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与对策

2020-12-17 14:13
广东蚕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农产品农民

张 力

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与对策

张力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000)

在我国现代化实施进程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占比不断减小,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及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运输的高附加值占比决定了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重大课题。

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融合

在我国现代化实施进程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占比不断减小,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及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运输的高附加值占比决定了本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调节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平衡便成为重大课题。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掌握产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协调工农业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交互,城乡融合发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乡村振兴的定位和方向。

1 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失衡

2014年约3成的农产品需要通过国际贸易调节,国内粮食自给率跌到了88% 左右,2017年粮食自给率降到82% 左右,而自2014年来农业的产业占比仍呈下降趋势,2019年农业产业增加值为7.04 万亿元,工业产业增加值为38.6万亿元,农业产值增长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对比2020 农业产值占比14.7%,下降了7.6个百分点。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严重冲击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4—2019年我国工业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远远超过农业产业增加值。2019年,我国的农业产值同比增加5 721 亿元,工业产业同比增加21 330 元,非农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加速推进的工业化使投入农业的资本相对减少,中国在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加深了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度。当工业化利润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工农产业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状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帮助我国完成了早期的积累,为农业的发展积累了技术和财富[2]。但与此同时,非农行业的从业者高于农民的年收入挫败了农民的积极性,工业发展领先,但农民却不断流入工业部门,农业资源的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了产业融合,需要一同考虑发展农业同科技进步管理方式。从目前的农村投资环境来看,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项目融资难度大、资金缺口较大、贷款难、融资渠道窄,我国农村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农村发展缺乏资金,而现代农业发展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产业发展极度失衡的情况下,农村的产业兴旺需要政策支持,财政方面的支持主要依靠工业发展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予以提供。

当下我国农业主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工业发展可为农业领域中的生物育种、无土栽培、信息管理提供现代化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信息化技术等新业态的发展,延长和拓展产业链,不仅能改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困境,提高农业产业实力,推进优化农业结构,又有利于改变过度依赖物质、资源、劳动力投入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关系更加合理,使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农业向规模化大农业转变,延长农业发展的业务链,推动农业与时俱进。

2 农村人力资源流失

想要破解人力资源的困境,就必须加快培养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不同行业的交集融合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涌入,尤其是高素质的农民,但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人口数量严重下降,2016年起农村人口总数首次下降至全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下,同时农村人口没有完全从事农业生产。2019年农村人口的数量减少至55 162 万人,远少于城镇人口数。

2015—2020年,约1.5亿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由农业转入了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无疑加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负担。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对比后发现,很多地域都面临较大的困境,农民的学历和技能等级普遍较低,开发人力资源难度较大[3]。在农村本科生所占比例只有约7%,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凭,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弱势。此外,尽管政策上对农村人才引进给予了保障,但没有切实有效的人才引进措施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很难发挥出较强的实际效益,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源开发甚至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

在现代化及城镇化的背景下挖掘农村人力资源,要让农民走出习惯的舒适圈,尝试生产销售方式的创新融合,让农民意识到如何适应乡村振兴要求,以更好地推动农村产业兴旺。同时需要调整以往的封闭式生产模式,让农民能够对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具备更高的接受度。此外,加强生产技能培训十分重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和基础教育,确保生产培训能够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

3 产业融合发展

3.1 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充分利用第二、第三产业优势发展第一产业,必须做好产业融合。如食品深加工技术的部署门槛相对偏高,每家企业如果需要使用以深加工技术支撑的农产品试点,必须从头开始建设,初期成本较高。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一二三产业之间及其产业内部产品在经济增量等数据上的比重和结构。融合发展的方式大体上是采取措施通过关联不同产业和工作的细分与专业化,与第一产业产生交融,实现产业布局的扩展和创新、业务范围的扩大,在非农业范围中为农民谋求利益和更高的劳动收益[4]。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生产活动的能动性基础,占有主导作用。产业融合发展要以大农业为基础,第一产业产出的生产资源是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根底。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经营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应该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同时,其他融合产业通过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利益链接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分工格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齐头并进,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农村产业融合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农村产业兴旺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解决就业问题,缩小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新兴技术涌现奠定产业融合技术条件

21世纪以信息技术、转基因、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迅猛,其在农业领域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不仅转变了农业生产原有的技术路线,还使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农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内容和农产品销售的途径改变了农产品陈旧的消费形式,衍生了如美团果园、智慧农超、京东生鲜超市、远程作物预定栽培等新型业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农产品销售的深度融合发展出了一批通过京东、淘宝、拼多多销售的网络销售村。淘宝村、京东村的出现不仅建立了消费者与农民的销售环节,还助力了包装、快递物流、运输、网店培训等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兴旺,同时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跨区域互动。截至2020年,淘宝网活跃农产品网店总数5.8万家,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9万人以上。此外,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精细种植等新一代生物培养技术在种植业中的试点,加快了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使农产品的形式多样性得到了发展[5]。

3.3 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

要打破阻碍产业融合的制约,需以农业为主体,依托当地农业优势资源,挖掘农业的社会、生态等功能,推进农业与生态、旅游等产业融合,摸索新型产业业态,如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农业等,多维度拓展农业,增加农业发展的增值渠道和空间。产业的融合互动会引起一系列关联性较弱的行业产生联系,在不改变农民固有行业观念的前提下很难打破这之间的壁垒[6]。为此,应成立行业间互联互通的帮扶组织,减轻行业间交易的税费和行政成本,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农产品非食用性功能开发、农村物流等涉农范畴,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宣传力度,推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先进企业和个人的成功经验。各级政府应从本级财政里留出促进乡村产业融合资金,改造农业相关基础行业在农村的公共资源条件。建设规模化示范基地、质量检测与认证、物流中心与储存仓库,以成功的示范性企业辐射带动周边,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纽带,联系更密切的形态,更稳定的产业联盟。在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同时推动产业融合,拓宽第一产业的产业链、利益链,促进农民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得到实际的收益。充分利用现代化发展成果,加快农业升级转型才能使乡村振兴保持活力。

[1]宗锦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5(13):19-22.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2):18-22.

[3]卓优,黄小雯,刘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2):204.

[4]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7):26-29.

[5]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321.

[6]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2):43-44.

张力(1987- ),男,汉族,重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10.3969/j.issn.2095-1205.2020.11.75

F327

A

2095-1205(2020)11-155-02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耕牛和农民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好生活网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