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脱贫的影响机制探究

2020-12-17 14:13陈先容
广东蚕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精准电子商务电商

陈先容

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脱贫的影响机制探究

陈先容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404100)

现阶段,“三农”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是关乎民生民本的关键问题,推行精准扶贫,实行农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脱贫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向。为落实精准扶贫理念,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助力农村脱贫。在这之中,电子商务乘借互联网的“东风”和国家政策的“快车”,在农村脱贫战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使农村得以综合发展,从本质上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农村脱贫;影响研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稳定。与此同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寻求经济稳定发展,“三农”问题和农村扶贫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种情况,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电商应运而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被广泛应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因此,文章就精准扶贫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脱贫的影响机制和相关的对策展开以下研究。

1 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1.1 缺少发展的基础

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有极大的差异性。在农村脱贫过程中,由于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发展的基础(如信息基础和交通基础),从而导致电子商务发展没有前提,投入成本较高。与此同时,农村的通信基础设备和平台建设存在问题,农民的参与程度偏低,也极大地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农村发展落后,网络设施不完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之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往往会拘泥于传统,不愿革新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商发展受阻[1]。除此之外,交通的不发达和物流的不便利都导致农村电商发展举步维艰。

1.2 缺乏规范的经营体系

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农村电商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生产和经营的方式普遍存在不规范和不标准的现象,这就导致一些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制度不能完整地落实到农村,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普及率较低,进而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不规范的经营体系下,消费者不能掌握一手生产资料,在购买过程中总是有所顾虑,不愿相信农村电商。除此之外,农村电商往往不重视品牌效应,不同电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与规范化的经营体系存在较大差距。

1.3 电商人才存在缺口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得以加快,这也势必会出现人才缺口现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农村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专业人才极为短缺,一些盲目从众的电商甚至不了解快递的收发和物流的记录,进而导致发展受阻,不能助力农村脱贫。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青壮年人群大多出外务工或身在求学的道路上,导致农村经营电商行业的人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通常不熟悉电商平台,应用和掌握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且,即使是有懂平台的电商人才,也可能会因为与生产脱节阻碍了电商发展。这些人才在与生产脱节后,没有经过规范标准的培训,所学的电商知识也不能具体地落实到农村电商发展之中,进而导致应用理念与发展现状迥然不同,农村的产品不能得到有效推广,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2]。此外,工作环境较差导致农村没有吸引专业电商人才的能力,尤其是与城市相比,城市交通便利和福利体系完整,在人才的抢夺过程中占据了先天优势。

1.4 银行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说我国现在重视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并鼓励银行支持电商业务的发展,但是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和银行的发展特点决定了银行金融无法全面支持电商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农村电商贷款没有抵押。作为电商的融资渠道之一,银行抵押是电商融资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农村,当地的电商通常没有有效的资产作抵押,相关的担保人和担保机制不能承受相应的风险,再加上农产品主要用于销售,所以导致农产品的储存和保管工作也要花费一大笔资金,更不能作为有效的抵押资产。第二,农村电商贷款的信息不够充分。在不充分和不完整的信息下,银行为其提供贷款,银行也要面临极大的资金风险和财产隐患。并且,农村银行大多不具备对风险的评估能力和对隐患的排查能力。这就导致银行无法准确地估算评价还在起步阶段的农村电商。第三,银行的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在农村电商的贷款产品中,银行推出的几款贷款产品大都较为单一,没有创新性,贷款金额小,还款利息高,进而导致银行的金融产品不仅不能满足电商的贷款需求,还会导致电商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

2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2.1 完善基础设施

要明确的是,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电商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比如,当前的电商平台不再拘泥于网站营销,利用抖音等视频软件直播带货的新型电商模式开始兴起。在这种新形势下,电商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在精准扶贫策略下实现农村振兴,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具体的措施为:首先,基础网络运营商和当地政府应多建设、多投放网络基站和通信设施,以此提高农村的网络质量。其次,倡导万物互联,鼓励降低流量套餐费,让农村也能够享受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便利。此外,要完善基础性的电商软件,让农村能够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产品服务软件。最后,地方政府要适当地对农村电商进行财政倾斜,加大资金投入,进而在政府的牵头下,引导电商适应现阶段市场运行的情况,了解发展的模式,以此在加强电商基础设施的同时,为农村电商培养一批懂电商、晓运营的人才。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基础设施完善过程中,政府还要重点培养农民的电商意识和信息观念,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建立电商知识图书馆,引导农民学习并掌握信息化技术,了解并熟悉电商流程,继而有效增强农民的电商发展意识,提升农村的信息利用效率[3]。并且,政府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将信息化技术带到农村之中,让农民也能享受信息化技术的便利,进而引导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电商活动,进一步掌握电商知识,了解电商流程,体会电商优势,以此助力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落实精准扶贫策略。

2.2 优化经营体系

前文已经提到,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完整规范的经营体系。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优化经营体系。具体的措施为:首先,引入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的生产和电商发展过程都要结合这一背景,优化经营体系的过程亦然。在优化过程中,要注重对现代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引入,让农村电商能够通过分析大数据,整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其次,重视品牌效应,农村电商若想有序发展和持续建设,就必须实现产品品牌化发展,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物流、包装等层面上,以此确保农村电商的产品不会过于相似。最后,政府要帮助农村电商优化经营体系,在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必要的运输道路,拓宽物流运输途径,并设立专门的公开体系,公开产品生产加工的信息,以此确保消费者能够享有知情权[4]。

2.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以政策为助力,以优惠吸引人才。让更多专业的电商人才来农村择业、创业。其次,鼓励回乡创业。农村地区应倡导大学生回馈家乡,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而确保人才回流。此外,重视对农村电商的指导工作,提高农民对电商的认知,进而从意识形态层面重视人才培养,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完善人才的培训机制。政府可以与电商平台展开深度合作,让普通的农民也有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并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让培养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4 完善金融投资制度

首先,从地方政府层面讲,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拓宽电商融资途径,提高农村融资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以此更好地进行引资工作。其次,从银行层面讲,银行应从自身开始完善,推出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并根据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结合生产实际,改变原有的担保责任机制,以此更好地发展农村电商。最后,从农村层面讲,农村应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确保电商信息透明、公开,进而为银行贷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 小结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脱贫和乡村振兴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电商的带动。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扶贫部门应在了解电商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并依据影响因素制定解决策略,参考问题的现状选择解决措施。通过这种方式,为我国打赢社会主义扶贫攻坚战,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1]裴斌.精准扶贫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村脱贫的影响机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5(1):38-42.

[2]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3]强华玉,黄永兴.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困境与对策——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9):66-72.

[4]许军林.农村电商扶贫机制与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8(20):25-28.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53

F326.6

A

2095-1205(2020)11-109-02

猜你喜欢
精准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精准扶贫二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