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分析

2020-12-17 14:13
广东蚕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沙区抗旱陕北

党 娟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分析

党娟

(府谷县林业工作站陕西榆林719000)

随着工业的发展及进步,环境方面也呈现出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我国一些地质和气候较为特殊的地区,如陕北沙区。为了最大限度改善陕北沙区的自然环境,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等选择造林树种及抗旱技术,改善当地植被的生长情况,减少陕北沙区干旱现象的出现,从而促进陕北沙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解决现阶段陕北沙区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文章针对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及抗旱技术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究。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抗旱技术;管理措施

陕北沙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及较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及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加上陕北沙区的光照较为充足[1],地貌多属于半干旱区或干旱区的荒漠化气候,这一地区的土壤中虽然含有大量且充足的营养物质,且能供应植物的生长需求,但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陕北地区树种的成活率,导致造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却收获甚微,不仅影响陕北沙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不利于当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2]。因此,在陕北沙区实施有效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抗旱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陕北沙区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都在陕北沙区采取了较多的造林措施,这一地区内造林的难度却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1)沙地的造林技术缺乏。沙地造林属于一项需要很多人长时间维护管理才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对树种的种植管理不当会导致前期的工作全部白费。当前我国正处于沙地造林种植技术的探究和摸索阶段,缺乏专业和完善的造林技术,使得造林成效较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且陕北沙区造林过程中需要较多专业型人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地质地貌特点及气候环境等开展相应的造林管理,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较少,加上年纪较大的人精力有限,年轻人吃不了苦,导致陕北沙区造林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漏洞,影响了陕北沙区造林的最终成效和发展前景。(2)陕北地区土壤沙化程度较为严重。陕北沙区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气候较为干燥且经常出现干旱或半干旱的现象,具有较为严重的土壤沙化的表现,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再加上陕北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影响了陕北沙区造林树种的进程和发展,也对其抗旱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陕北沙区这些方面的阻碍及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造林工程的实施与开展。因此,有效的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及抗旱技术措施

2.1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的主要原则及注意事项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在选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1)因地制宜的原则。陕北沙区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树种,在这一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地势特点、土壤类型和气候环境等,合理地选择树种,陕北沙区由于其土壤沙化程度较高,土壤常年处于干旱的状态中且土质较为贫瘠等,在选择树种时应尽可能地以耐受贫瘠土地及抗旱性较高的树种,如生命力较为顽强的灌木。灌木的生命力极为旺盛,对于生长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不高,是沙区的首先树种。(2)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进行种植,主要是由于乡土树种更加适应陕北沙区的气候条件,生长较为稳定,成活率较高。在造林的过程中选择较多的乡土树种,能减少树种浪费及树种不成功的现象,提高了陕北沙区造林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更好更快地促进陕北沙区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完成。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树种在陕北沙区的生长情况,充分地将树种的生长情况考虑在内,对各个不同树种的生长速度、生长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有效地分析各类树种的特性,对一些较为不适合的树种进行淘汰处理,选择成活率较高且适合陕北沙区生长的树种。这一过程中还应保证树种的多样性特点,丰富的树种更能促进森林植被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选择陕北沙区造林树种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生命力顽强、具有较强抗旱性、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植物,如陕北沙区较为常见的沙棘、花棒、紫穗槐、樟子松、沙柳等。在这些树种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管理和照顾,能最大限度节约陕北沙区造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不需要指派专人进行照顾,减少造林成本,最大限度发挥造林后的保护环境的效果,达到相应的防风固沙、保证水土不流失的目的。

2.2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抗旱技术的具体措施

2.2.1 陕北沙区造林树种的整地技术强化措施

陕北沙区造林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达到抗旱的目的,应在整地时开始对幼苗进行培育,以此通过整地时间、整地方式及整地规格对幼苗的生长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整地环节应结合当地环境较为干旱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人工局部的整地手段,转变以往整地过程中全面整地的方式,有效避免和减少陕北沙区土壤中水分严重流失现象的出现。另外,整地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选择水平沟或鱼鳞坑的方式,将整地的规格控制在1.2m×0.8m×0.5m范围内[4],一般雨季开始之前是最佳的整地时间,这样能最大限度保留陕北沙区土壤中水分的充足,能更好地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不断完善陕北沙区的土壤结构,促进陕北沙区造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2.2 科学合理地培育抗旱性较好的优良壮苗

在陕北沙区造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最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就是苗木的培育环节。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陕北沙区造林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我们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与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优良苗木,并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训练和强化管理。首先,可以对苗木的抗旱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模拟陕北沙区较为干旱且较差的气候环境,选择根系较为发达且能够茁壮成长的苗木,进一步对苗木进行针对性的培育。这主要是由于陕北沙区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只有选择根系较为发达、抗旱能力较强的胡苗木才能促进其更好地生长发育,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保证土壤中水分的充足及减少水分流失现象的出现。其次还应针对性地管理苗木,投入大量的管理人员、财力和物力等,以松土除草、施肥撒药等方式强化苗木日常的管理工作,保证培育出来的苗木能更快、更好地茁壮成长,为后续陕北沙区造林工程的发展打下相应的基础,从而优化和保护陕北沙区的自然环境。

2.2.3 对陕北沙区植树的技巧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

在陕北沙区植树管理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植树技巧,最大程度上促进苗木成活率的提高,达到更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强化苗木的抗旱能力,应通过生长调节剂及蘸泥浆的方式将其浸入苗木的根系中去,加快苗木根系的生长速度。此外还可以科学合理地调节苗木的栽种深度,保证苗木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更多的水分,这一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好苗木的栽种密度,有效避免由于密度较小导致苗木成长受到阻碍和限制的现象出现。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多地选择多元化的苗木树种,科学合理地对种植进行搭配,保证陕北沙区多元化的物种和环境,最大程度上提高陕北沙区森林的抵抗能力,达到更好的陕北沙区造林目的和效果。

2.2.4 陕北沙区造林工程中的浇水、松土和除草等技术

陕北沙区由于受到较为干旱的气候和环境影响,种植的很多树种都没有办法存活下来,植物的成活率较低,影响了陕北沙区造林工程的发展及壮大,尤其在夏天,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对树种进行定期的浇水操作,此外还应通过一系列的松土和除草工作有效地预防土壤中的水分丢失,保证陕北沙区土壤环境能提供相应的水资源,促进造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创新的技术,如渗水袋或保水剂等。保水剂有很好的吸收功能,且含有较多复杂结构的吸水基因,与苗木的根部土壤混合使用能长时间地存储水分,促进树苗的生长发育。而渗水袋则是通过袋中加入一种特殊的物质让其能长期、持续性地透水,在树苗根部的土壤中埋入渗水袋能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促进陕北沙区自然环境的改善及陕北沙区造林工程的发展与壮大,提高陕北沙区人们生活质量[5]。

3 结语

陕北沙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结构,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难度较大,在陕北沙区实施造林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造林工程开展需求等,通过造林树种的整地技术强化措施,科学合理地培育抗旱性较好的优良壮苗,合理选择和应用陕北沙区植树的技巧,利用陕北沙区造林工程中的浇水、松土和除草等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完成造林工程,促进陕北沙区自然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1]赵峰,石长春,高荣.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与抗旱造林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6(18):39-40.

[2]杨惠,余莉.基于陕北气候特点的沙区造林树种和对应抗旱技术的分析[J].明日,2017(30):1.

[3]刘晶.陕北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8):155-156.

[4]刘成军.探讨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分析研究[J].文学少年,2019(17):1.

[5]李娜,侯亚峰.陕北沙区造林树种选择和抗旱技术分析[J].花卉,2020,367(4):214-215.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13

S725

A

2095-1205(2020)11-26-02

猜你喜欢
沙区抗旱陕北
2022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北方茶园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党建地图·陕北
沙区梭梭注水造林技术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