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花生根腐病的发生及绿色防控措施

2020-12-18 03:01长葛市植保植检站代晓娅
河南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主根荚果根腐病

长葛市植保植检站 代晓娅

近年,由于复种指数高或多年连作,花生根腐病在长葛市发病率较高,对花生产量存在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花生根腐病在长葛市的发生特点,及时总结出绿色防控措施,为加快花生优质高产高效提供依据。

一、发病症状

一是为害花生发芽期刚萌芽的种子,造成烂种;二是幼苗期发病,病菌侵染花生幼苗地下部,主根变褐色,植株矮小枯萎;三是成株期通常表现慢性症状,主根根颈上出现凹痕或长条形褐色病斑,随病斑发展至整个主根,根端呈湿腐状;四是病株地上部表现为慢性症状,开始表现暂时萎蔫,叶片失水褪绿、变黄,叶柄下垂;五是植株矮小,开花结果少且多为秕果,致全株枯萎。由于该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鼠尾”状,俗称鼠尾、烂根。无侧根或侧根很少,发病处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土壤湿度大时,近土面根茎部可长出不定根,病株一时不易枯死。病菌可侵染入土的果针和幼嫩的荚果,果针受害后使荚果脱落在土内。病菌和腐霉菌复合感染荚果,可使荚果腐烂。

二、发病规律

花生根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年,属维管束寄生菌,可堵塞导管和分泌毒素使植株枯萎。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种仁、荚果及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传播,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病株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三、发病原因

(一)种子带菌

种子带菌发病率高、发病重。

(二)土壤质地

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排水好的花生田发病轻;连作田、黄黏土、土层浅薄的砂砾地发病重。

(三)种植密度不合理

盲目增加种植密度,茎叶生长过于茂盛或杂草防控不到位、通风透光不良等造成综合抗病能力下降,大雨过后易于花生根腐病的发生。

(四)土壤肥力一致性差

偏施氮肥,缺磷肥、钾肥及微肥等引起土壤肥力不足,花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可加重病情。

(五)田间最大持水量过少

花生全生育期遇低温阴雨天气,田间最大持水量>65%情况下,土壤通透性差,造成花生沤根、烂根,易引发根腐病。

四、绿色防控措施

(一)合理轮作

选择地力水平中等以上的沙壤土,2 年以上未种植过花生的田块,忌连作重茬,或与禾本科作物多年轮作,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小连作障碍,减轻土壤消耗,提升土壤肥力。土传病害较重、养分平衡性差的地块,建议每667 m2施有机土壤调理剂100 kg 或生物改良剂10 kg 进行土壤改良。

(二)选用无菌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质无菌优良品种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措施。一要选种。花生种子去壳前,进行精选,剔除病果、瘪果及形状大小差别明显的异形果。二要晒种。播种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提高种子生活力、出苗率和田间幼苗整齐度。

(三)推广规范化种植模式

在小麦收获后足墒旋耕,采用一体化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该模式便于浇水、施药、机械化培土,当渍害发生时及时排水等农事操作。

(四)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及当季施肥量、花生品种耐密性、生育期特性等合理密植,播种量控制在15~17 kg/667 m2,种植密度过大易引起根腐病。

(五)配方施肥

结合长葛市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化验结果可知,大量元素以减氮、增磷、稳钾,补施中量元素钙、硫及微量元素钼、硼,基施有机肥,合理配方,防病增产效果显著。一般每667 m2产量约300 kg 的地块施有机肥2000 kg,花生专用肥40 kg。每667 m2施硼肥1 kg,基施锌肥1 kg,花期喷施0.1%钼酸铵溶液,可达到养分平衡供应,健身栽培,增强抗病性。

(六)药剂防治

1.药物拌种。每15 kg 花生种子用吡虫啉30 mL+卫福40 mL+24%噻呋酰胺种衣剂35 mL,或35%福美双·萎锈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或400 g/L氟硅唑乳油、25 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药种比为1:160拌种,可有效预防根腐病的发生。

2.生长期药剂喷雾防治。齐苗后加强检查,发现病株随即采用喷雾或淋灌的办法施药封锁中心病株。可选用3%恶霉·甲霜水剂、35%福·甲可湿性粉剂、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50%络氨铜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灌根,药液用量不低于50 kg/667 m2,喷施药液时最好用生根剂+花生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间隔7 天左右,连续喷灌2~3 次,交替施用,喷足淋透,可基本抑制花生根腐病的蔓延。

猜你喜欢
主根荚果根腐病
三七主根皂苷组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黄芪幼苗根系生长发育与GR24和IAA的关系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七主根形状分类方法研究
植物的“嘴巴”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