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德育微课程,提升语文教师课程开发力

2020-12-18 19:57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刘志娟
小学时代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课程

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刘志娟

部编版语文教材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这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是相适应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建构德育微课程。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形成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德育课程开发力,让教师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从而不断拓展、延伸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德育微课程,让学生浸润道德文化

部编版语文教材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人文主题,其二是语文要素。在人文主题的脉络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课程资源。比如部编版语文教材在革命教育、道德教育方面增添了相当的篇目,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延安,我把你追寻》《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等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媒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从要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出发,运用“主题统合”的方法、策略,架构其独具德育特色、多元融合的微课程体系。

1.多元取材。建构德育微课程要秉持多元取材、分类建构的原则,将教材中的德育篇章进行归类,从而建构不同的德育微课程。比如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教材中的古诗词、古诗文,革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教育、法治教育等等。这些丰富的材料构成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课程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乡土文化、乡土德育题材融入课程,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经典。

2.学生本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微课程建构,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对于处于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革命传统教育比较陌生,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则更多一些认同。为此,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笔者补充了相关的素材,引导学生认识革命岁月生活的艰辛、革命英雄的气概等等。教学中,教师可将“延安精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古今融合。当今的学生处于和平年代全面奔小康的路途之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如何让传统的文化教育、革命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呢?笔者采用的策略是“古今融合”,比如引导学生倾听革命故事、观看革命影视片、举行主题班会、入团入队仪式等形式,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化于学生内心,外化于学生的行为。通过这样的古今融合教育,助推语文德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当下的日常生活、生命体验、思维情感等结合起来。

二、实施新策略,让学生在德育中徜徉

语文德育微课程建设不应当是死板的、说教式的,而应当是启发式、引领式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感受、体验,在德育过程中狂欢。语文是一门极有内涵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应当彰显语文本身的美善气质。教师要深度谋划教学,让教学成为一种“涵养化育”,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微课程开发力。

1.多样学习,催生德育趣味。被选入部编版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经典作品。对于这些作品中的德育元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引导学生诵读,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观看影视,借助互联网认识更多的背景等等。比如教学《为人民服务》时,我就让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增强学生的感情;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我就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中相关的革命话语的理解;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就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视频,从而让学生走进如火的革命岁月。多样化的学习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2.善为导航,进行德育渗透。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可以采用榜样的方式展开。语文教材中的榜样不仅包括作者,也包括文中的人物。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其主题是“走近鲁迅”,主要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这些文章,既有鲁迅先生撰写的文章,也有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展现鲁迅的形象,让学生感受、体验到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再比如《桥》,文中塑造的老汉这一共产党员形象,让学生的记忆永难磨灭。教学中,文章作者、文中的人物、文中的经典语句等都能对学生进行榜样式的教育,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美善互养,重视德育濡染

部编版教材中所选的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更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微课程实施要重视美对学生德育的濡染、感化作用。美善互养是德育微课程实施的一条重要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选编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文章,既表现了父爱,也表现了母爱,字里行间非常感人,对学生的心灵塑造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爱父母”“尊重父母”。语文教学应当“尽善尽美”(《论语·八佾》),通过美善互养,提升学生的“德性”“德行”。

三、反思再蓄势,让学生打开德育之窗

德育微课程建设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课程交流。教师要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德育微课程的魅力。交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兴趣,能为学生打开德育的窗户。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自己参与、融入到德育微课程开发中来,让学生能够自己研发德育微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师德育微课程开发力的确证与表征。

1.课时重组,灵活实施德育。为了灵活高效地实施德育微课程开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破课时限制,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比如教师可以对班会、晨会、队会等进行课时重组,从而灵活地实施德育微课程。相比较正式的课堂学习,这些边角时间的德育微课程尽管只有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由学生自己筹划、研发的班会课“爱国故事演讲会”,晨会课“永远的英雄”等等,让学生讲解一些德育故事,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如此将德育微课程的长、中、微课时进行统整,优化,能使德育成为一种全天候的活动。

2.方法优化,灵活实施德育。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德育微课程研发,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比如略读与精读结合法、主题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单元整体阅读法等等。实践证明,德育微课程实施方法的优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比如学生在讲解一些教材中的德育故事时,会对故事本身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让故事更为精彩。又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历史纪录片,然后组织学生演讲。这样的文本与影视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

3.课程评价,体验德育乐趣。在语文德育微课程开发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要进行自我评价,而且要评价他人。我们在德育微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星级评价手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踊跃“争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课程评价犹如一面镜子,能让学生德育素养获得提升。对于学生而言,课程评价不是一个德育微课程的结束,而是师生参与德育微课程开发的再出发。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