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2020-12-18 20:08王秀秀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有效性教学模式

王秀秀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孩子思维模式提升和运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和逻辑思维提升有着重要的依托。新课程教学模式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尝试。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帮助很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一贯枯燥沉闷的氛围,增强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更加平等的和教师有效沟通,同时教师借助于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独立的数学思维,保证了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基于此,笔者通过自己在多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领悟,就如何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几点切实有效的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160-01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教育理念下的精华,是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的浓缩。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将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合理探究作为出发点。有效解决学生的数学困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重要引导作用,通过对三维目标的定位,采取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景,自主探究,提高合作意识,做好课后反思和归纳。对于指导学生更有效的发展数学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对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促进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效互动,发挥好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1.拓宽学生的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學习意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首要尝试就是建立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上多花功夫,为学生创设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讲解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这一部分内容时,要利用好问题导入法,巧妙预设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回答生活中关于一定会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的事件,通过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可以自我归纳和判断,并会灵活运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词语进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身边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加深理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2.重视探究式教学,深化学生的数学体验

探究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思考,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寻求数学问题的答案。平日的数学教学,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引导和讲解时间较多,多半时间数学学习方式是通过记忆实现的,学生自主实践。参与互动的主动意识不强,没有达到应有的知识认知能力,也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互动交流。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关注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多让学生参与互动,共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培养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和发现数学问题,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的教学模式中来。例如,在数学应用题中关于小数除法的内容中,如果出现除不尽的时候,应该如何回答,好比“一个笔记本2.5元,妈妈给了你13元钱,可以买几个笔记本?”这样的数学问题时,如果教师直接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应该怎么回答时,就失去了教学效果的探究过程,学生在出现同样的问题时,就不会作答,甚至脱离实际,完成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

3.分组讨论方式为主,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意识

合作共赢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小学数学中也同样如此,闭关自守必将鼠目寸光,原地踏步。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表达和理论知识相互碰撞的过程,如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没有与其他同学的思想碰撞,就不会拓宽自己的数学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利用游戏法、观察法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培养团队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同时对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也是很好的体现。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就发现的问题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学生在数学思考上少走弯路,确保数学思考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按照座位次序分成小组,让学生自我实践,观察箱子里各种球的数量,并做好摸出球颜色次数的记录,通过小组间的共同努力,得出可能性大小的影响因素,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数学知识的有效互动

4.开展教学实践运用,优化探究学习模式

数学知识要发挥其价值,还是要走进生活实际,指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好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就是把所学知识外化,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够激活学生在数学问题上的运用水平,保证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为此数学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具备一定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做好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向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空间,多激发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亲身探索。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强调探究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通往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途径,优化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式,强调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数学问题中的知识运用和迁移,发挥其真正的课堂探究式和开放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有效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