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广东省畜禽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2020-12-18 23:42罗建民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种业广东省畜禽

罗建民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广东广州 510500)

2018 年机构改革,广东省撤销省农业厅、省海洋渔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等单位,按照中央机构改革精神,新组建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农业农村部的机构设置、三定方案对应,省农业农村厅新组建了种业管理处,整合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协同推进现代种业发展。2019 年,就广东省的实践来看,整合畜禽种业后,广东省真正地把畜禽种业作为一业来抓,成效初显,亮点纷呈。本文总结了广东省畜禽种业发展的成就,并对未来畜禽种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1 广东省畜禽种业机构设置现状

1.1 广东省首个大种业管理机构“种业管理处”和首任工作人员诞生 2018 年12 月12 日,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粤办发[2018]76 号印发《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内设机构种业管理处工作范畴“拟订农作物和畜禽种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监督管理农作物种子种苗、种畜禽、蚕种和食用菌。承担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12 月24 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以粤农农党[2018]16 号印发《关于省农业农村厅正处职以下人员安排和职务任免的通知》。按照以上文件,广东省农牧业历史上的首个大种业管理机构“种业管理处”和首任工作人员宣告诞生,处长:何国威,调研员:罗建民,副处长:陈坤朝,主任科员:何德银、聂飞、司徒志谋(抽调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刘凯、钟婉霞,人员主要来源于原省农业厅种子处和省畜牧兽医局。冯彤副厅长分管种业管理处,处内罗建民分管畜禽种业,陈坤朝分管农作物种业。2019 年6 月,何国威调任种植业管理处处长,10 月底刘中国成为第二任种业管理处处长。

1.2 市县种业管理机构设置参差不齐 到2019 年底,全省市、县机构改革基本完成。21 个地市,单独设立种业管理处(科)的有广州和湛江2 个市;种业与其他业务科联名的有韶关、茂名、汕尾、清远、云浮、河源6 个市,其中河源市在科技教育科加挂种业管理科牌子;其余13 个市种业管理由种植业科、科教科、农业管理科(处)负责。农作物种业与畜禽种业统一由一个行政科处室管理的有广州、湛江、韶关、茂名、汕尾、河源、清远、潮州8 个市;其余13 个市农作物种业与畜禽种业分开管理。县区一级则没有一个单独设立的种业管理股,仅有英德市设植保植检和种业股,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设科技教育与种业管理股,翁源县设科技教育和种业管理股,电白区设种植业和种业管理股。

1.3 畜禽种业应运而生,任重道远 根据种业管理处的职能定位,畜禽种业终于突破重重困境,有了响当当的名字,成为大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畜禽种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谋划布局,畜禽种业只是畜牧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依附于畜牧业称为种畜禽,没有像饲料、兽药、屠宰那样独立成“业”来管理,因此畜禽种业不像农作物种业那样得到重视和支持;由于习惯性思维和种种因素,机构改革后,某些部门、领导还是没有转变观念和按照中央与省的机构改革精神,整合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来加强种业管理工作,畜禽种业也还面临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严峻,核心育种场、扩繁推广基地生存发展空间受挤压、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等问题。

1.4 畜禽种业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基本明确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面对各级种业管理新机构、新人员、新形势、新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广东省“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指示要求,作为省级种业管理部门,要确保机构、职责、队伍和职能及时调整到位,确保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热情不减,按照“突出重点、找准着力点、打造亮点、消除隐患点”工作思路和新时期种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实实在在地做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工作,确立“深调研、大学习、善谋划、抓重点、补短版、大协作、真作为、不忽悠”指导思想,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提振真抓实干的精气神。

1.5 明确了畜禽种业的底线思维和目标任务 种业事关粮食安全、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确保整个国家稳定的最基础底线,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必须明确新时期种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是有种可用。保障农牧业生产的供种,确保用种安全,不能有任何问题,不管是自产,还是进口,这是底线。二是有良种可用。畜禽种业起步较早,但今后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让广东省种业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实现由跟跑变成并跑,甚至领跑。

1.6 各部门加强合作形成种业管理合力 由于撤销了种子总站、种子处和新增了畜禽种业职能,畜禽种业部门特别注意发挥厅属事业单位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和农科院、华南农大、中山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省农业种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注意处理好和畜牧与饲料处、科教处等行政处的关系,注意发挥养猪协会、家禽协会、奶牛协会等社团组织的协同作用,按照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定位,朝着建设种业强省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协助和全力支持温氏集团筹办世界种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畜禽产业博览会。

2 广东省畜禽种业基本现状

2019 年广东省畜禽种业部门组织开展了“两场一基地”(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国家生猪/肉鸡核心育种场、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和全省种畜禽场基本情况2 项专题调研;深入温氏、广三保、新广、天农、墟岗黄等种猪和种鸡核心育种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听取意见和诉求,与湛江、阳江、清远、云浮、佛山、河源、韶关等市主管部门探讨研究畜禽种业发展问题,并听取了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及省养猪协会、家禽协会专家意见建议,充分掌握了广东省畜禽种业的基本现状。

2.1 种畜禽场多样化 据统计,2018 年底广东拥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共计444 个,其中种畜场292 个,种禽场152 个。具体来看,种猪场共279 个,主要分布在湛江市(49 个)、茂名市(36 个)、梅州市(27 个)、阳江市(23 个)、云浮市(21 个)和韶关市(20 个);肉用种鸡场共计109 个,主要分布在云浮市(24 个)、清远市(16 个)、湛江市(14 个)、江门市(13 个)和惠州市(10 个);蛋用种鸡场共计8 个,其中云浮市3 个,广州市、河源市、江门市、阳江市和揭阳市各1 个;种鸭场共9 个,其中云浮市3 个、茂名市2 个、江门市2 个、惠州市1 个、江门市1 个;种鹅场共14 个,主要分布在汕头市(4 个)和潮州市(2 个);种鸽场共11 个,主要分布在茂名市(4 个)和广州市(2 个);奶用种牛场4 个,其中广州市2 个、汕头市和阳江市各1 个;肉用种牛场3 个,全部位于云浮市;种山羊场6 个,其中湛江市3 个、清远市2 个、肇庆市1 个。

2.2 核心育种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省现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2 个,占全国的12%;建有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8 个,占全国的44%;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6 个,占全国的35%。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2 个,其中2019 年审定通过了我国第一个肉鸽品种天翔1 号。

3 2019 年广东省畜禽种业主要成果

3.1 狠抓科技创新,承担2 项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 国家启动的畜禽良种联合攻关,5 大畜种中广东省承担生猪和白羽肉鸡2 项。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协调推进项目实施。目前,新广白鸡2 个配套系已送种蛋测定,有望打破我国白羽肉鸡种源被“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3.2 抓重点,补短板,创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 协调新兴县统筹整合优质肉鸡、生猪两大省级产业园项目,发挥新兴县畜禽种业创新总部基地的优势,聚焦国家种业战略,全面启动新兴县国家现代畜禽种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由新兴县人民政府作为申报主体,温氏股份作为牵头实施主体,并联合县内20 家实施主体(企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创建。产业园由新城镇、水台镇、东成镇、车岗镇、稔村镇和太平镇6 个乡镇组成,其中以新城镇、水台镇、东城镇等3 镇为核心区域,总面积约100 万亩,建设时间为2019 年6 月—2021 年5 月。计划总投入110 070 万元,力争到2021 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保育繁推”一体化的畜禽种业产业体系,有效缓解国内核心种源过于依赖进口的局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畜禽种业品牌,构筑以畜禽种业为引领的种业产业化集群,带动引领全国畜牧业加速转型升级。

3.3 真重视、真落实,走在全国畜禽种业工作的前列2019 年,广东省在全国种业监管座谈会暨省级种业处长交流会、全国畜禽品种创新工作推进会、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座谈会和全国现代种业发展暨南繁硅谷建设工作会议做了4 次典型经验发言,其中天农公司打造的清远鸡保种、育种、良种繁育、食品加工、产品销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也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赏,被认为是全国地方家禽品种保护、国家保种场开发利用的一面旗帜。

4 未来广东省畜禽种业工作基本思路

4.1 打造世界畜禽种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畜禽种业强省2019 年,广东省通过《新时代广东省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19-2025)》充实完善了畜禽、水产种业内容。经深入调研,制订了《广东省畜禽种业振兴方案(2019-2023年)》。该方案是机构改革后全国首个畜禽种业振兴方案,明确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实施畜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保、育、繁、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则为:以把广东省打造成世界畜禽种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畜禽种业强省为目标,深化畜禽种业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优化种业发展环境,推进畜禽种业发展,提升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力、持续发展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保障主要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4.2 抓依法行政,依法治种 2019 年广东省修订印发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畜禽养殖备案办法》,制订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猪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畜禽种业特别是“两场一基地”保护、发展政策,并举办了机构改革后首次全省种业法律法规培训班,旨在提升全省种业管理干部依法治种能力。未来广东省畜禽种业工作也将围绕依法行政、依法治种展开。

4.3 建立畜禽养殖保护区,尽快出台《畜禽养殖保护区条例》的重大政策建议 从治本之策上看,借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尽快研究建立畜禽种业保护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畜禽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我国的畜禽种业和畜牧业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更好造福人民。

4.4 推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广东省列入《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畜禽品种有20 个,其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有11 个、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有19 个。全省共建有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21 个,其中国家级保种场区12 个,约占全国的11%,排名全国第三。应明确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加强地方优良品种遗传物质的采样和保存,建设广东省畜禽遗传基因库,落实省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市县政府的属地责任和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5 2020 年广东省畜禽种业工作计划和设想

2020 年广东省畜禽种业工作的重点是按照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工作部署,并按照《广东省畜禽种业振兴方案(2019-2023 年)》《新时代广东省现代种业发展规划(2019-2025)》,围绕“保、育、繁、推”四大关键环节,继续遵循“突出重点、找准着力点、打造亮点、消除隐患点”工作思路做好工作。要聚焦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种业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科技创新,聚焦整合统筹,聚焦责任担当,加快推动畜禽种业强省建设,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和话语权。

猜你喜欢
种业广东省畜禽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