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17 14:13
广东蚕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文明

高 鹏

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鹏

(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兴隆067300)

林业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管理林业资源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对于中国林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资源的管理在治理和保护国家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开发了许多林业资源,对森林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必要增强林业资源管理并实施合理科学的战略措施。落实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及建设美丽的生态和谐家园。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主要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和谐统一,以确保林业生产的产量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增长。目前,林业发展和生产为当今的经济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不仅适应了当前的经济条件,满足了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还留下了足够的资源,以供未来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建了更加完善的林业发展机制和更好的林业生长环境。

2 生态文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林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在可持续林业发展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发展。促进林业向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将主要作用于生态文明的快速恢复,多途径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多元发展。通过使人们更加了解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与理论,可以加速林业产业链的快速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衔接更加紧密,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面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来解决,同时,扩大林业产业的投资渠道,通过整合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的产业应用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3 我国林业发展现存的问题

3.1 森林资源人均量较低,未来可能会出现匮乏

我国的森林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的土地面积大,人口众多,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由于林业发展进行了大规模伐木,很少考虑恢复森林资源,加上森林的恢复周期通常较长,森林资源呈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近年来,这些因素造成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不断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3.2 林业资源供需失衡

当前,从区域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林业资源的供需之间存在严重的失衡。例如,林业资源分配不足、储量有限等。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林业资源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无法满足对当地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相对较低,木材价格也较低,并且森林资源的浪费情况很严重。

3.3 林业产业转型不到位

对于传统的林业管理工作来说,许多人工林依旧采用单一物种管理方法,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如果林场遭受病虫害,林业资源就会受到严重损失。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风险,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林业进行管理,优化和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实现林农结合

林农结合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集成开发模型,在当前,它是一种创新的开发理念。林农结合是以林业为主体,农业为补充,并同时实施多项经营规划的方式。林农结合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能够使林业满足社会发展和生态需求,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是林业得以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1]。

4.2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地成熟和进步,现代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对于当前生态文明来说,在其与林业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还应强调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另外,需要增加对林业工业技术的投资,以便为林业技术部门开展研究工作提供资金保护和支持。利用先进设备进行林业的生态管理,并不意味着工程师的工作被设备所取代,而是需要工程师使用最新的技术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充分地考虑到林业工业生产部门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现代技术最大化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之中。

4.3 拓展林业产业链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价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林业资源的相关附加值太低,从而阻碍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展林业产业链,加大对林业资源附加值的寻求。例如,将森林资源与旅游业合理地结合起来,主要对于森林和花卉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这些都是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寻求。将森林资源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可以改变林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并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将林业资源与食品工业结合起来,利用水果和其他森林资源,对林业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仅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开发,而且引起了人们对林业资源的关注,提高了人们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2]。

4.4 重点管理生态公益林区及商品林区

建设生态公益林是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合理地加强公益生态系统林区的建设与管理,不仅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而且可以保护水源。因此,有必要确保公益性生态林区建设与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基础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商品林来说,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问题对其经济价值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林业的生产和投资的资本对商品林的规模及森林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的金融机构进行商品林扩展的研究,从而为商品林的建设和保护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确保商业采伐资金的持续增加,还必须监测商品林扩张的实际情况,并着重于使商品林更稳定地发展。商品林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不要盲目扩大经营范围,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等[3]。

4.5 优化管理系统,完善林业发展机制

对于林业发展工作的创新来说,需要对林业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调整,完善林业发展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科技优势,通过建立先进的林业科学研究中心和组建专门的林业研究小组,研究和分析生态环境的自然演变,建立互联网与林业资源管理之间的有效联系,有效地提高中国林业资源管理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林业管理部门与当地高科技公司、大学之间的合作,提高林业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使他们对生态保护和使命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有效地完成相应的管理任务。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战略计划,对林业人力资源保护、林业资源管理与开发机制进行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有效实施可持续林业发展工作模式,促进中国林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4]。

4.6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要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林业经济,需要进一步对林业产业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建立健全经济体制,这些已经成为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时,有必要放弃旧的传统产业结构,对生产力重新分配和调整,并引进先进技术,统筹安排,使其变得规范化。同时,还需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产品,对林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增强林产品的种类,扩大产业链。在开发新型木材的同时,还需要生产其他特色林产品,实现林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现代化,增加林产品类型和附加值,增强产业基本竞争力。合理调整林业产业资产结构及林业公司的分布,积极支持公司的相关发展,并将重点放在提高公司专业知识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上[5]。

5 小结

对于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树立生态文明观是重要内容,而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持林业生态平衡是重要环节。在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阶段,由于森林覆盖面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建立新的林业体系、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等,应发挥特色林业文化的先进性和发展性,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工作的有序进行。

[1]董格琴.林木苗圃育苗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23):65-66.

[2]蔡红霞.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9):80-81.

[3]冉培松.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116,112.

[4]殷花,杨海波.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27):193.

[5]赵丽辉.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8(8):104.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10

S750

A

2095-1205(2020)11-19-02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文明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请文明演绎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漫说文明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