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

2020-12-18 19:17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山河小学朱丽辉
家长 2020年27期
关键词:榜样习惯目标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山河小学 朱丽辉

一、树立严格的规范标准,增强训练

(一)明确训练目标,训练层次分明

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需要科学有效的目标系统来维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为指导,将培养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训练目的分为了不同的目标层次,使训练目标能形成横纵交叉的训练体系。例如,从横向上看文明礼仪的训练目标,其主要包括了公共方面的卫生、交往、环境以及生活和交通这几个方面。从基础的训练目标来看只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待人处事礼仪,要从更高级的训练目标来看则需要培养学生更深刻的处世礼仪,如尊老爱幼、待人接客等多种公共场所的礼仪。层次分明目标体系的建立能把训练目标逐渐分解,使目标能由小到大、由远及近逐个解决,有利于教育训练的有效开展。

(二)以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训练

通过有效的训练措施,让学生能更加明白学习行为规范的道理。如通过展开情景模拟、趣味游戏、有奖竞答多种训练形式将行为规范进行有效传达,使学生更能明白其深层含义;对行为规范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解说和训练,运用身边的例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细化训练内容,严格验收

1.分解训练目标,明确训练要求。训练目标应该严格而具体。如教育上下课给教师问好,对“班长叫起立,学生问好、鞠躬,教师回应后落座”规范时,应该对必须的要求进行说明:(1)上下课对教师问好是对教师的尊重;(2)向教师问好以及鞠躬时必须态度认真、目视前方、声音洪亮。(3)教师做出回应之后才可以落座,才能显示对教师的尊重。

2.示范作用,共同进步。在班级内部设置优秀学生榜样、优秀少先队员榜样等多个示范岗位;在学校里设置示范性班级岗位。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克服自身的不足。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自身的优点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加强检查,做好巩固。除了加强基本的训练之外,还应该做好检查工作。在训练期间一定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反复检查,直到培养学生形成习惯的行为养成。

二、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实践活动

1.建设有益文化环境。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下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营造文化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学生从中获益,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以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对生活的体验感,从而使学生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社会生存必备的各项能力。在以社会实践丰富学生情感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社会实践活动应尽量与城市实践社会活动相结合;(2)实践活动实施应在传统教育活动实施的基础之上;(3)与社会志愿公益日节日相结合。

三、“争做榜样”教育活动

(一)评选每周之星

1.星等级划分。每日之星主要是分为“劳动之星、运动之星、文明之星、安全之星、卫生之星”等几个类别。2.引导评选。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争星的活动,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多争取几颗星,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则按照实际情况鼓励他们争取自己想要的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净化学生争星的思想,避免出现争星而同学不和睦的情况。3.评选标准。争星活动以民主投票表决进行公平竞选,对于评选的时间、人数、地点等细则都可按照班内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评选优秀毕业生

优秀毕业生评选主要是为了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争星活动的进一步总结。评选优秀毕业生有助于树立学生榜样学习的意识,更有助于形成学生自立自强、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对学生习惯养成有重大的帮助。

四、家长和学校通力合作

(一)设立“家校通信卡”

学生终身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设计“家校通信卡”能方便家长和学校通过“行为契约法”的管理,在学生的某些事情上站在统一战线上。使教育的训练目标、方法、要求、规则能同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实行家庭日记“漂流瓶”

实行“家庭日记漂流传递”活动,其主要规则是每天由不同的学生带回家中,一位同学带回来由教师批阅之后当可传递给下一位学生,活动长期不限时。“日记漂流瓶”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家中发生的各种事宜,或者是家长对于学校某些教育方法的疑惑、建议等,这种制度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开展针对性教育,使学生更好成长。

五、结语

小学阶段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通过制定长远的训练目标、严格的训练标准以及科学的训练过程使学生对行为规范加深了解;通过“争做榜样”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学生能在充满爱和教育的环境下养成更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榜样习惯目标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