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金京5号的选育及栽培

2020-12-17 14:13蒋金玲赵兴彦郭宝贵何俊峰周冬梅姜丽艳苗艳玲于鸿雪
广东蚕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养分幼苗肥料

蒋金玲 赵兴彦 郭宝贵 何俊峰 周冬梅 崔 琼 姜丽艳 苗艳玲 于鸿雪

玉米新品种金京5号的选育及栽培

蒋金玲赵兴彦郭宝贵何俊峰周冬梅崔琼姜丽艳苗艳玲于鸿雪

(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吉林辽源136200)

金京5号通过了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具有品质好、产量高、高抗性等优势,适合在吉林省及西北地区的玉米晚熟区进行栽培。文章介绍了金京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希望有助于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玉米;金京5号;选育;栽培;吉林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对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吉林省玉米产量不断上升,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基于此,选择高产、优质、高抗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依托农业农村部科技支持项目“高产、优质、多抗玉米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经过三年的试验,成功培育出新品种金京5号。这一品种目前已通过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具有质量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吉林省晚熟地区栽培。文章介绍了金京5号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希望有助于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1 金京5号的选育

1.1 选育过程

金京5号以自选系金都31 号作为母本,金都32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当地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京5号的产量增长十分显著,2016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金京5号的母本金都31 号是通过南繁北育方式培育,以T166 /Mo17 为基础,经过六代选育;父本金都32 则以丹黄34 /7922 为基础,该品种的抗病能力强,成熟早。选育过程中,金京5号在许多地方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性能稳定、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抗逆能力强等特点。

1.2 特征特性

金京5号是一个晚熟品种,与作为对照的郑单958 品种一样。金京5号具有这些特征特性: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呈绿色,叶缘呈绿色,玉米成株的叶片达到19 片;花药为绿色,花丝则呈现绿色,花粉量较大,颖壳为绿色,雄穗分枝通常为3~5个。该品种的株型较为紧凑,植株高度为1.9 m,穗位高度为0.95 m。果穗的外形为筒型,穗长17 cm,穗粗4 cm,穗行数一般为14~16 行,行粒数通常为35 粒,排列较为整齐,穗轴红色。籽粒呈现黄色,形状为半马齿型,每100 粒平均重量为27.2 g。产量表现: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4 000 kg以上。种植密度:每公顷保苗的数量约为5.5~6万株。

1.3 产量表现

在2017—2018年进行区域试验期间,金京5号每公顷的产量平均能够达到12 651 kg,和对照的郑单958 品种相比,产量要超出9.3%;2018年,进行生产试验时,金京5号每公顷的产量平均能够达到11 413.2 kg,超过郑单958 品种产量的5.6%。

2 金京5号栽培

2.1 选择地块和整地

为保证种床的品质,为金京5号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应确保金京5号的种植环境和土壤水分适宜,并做好整地工作,合理布局,减少连作。在选择的地块上,应当尽可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选择没有积水、浇灌较为便利的平地或坡地。如果是坡地,就可以免除耕地这一环节,直接播种在垄上,但要注意避开上一轮的作物根茬。若当地的土壤太硬、太结实,我们也可以采用半翻方式,也就是仅仅将垄破开一半,一半是原有的垄土,一半是新土,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垄的水分。在平地上,我们可以采用粉碎秸秆的方式,进行深翻还田。在秋收后,使用还田机将秸秆再次粉碎,要求做到粉碎均匀,秸秆的长度不能达到10 cm以上,留茬的高度不能达到3 cm以上,抛洒宽度和作业宽幅应当一致,且保证做到均匀。

2.2 播种和间苗

在春季播种前,金京5号的种子要包衣,这样能够杀灭病菌,驱除地下害虫,有助于拿全苗。我们可以使用50%的克福唑醇玉米悬浮种衣剂等种衣剂包衣。包衣剂中含有微肥成分,有利于促进金京5号的根系与幼芽成长。在春季播种前,种植者要把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这样能够打断玉米种子的休眠,起到提升酶活性的作用,促进芽势,并提升出芽的比例。通过晾晒,还能杀死病菌,防范常见的瘤黑粉及丝黑穗等病害。

在金京5号种子的萌发期,土壤环境、水分和温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金京5号能够获得理想的产量和质量,种植者应该在适宜温度和良好土壤湿度的环境中种植。根据目前的农业生产实践,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6~8 ℃。如果气温进一步升高,将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播种时深度应达到5 cm,才可以排除各种不利于玉米幼苗生长的因素。根据辽源地区的实际情况,最适播种期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当地土壤温度达到7℃,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就可以抢墒播种,以保障全苗。使用秸秆翻耕、秸秆还田方式,应用免耕播种机精量播种,做到种肥同播、单粒等距点播,达到不漏播、不拖堆的效果。

在玉米幼苗的生长期间,根的状况对根叶的分化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种植者要做好间苗工作,最佳时期在玉米三叶期,即玉米第三叶外露约2 cm的时候。间苗时,及时将生长条件较差的幼苗拔除,保留壮苗,而且还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保证玉米幼苗能够充分吸收营养。播种时,行距应与收获机具相匹配,以利于将来收获。金京5号每公顷保苗数量约为5.5~6万株。

2.3 施肥

在金京5号栽培过程中,既要保证稳产高产,又要严格控制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肥料的供应效率,实现化肥投入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气候、土壤环境、栽培方式、肥料特性、施肥方法等因素都会对肥料的利用率产生影响,尤其是肥料特性和施肥技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保证金京5号的高产,我们应根据肥料需求、土壤肥料供给表现和肥料效果,做到科学、定量施肥。

(1)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金京5号品种种植中,各种元素的综合作用可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平衡施肥能够提升不同元素的利用率,相比单一施用一两种元素,更能够促进玉米增产。氮、磷、钾要做到科学配比。由于氮肥对玉米增产贡献最大,农民应稳定氮肥用量,保证磷钾肥均衡施用,促进金京5号对氮肥的吸收。而且,我们还要科学补充中微肥。在玉米栽培中,几种元素的连续施用会导致应用元素的缺乏,造成土壤养分的失衡,对金京5号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在种植中,合理施用硫、锌、锰等微量元素可显著提高金京5号的产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增加有机肥的用量。生产有机肥的原料往往来自农作物,农作物富含综合营养。除了氮、磷、钾外,有机肥还含有玉米生长所需的其他养分。与化肥相比,在单一养分条件下,有机肥能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提高肥力、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

(2)改进施肥方法

在金京5号的种植过程中,按照该品种预期产量、肥料需求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计算出具体的施肥种类和用量,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我们应根据金京5号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合理施肥,包括大量使用基肥、适量使用种肥、合理追肥及适时叶面喷施。

①基肥是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一种长效肥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慢效化肥为辅,占化肥用量的60 %~70 %。

②种肥可以为金京5号幼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在基肥用量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产量。种肥的主要成分是速效氮,与磷钾肥配合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优质农家肥。施种肥时,应在种子的侧面穴施或条施,以防与种子直接接触而引起幼苗灼伤。

③追肥能有效补充基肥和种肥,及时为玉米生长提供养分。施肥时,应贯彻前重后轻的原则:拔节期施“攻秆肥”,促进根苗叶生长、壮秆、穗分化;从拔节期到雄穗期,应采用“攻穗肥”来促进雌穗小花的分化,为保证金京5号的品质和产量奠定基础。

④根据玉米植株的生长状况,适时在叶片上喷施肥料,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

(3)病虫害防治

在金京5号的栽培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对金京5号来说,这种品种更容易受到大叶斑、灰斑病和穗腐病的影响。种植者应注意改进栽培技术,并根据金京5号的生长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玉米高产。对于金京5号可能发生的虫害,我们应当重视精细化管理,培育壮苗,定期去除田间的病株和残体等。

①在田间释放赤眼蜂,以起到防治玉米螟的效果。释放赤眼蜂次数为两次,首次释放的时间应在玉米螟越冬幼虫化蛹率达到20%以后的10 d左右,每亩释放的赤眼蜂数量约7 000 只。在首次释放7 d后,再次进行释放,此次释放的数量应达到每亩8 000 只。每亩放2点,每点放1块蜂卡。

②为了消杀玉米螟,可以使用Bt可湿性粉剂。在心叶末期,一旦玉米螟卵的孵化率接近30%,此时我们应当每亩喷洒16 000 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 g。就玉米病害而言,金京5号生长期产生的病害主要是大斑病。在玉米心叶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每公顷喷洒450 mL的吡唑醚菌酯乳油,或每公顷喷洒750 mL的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间隔10 d喷洒1次。

3 结语

在金京5号的栽培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栽培技术对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要科学选择地块并做好整地工作,合理控制玉米播种量,实行有效的田间管理。同时,应当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施肥方法,让土壤养分平衡,确保玉米增产。

[1]蒋金玲,赵兴彦,郭宝贵.玉米新品种金京5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9(29):38-39.

[2]代秀云,仲义,董亚琳.适应机械化收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31-32.

[3]李少昆,王立春,王璞.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7(11):1941-195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0607)

蒋金玲(1982- ),女,汉族,吉林辽源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新品种选育。

郭宝贵(1980- ),男,汉族,吉林辽源人,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新品种选育。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34

S51

A

2095-1205(2020)11-70-02

猜你喜欢
养分幼苗肥料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希望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