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质量推进绿色生态畜牧业升级措施

2020-12-17 14:52崔玉良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岚山无害化粪污

崔玉良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农业农村局 276807)

日照市岚山区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交界处,2004 年9月设区,总面积778km2,现辖9 个乡镇街道、421 个村居(社区)、43 万人。日照市岚山区是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山东省高效特色农业先进区、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近年来,岚山区以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养殖废弃物减量化产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逐步建立畜牧业绿色发展机制,蹚出一条农牧结合、养防并重、种养一体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方式。

1 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生态循环绿色发展机制基本建立

1.1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养殖布局规划科学。岚山区政府出台《日照市岚山区畜牧养殖业布局规划》,将全区畜禽养殖区域划为禁养区、控养区、可养区,各功能区界限有了明确规定。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重新出台《日照市岚山区畜禽养殖布局规划(修订)》,科学划定“三区”并面向社会公布。二是示范创建全面展开。自2013 年连续六年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四级联创”和龙头企业评选活动,争创区级以上标准化场达94 家,引领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召开两届农民合作社发展论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等产业化经营形式。三是种养一体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岚山区政府出台《岚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奖补办法》,对“畜—沼—菜(果、茶)”等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生态模式给予奖励,初步构建以规模养殖场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以全区种养一体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三级循环”模式。

1.2 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

区政府出台《岚山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户送、镇集中、区处理”的病死畜禽集中处理长效机制。投资15 万元,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平台,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程系统监控、定位跟踪;继续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畜禽养殖保险联动机制,完成奶牛政策性保险2290 头,完成生猪保险10.8 万头。一是实现收储冷库多点布局。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乡镇垃圾回收站,区政府出资100 万元,在所有乡镇建设病死畜禽收储冷藏库7 座,总容积400m3,彻底解决病死畜禽暂时收储问题。二是完善收集及转运网络。区财政每年列支32 万元,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运作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及转运工作,实现病死畜禽收储转运全覆盖。三是突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先后建成金星、资圆等两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日处理能力17t。全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病死猪专业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率达100%。

1.3 补齐养殖粪污处置短板

一是实施养殖粪污集中整治。2016 年8 月,区政府印发《日照市岚山区畜牧养殖污染整治实施方案》,遵循“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分批达标”原则,倒逼畜禽养殖从“低小散”向规模化、生态化转型。截至目前,累计关停拆迁养殖场户3399 户,发放补偿资金3201 万元。1867 个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建并正常运行,配建率100%。二是突出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区政府出台《岚山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农户蓄积、公司集运、集中处理、财政补助、资源化利用”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目前,全区建设田间公用蓄粪池2000m3,建成有机肥厂2 家,可处理畜禽粪便达到30 万t、污水30 万m3,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63%以上。三是推广发酵床生态养殖。印发《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组织发酵床技术培训班12 期,培训2000 余人次,全面推广异位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目前,全区发展发酵床生态养殖场370 家,发酵床面积4.52 万m2,累计饲养畜禽320 余万头只。

2 突出监管体系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

2.1 源头监管网格覆盖

一是责任全面落实。实行岚山区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科室包乡镇,乡镇按管区划分监管区域,落实监管人员,与畜禽饲养场户、畜禽屠宰场(点)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862 份,全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监管体系。二是定期抽检制度化。对饲料生产企业继续实行监督名录制度,全区3 家饲料生产企业全部建立监管台账,创建国家级、省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企业各1 个;加强兽药监管追溯系统建设,全区40 家兽药经营企业全部落实GSP 认证管理。三是检疫制度落实严格。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畜禽检疫管理,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等检疫制度,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

2.2 专项整治常态长效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印发《岚山区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全区畜牧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畜牧与食药监、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合力,建立起统一、协调、高效的监管长效机制。二是突出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岚山区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扎实开展“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生素、生猪屠宰监管、畜牧业投入品打假等5 大专项整治行动。

3 创新“强免”工作模式,重大动物疫情形式持续稳定

3.1 强制免疫无缝隙全覆盖

创新“1+3+1”强制免疫工作模式,全面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即在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期间,岚山区改变过去以村为单位免疫、村级防疫员单兵作战的传统做法,积极探索和推广了“1+3+1”动物防疫模式,即集中强制免疫期间,由1 名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带领3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组成1 个防疫小分队,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逐村推进,每月固定1 个周由本村防疫员对新补栏或漏免的畜禽实施补免。通过推行这种新模式,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畜禽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牲畜耳标佩戴率、免疫证发放率和防疫档案建档率均达到100%,春秋防期间能提前两周完成强免任务。

3.2 疫病监测预警扎实有效

制定《岚山区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净化方案》和《岚山区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等优先防治动物疫病的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调查,调查养殖场356 个,没有发现可疑病例;强化H7N9流感、布病病原检测,检测血清12545 份,未检出阳性血清。

3.3 应急保障和考核体系全面落实

制定《岚山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建立区镇两级疫情应急预备队,应急物资储备库充实有效,应急演练每年开展一次。同时,建立24h 值班制度,确保在疫情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拉得出、打得赢。同时全区建立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调动防控工作积极性。岚山区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列入各乡镇政府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同时作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政府、畜牧兽医部门之间层层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防疫责任;实行区局班子成员包乡镇、乡镇站技术人员包村和规模场、村级防疫员包户的防疫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此外,对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畜禽普查摸底、检疫报检、集中强制免疫任务的村级防疫员,全额发放动物防疫误工补贴,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按照比例扣发防疫补助;每年评选20 名优秀村级动物防疫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考核验收成绩优异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效调动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岚山无害化粪污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岚山情,漪水韵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海韵茶语 味道岚山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岚山赏枫(环球360)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