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末端配送问题优化研究

2020-12-18 00:03张齐淄博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鲜物流农产品

张齐(淄博职业学院)

生鲜电商作为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保障民生,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支持国家脱贫攻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农产品销售更是成为了在城市封闭期间保障人民物资供应的重要渠道,显示出了其惊人的发展潜力。我国的电子商务领域依托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国内庞大的用户群体,在过去20余年得到了惊人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其对于物流有着苛刻的要求,传统的物流效率远远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的运输配送需求,成为制约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业内人士通过各种创新手段,逐步打通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瓶颈,特别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问题,为生鲜农产品的线上交易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的末端配送通常出现在城市场景下,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大量人员的聚集,城市的道路环境愈发复杂,对于商品的配送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由于生鲜农产品对于保鲜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农产品需要冷链运输,这些都是生鲜农产品在末端配送中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一些研究结论,分析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的特点。

(一)生鲜农产品的保鲜要求

生鲜农产品对于存储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在不良的存储环境下容易腐败变质,极大的降低商品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不同,一旦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产生延误或运输环境恶化,生鲜农产品的价值有可能直接降低到0,并且无法挽回或减轻。这样一来,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客户的购物体验,同时会给商家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因此,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对于时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二)生鲜农产品必须单独运输

生鲜农产品作为食用类商品,对于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与普通商品有较大的区别,因此,生鲜农产品无法和其他货物混合配送,在末端配送过程中必须采用专车转送,因此会占用较多的运输力量,产生较高的配送成本。

(三)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服务时间长

目前,为了配合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要求,在不同货物的末端配送环节出现了快递暂存柜、快递代收点等形式来解决配送末端无法实时送达客户手中的问题。但是对于生鲜农产品的末端配送而言,上述的暂存手段均不适用,这类物品暂存手段无法保障生鲜农产品的存储环境要求,容易产生变质从而造成交易纠纷。因此,生鲜农产品的末端配送通常采用直接交付的方式,送货人员直接联系客户验货收货。这种形式在实践中就很有可能因为客户联系不上或客户没时间等意外情况造成配送等待,延长单次配送的服务时间[1]。

(四)单次配送数量少,配送频率高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物资供应已经相当充足,因此,现代人很少会在家中存储大量生鲜农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每次仅仅购买一到两天的用量,这就会出现每单仅仅派送少量商品,但是订单数量很多,配送点位很多的情况。[2]这就要求在尽心末端配送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机动灵活的小型车辆,这类车辆应当能够方便在城市的狭窄道路中穿行,不需要太大的装载能力,但是应当具备较大的续航里程。

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模式分析

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商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方式:线上平台自营、线下连锁超市O2O模式,个体便利店模式。针对这些不同的经营模式,其末端配送的手段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讲有以下三种方式:自建物流配送、配送平台和共同配送模式。

(一)自营配送

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大型生鲜电商平台,为了保障其平台的购物体验和物流的运送时效,会投入较大的成本建立专属的物流部门,专门配送本平台旗下的商品。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物流及时性有较高的保障,能够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购物体验。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有雄厚的资本支持,难以被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所承担。

(二)配送平台

这种方式是目前最主流的配送方式,配送企业通过众包、专职、兼职等多种方式招募配送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后提供统一的配送货箱和工作服等标示性装备。商家接单后在物流平台上发布配送需求,配送人员在平台上接单取货、送货。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配送力量的市场化分配,庞大的运力能够根据订单的地区分布灵活转移。[3]同时商家采用订单收费方式单次运送成本较低,运费成本比较灵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商户。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时效性一般,一旦出现商品损失容易造成买卖双方与配送方的权责划分问题。

(三)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类似于配送平台模式,所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是几家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共同选用同一家配送企业,签订配送协议,这样一来可以在配送时效和配送成本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是适合中型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使用的一种方式。

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交货方式

在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中,除了配送环节之外,交付环节也至关重要,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到生鲜农产品在客户手中呈现的质量,一旦控制不好则前面的诸多环节功亏一篑。目前,常见的交付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一)直接方式

这种方式也称之为宅配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配送方式。配送人员在送货之前与收货人取得联系,约定送货时间和地点,将物品直接送到收货人手中,中途不做任何暂存周转。[4]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将生鲜产品直接交付到顾客手中,减少了暂存或周转过程中造成生鲜农产品腐败变质或者被污染的风险,顾客当面验货,不会造成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配送人员直接与客户沟通约定,会造成一定的沟通成本,另外一旦客户方出现临时变动,容易造成配送人员等待、空跑等问题,增加物流成本。

(二)间接方式

这种方式依托目前在广大社区中常见的快递代收点或寄存箱来实现。配送人员直接将生鲜农产品送到小区代收点或寄存箱中,并通知顾客取件信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对配送人员的时间占用,提高配送效率,但是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具有较大的显示。首先,无论是代收点还是寄存箱,都存在货物混合存放的问题,食品类与非食品类货物混合存放,难以进行有效的隔离,容易产生卫生问题。另外,对于一些需要冷藏的生鲜产品,在暂存过程中很可能达不到冷藏条件,一旦客户取件不及时,容易造成变质。因此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生鲜农产品的末端配送交付,除非客户特殊要求,否则一般不会采用。

优化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的思路

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必须有配套末端配送系统的支持,末端配送必须不断优化才能满足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需要,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须。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体系

制约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的一大瓶颈就是冷链物流。多年以来,我国的物流企业已经在干线运输路径中打造了比较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由农产品产地到城市的大批量运输过程中能够做到较好的保鲜处理。

(二)完善第三方配送体系

当前,在我国的生鲜电商市场中,能够承担起自营物流的企业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配送必须依靠第三方的物流配送平台来完成。因此,完善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就成为了解决生鲜农产品末端配送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方物流平台可以针对生鲜农产品配送建设专业的配送队伍,配备专门的车辆和人员提供针对性的配送服务。这类针对生鲜农产品的服务可以实现生鲜产品与其他普通货物的配送隔离,在接单、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实现独立生鲜服务。

(三)建设生鲜末端配送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配送资源使用

针对生鲜农产品建立末端配送平台,将商家、客户及配送方全部接入平台中,提供配送信息发布,接单,配送过程监控,等全流程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分析订单量变化,指导配送人力快速响应,保障生鲜产品配送的时效要求,增强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生鲜电商必将跟随这一潮流迎来大发展时期。目前的生鲜农产品在末端配送阶段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一瓶颈必将被打通,使得生鲜农产品电商真正成为服务民生,方便百姓生活的行业,实现惠农、惠民、惠商的三方共赢。

猜你喜欢
生鲜物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生鲜灯的奥秘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