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探究

2020-12-17 14:13邓中美邓力文周高峪秦学勇周子龙
广东蚕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秭归秭归县兰花

邓中美 邓力文 周高峪 秦学勇 周子龙 张 芳

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探究

邓中美1邓力文2周高峪1秦学勇1周子龙1张芳1

(1.秭归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宜昌443600;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00)

文章经过对秭归县野生兰花资源调查,对兰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长期观察,对兰花文化的深入挖掘,对屈原种兰、爱兰、咏兰和以兰花为寄托的品性探讨,对兰花适种区进行实地考察,对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估算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文章认为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时机成熟,是一个可行可落地可操作的好项目。

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根据秭归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勇的指示,要求县林业局摸清秭归县兰花资源,挖掘兰花文化,传承屈原爱兰品性,服务全域旅游。县林业局从2018年5月开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兰花资源,对兰花资源开发项目进行考察与调研,认为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是传承屈原文化的新路径,是服务全域旅游的新举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是脱贫致富的新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突破。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很有必要。

2 项目基本情况

2.1 项目名称

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

2.2 项目建设单位

引进或公开招标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为建设单位。

2.3 项目主管单位

秭归县林业局。

2.4 项目建设地点

芝兰—罗家—茅坪公路沿线,芝兰谷景区。

3 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

3.1 野生兰花资源丰富

据初步调查,全县有兰科草本植物27 个属35 个种共100 多个品种,其中极危(CR)1属1种,濒危(EN)3 属3 种,易危(VU)2 属2 种,近危(NT)6 属6 种,无危(LC)10 属15 种,数据缺乏(DD)1 属1 种,未予评估(NE)4 属7 种。根据生态习性分有地生兰17 属23 种,腐生兰3 属3 种,附生兰7 属9 种。全县12 个乡镇均有分布。

3.2 兰花文化底蕴丰厚

中国兰花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兰花文化指人类与兰花有关的一切活动,狭义的兰花文化指人类在采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特别是在赏兰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价值取向和观念。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尊崇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

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认为兰花象征不为失意、贫苦所动摇的信念与理想以及坚定、积极向上的品德。

《猗兰操》记载:“孔子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息道,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孔子称兰为王者香,一直影响到现在[1]。

孔子描述兰花“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骨气。

真正的兰花文化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屈原一腔忠愤,终身佩兰。他在《离骚》中对兰花的记述甚多,如“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疏石兰兮为芳”等,表明了当时诗人虽身受颠沛,却满腔义愤寄情于兰,用兰来比喻自己品格高洁,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袒露出一颗如兰似蕙的赤子之心。在《九歌》中也有写到兰花,如“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赵孟坚、郑思肖、郑板桥等,他们所画的兰花表现出了兰花的高洁灵魂、幽雅气质和精神内涵,令人悦目赏心、心胸荡涤,陶冶情操,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这些文化名人咏兰、植兰、爱兰之举,使得兰花文化成为一种悠久独特的传统文化,成为高洁、独秀的人格象征。

3.3 兰花栽种空间广阔

兰花喜阴,适宜在林下种植,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秭归县林下面积广阔。除了林下可种植外,沟边、田边、路边、坎边、房前屋后、花坛阳台都可种植兰花。

4 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必要性

4.1 长江大保护的需要

秭归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城,长江自西向东将秭归分为南北两片,秭归境内长江64 公里。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植树造林取得了可喜成绩,虽植树造林的空间有限,但种草的空间还很大,如林下、坎边、路边、田边等。兰花大部分品种的根是肉质根,保土固土能力强,是水土保持的好植物。

4.2 传承屈原文化、弘扬屈原精神的需要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在屈原的一些作品中,他不断地借助兰花来强调自身的品德,在俗世中一直保持这种自身的清白与清醒。《离骚》开篇就反复表达了自己的内美与修能,并为之自豪。同时,正是因为屈原的质性忠贞清洁,他才对君子之兰有着偏爱,并赋予了兰意象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传承屈原文化是秭归义不容辞的责任。秭归人不仅要传承屈原文化,更重要的是弘扬屈原精神。因此,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更有必要。

4.3 服务全域旅游的需要

秭归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乡村游、景区游、景点游快速发展。尽管景区景点众多,但是环境美化还存在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在兰花种植上。为提升乡村游、景区游、景点游的品位和质量,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更有必要。

4.4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因此,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更有必要。

4.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农业和农村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功能承载的主体区,生态产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要振兴,生态产品和宜居是关键[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方式以及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兰花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因此,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更有必要。

5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估算

5.1 兰花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对全县野生兰花资源详细调查、收集、鉴定,进行标本制作和珍稀活体移栽保存。估算投资650 万元。

5.2 兰花品种园建设

在芝兰谷景区建设100 亩品种园,品种在100 个以上。优先本地品种,适当引进珍稀品种。建设内容园地整治,设备设施配套。估算投资600 万元。

5.3 兰花温棚繁育室建设

在芝兰谷景区建设兰花繁育室,面积1 000 平方米。购置智能化温湿自控繁育大棚和组织培养室。建设内容为基础设施和构架安装。估算投资2 550 万元。

5.4 兰花博物馆建设

在芝兰谷景区建设兰花博物馆,面积5 000 平方米。主要展出标本和活体盆栽兰花。普及和宣传屈原文化、兰花文化。估算投资2 000 万元。

5.5 兰花水土保持种植

沿芝茅公路两边栽植兰草500 亩,选择以保持水土为主、观叶赏花并重的兰花品种。建成百里兰花廊道。估算投资4 669 万元。

5.6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0 469 万元,其中兰花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投资估算650 万元,兰花品种园投资估算600 万元,兰花温棚繁育室投资估算2 550 万元,兰花博物馆投资估算2 000 万元,水土保持兰草种植投资估算4 669 万元。

5.7 资金来源

该项目是生态公益性项目,资金来源争取申请国家扶持80%,企业投资20%。

6 结论

秭归县兰花资源开发项目可行,符合实际,可操作,可落地。该项目实施对芝兰—罗家—茅坪公路沿线、芝兰谷景区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是传承屈原文化的新路径,是服务全域旅游的新举措,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是脱贫致富的新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突破。

[1]董运斋,丰厚深邃的中国兰文化[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6(2):30-31.

[2]张潋,刘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策略——以重庆北碚柏林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0):46-49.

邓中美(1958- ),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立体林业,秭归空心李。

邓力文(1992- ),男,硕士,研究方向:景观园林。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08

S72

A

2095-1205(2020)11-15-02

猜你喜欢
秭归秭归县兰花
湖北:秭归晚伦脐橙斩获全省金奖
湖北:秭归推广秭归脐橙手绘系列升级包装版式
湖北:秭归举办秭归脐橙品牌推介会暨电商扶贫签约仪式
兰花开
我爱你兰花
寂寞的兰花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
兰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