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作文教学的在场性和切己性

2020-12-19 00:44曹在花
江苏教育 2020年73期
关键词:福字字画作文课

曹在花

“在场”是一个状态名词,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确切地说,“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教学的“在场性”可以理解为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教与学都“走心”。“切己性”体现在“就己身心体验而来,着实而真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联系自己的本心和亲身体验来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走心”。

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灵魂就微笑不起来。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把灵魂深处的所思所想生动地呈现出来。而想要写出真情实感,离不开作文课堂教学的在场性和切己性。以“送福”话题的作文教学为例,笔者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写出充满力量、饱含深情的文字,完成对真实生活的感性呈现和理性揭示。

1.点亮作文课堂,确立在场性。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要用渊博的文化知识和灵动的智慧,消除学生面对作文时灰暗、畏惧的心理,创设作文教学的课堂情境,把握作文教学的在场性和切己性,引导学生在真实体验中,联系所学知识展开联想,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很好地完成作文写作任务。

教学“送福”话题作文写作时,笔者发挥自己的书法写作优势,用课前写好的书法“福”字字画来点亮课堂,确立学生的在场性,为作文教学创设“送福”情境,提供优质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课一开始,笔者抱着一大卷红彤彤的“福”字字画进入教室。学生充满好奇心,目不转睛盯着这一堆字画,像是在探索神秘宝藏。看到那一张张期待的脸庞,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说明学生在场了。接下来笔者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送福’啦……”学生疑惑不解,窃窃私语:“还没过年呢,老师为什么要‘送福’呢?”学生兴奋地议论起来,藏不住他们内心的激动。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主动性也自然地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烈。这样的课堂情境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了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的作文教学,变成了一种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

接着,笔者顺势打开课件,让学生先观察充满喜气的不同字体的福字,然后给他们讲了福字的起源,告诉他们福字的意义。学生体会到了文字背后遥远的故事,情绪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接下来,笔者就课件中呈现的不同形状的福字,给学生讲了福字字体的演变,他们徜徉在中国文字的历史长河中,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神态。写作力、好奇心一下子被激活了。这就是学生的在场性——不虚、不空、不远,写作素材就在身边。

2.引爆真情实感,关联切己性。

在“送福”话题作文教学中,笔者把写好的书法“福”字字画一一送给学生,学生小心翼翼地接纳,在这一神圣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每个学生脸上洋溢的幸福。有学生高高举起“福”字字画,有学生高呼“福到了”,有学生交换字画边欣赏边谈论着“幸福”“福气”“五福临门”“福星高照”“福如东海”,还有学生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福气好像一下子弥漫在他们生命的光泽里。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言之有物了,这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创作潜能。

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继续表达老师“送福”的原因。学生的话深深打动了笔者:“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幸福成长”“您是希望我们学会创造幸福”“您是希望我们把福传递给他人吧”“把福字带回家装裱起来,然后挂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要惜福,不要辜负您的期望”……每位学生都切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送福”的原因这一话题引爆了他们的真情实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每一名学生都切身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他们在这种生动活泼、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变得善于言谈了,口头表达能力似乎瞬间提高了。当他们沉浸在欢乐的时光里,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回想刚才的细节,从课堂中汲取写作养分,记录“送福”的真实情境,抒发真情实感。

3.延伸写作空间,让学生拔节成长。

一堂好的作文教学课还在于有拓展延伸的空间,让学生转向更广阔的视野。本节“送福”作文课,不仅把握了学生的在场性和切己性,也为他们设置了新的生长点。笔者把关于福的传统文化和书法知识融进作文教学,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进行写作训练。笔者也很注重让学生在课后对福文化进行探究,从作文到做学问都要保持热情,尽情舒展生命的姿态。

笔者送福给学生,让他们把福带回家,与家长探讨关于福的话题,阅读、查询资料,并引导他们在延伸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自主探究,领悟到古人靠天吃饭,所以特别注重祈福,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才能生存下去;《说文解字》中对“福”的解释是“福,佑也”。意思是说只有有神灵保佑,才能逢凶化吉;除夕撞钟108 下是祈福,春天放风筝也是祈福……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人们对福孜孜以求的历史。学生分享的过程和默默积累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进步、拔节成长的过程。

作文的在场性和切己性,是更有针对性的教与学。作文不是被念“紧箍咒”,而是唤醒沉睡的世界,激活休眠的思维,疏松板结的知识。如此训练,每节作文课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守护学生最纯洁的心灵,方能促进他们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和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福字字画作文课
写福字
漫话民俗
妥善存放字画的方法
组字画
考眼力
顺治满汉福字钱
会飞的福字
组字画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