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文化,助推育人
——试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策略

2020-12-18 11:47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张春华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海港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张春华

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思维,而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将情境教学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将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以海港文化为依托,以海港人民勤劳、合作、创新的传统美德为传承,让学生在学校“生·长教育”的特色中慢慢成长。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的价值

开设数学这门学科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促进了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从长远看,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演示、实验、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自己生涯的规划,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社会所需人才,促进我校“生·长教育”特色的发展,真正实现育人模式的转型。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方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推进“学生适合教育”走向“教育适合学生”的转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素材,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可借助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收获。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接触了概率,对概率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估算概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甲、乙两人都想在校园舞蹈比赛上担当主持人,于是两个人决定采取“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赢了就可以担当舞蹈比赛的主持人,那么,能够预先估计谁获胜的可能性大吗?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逐步掌握随机事件的本质。借助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概率概念本质的把握,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呈现规律性,并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其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在“随机抽样”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设想:海港要修建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假如你是一名质量检查员,需要对一批进口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验,需要怎样做?显而易见,只能够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作为检验的样本,那应该怎样获取样本?通过这一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后可以了解简单随机抽取建筑材料的样本必须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是有限的,让学生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并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联系,正确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依托海港,充分挖掘多样化而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不像化学、物理,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数学实验,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模型,感受立体几何逻辑体系的严密性。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前准备一张硬纸板,用小刀将硬纸板划条缝,再准备一根铅笔,然后让学生研究如何将铅笔放到硬纸板内。通过这个小数学实验,帮助学生能够加深对直线、平面、空间点的位置关系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依托海港文化,进行情境教学,充分挖掘多样的课程资源,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让理论知识变得趣味生动,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事,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才是教学的目标,因此,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促进“生·长教育”的发展与成熟。

猜你喜欢
海港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海港小城的慵懒时光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一月的海港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