库房。

1948 年底,国民党政权开始将南京所藏文物分三批运往台湾,共计2972 箱,约占南京所藏文物的四分之一,后藏于台北故宫。

解放后,南迁文物开始分批返回北京故宫。整个1950 年代,故宫分三次从南京分院运回了南迁文物。

根据故宫官网记载,南京分院的文物迁台后,尚存11178 箱。1950 年,从南京分院运回1500 箱;1953 年,运回716 箱;1958 年,运回4027箱。

根据这个记载,三次共运回6243 箱文物。不过,故宫在别的场合又提到过,共运回“8000 余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马衡(1933-1952 年在任)的孙子马思猛也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大约8308 箱文物返回北京故宫博物院。”

总之,一个被认可的数字是,2211 箱南迁文物留在了朝天宫库房,约10 万余件,大部分是明清官窑瓷器和宫廷器物。

总之,“九一八事变”后,故宫博物院13427 箱又64 包精品文物迁址保存。这批文物在经历了南迁、西迁、东归的颠沛流离后,最终一分为三。一部分入台;一部分回归北京故宫;剩下的一部分,至今依然悬而未决。

(选自2017年第2期《青年与社会》,本刊有删改)

这样的文物迁移行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战争局势变幻莫测,故宫的百万件珍贵文物便在枪林弹雨和轰炸声中艰难地进行着迁移,辗转颠沛之后,全部南迁文物竟然无一损坏、无一遗失。在那样的年代里,人类对自身文明的保护也映射出那黑暗岁月里最为灿烂的人性光辉。

在日寇侵华期间,全国文物损失惨重,唯有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因南迁而避祸,千年民族文化宝藏得以安然无恙。中国的文物工作者和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奇迹。

——张敏,《故宫文物南迁:一场颠沛流离的文化长征》,原载于2019年第5期《艺术品鉴》

猜你喜欢
南迁运往分院
ADNOC第一艘低碳氨船从阿联酋运往德国
丝绸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在重庆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南渡中原士族对东晋文化的历史贡献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分析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试析《南迁》与《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抗战时期的史家南迁与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