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蝲蛄运输入池方法及恢复期养殖措施

2020-12-19 02:28张希杨洁董宏伟刘双凤邹作宇袁美云
水产养殖 2020年5期
关键词:成活率东北活力

张希,杨洁,董宏伟,刘双凤,邹作宇,袁美云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蝲蛄是螯虾科中唯一分布于亚洲的类群,其中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是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广为人知的土著淡水螯虾,具有较高的经济、娱乐和开发价值[1]。随着东北蝲蛄自然群体数量的急剧下降,政府及相关单位对其重视程度逐年提高,陆续开展了亲虾的培育、选育、人工增养殖、自然资源保护等工作,因此,东北蝲蛄的虾体运输及活力恢复技术成为更深入的开展其生物学、繁殖学、人工养殖技术等相关新课题研究的基础,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于东北蝲蛄的运输技术研究未见报道,作者采取了吸水的过滤棉条为运输填充物的半干法和网兜高密度干法2种运输方式,运用滴流方法入池,结合活力恢复措施,使得东北蝲蛄的运输及养殖成活率均达90%以上,现总结以供生产实践参考。

1 东北蝲蛄的挑选

运输需选择身体健壮、无病无伤、活力好、甲壳无损伤且表面光洁无附着物、附肢完好无缺失的东北蝲蛄亲虾或幼虾[2]。因病虾和脱壳虾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受运输刺激易发生死亡,且存在将疫病带入新养殖区的风险,故不选择病虾及临近蜕壳或软壳虾进行运输。

2 运输方法

2.1 运输前工作

2.1.1 准备工作 运输前需考虑天气、路线、人员安排及分工、运输器材及备用工具等因素。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选择最优路线[2-3],尽可能缩减运输时间,同时安排充足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2.1.2 虾体捕捞 东北蝲蛄的捕捞一般采取地笼捕捞。捕捞和捕捉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虾体的损伤,捕捞的东北蝲蛄可在网箱中暂养,要求有微流水,水质清新,暂养时间以不超过2天为宜,暂养期间需停食[4]。

2.2 运输方法

2.2.1 尼龙袋/鱼苗袋充氧半干法运虾 采用双层尼龙袋或鱼苗袋,规格40 cm×60 cm。装虾前检查运输袋是否漏气,确认完好后将浸湿的长条过滤棉(40 cm×5 cm)放入袋中并单面铺满,在过滤棉上放挑选好的东北蝲蛄亲虾或幼虾,幼虾密度为150~250尾/袋(平均体质量1.5 g/尾),亲虾密度为50~100尾/袋(平均体质量7.0 g/尾),装袋后充氧、封口、泡沫箱打包、装车运输,夏季运输过程中泡沫箱内加冰以避免温度过高[4],10 h内运输。长途运输途中,如遇氧气袋破损情况,需用随车配备的氧气瓶和备用尼龙袋或鱼苗袋进行重新包装。此法适用于亲虾运输,运输成活率达98.2%,可保证虾体完整,也可用于幼虾运输,但由于空间占用率低,成本相对较高。

2.2.2 尼龙编织网兜干法运虾 采用单层加粗尼龙网兜,网目根据运输虾个体大小选择,以不漏虾、透气性好为选择标准,装虾后需快速放泡沫箱内封口,6 h内运输,运输过程中为确保氧气充足,密度以占运输容器1/2为宜,采用55 cm×55 cm×33 cm的泡沫箱可运输4.5 kg活体虾,运输成活率可达96.6%,夏季运输箱内需加冰避免高温。此法适用于短途,低温季节更适宜,运输量大、成本低,且成活率高。

3 入池方法

3.1 养殖池的准备

养殖池需在东北蝲蛄运输前完成准备工作,包括消毒、根据生态环境进行水质调节等,以保证活体虾的体力恢复,减少因环境改变应激过大造成的损失。养殖池有棚顶,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养殖用水要充分曝气。准备消毒好的空池,池内放置增氧设备及躲避设施,创造符合其生活习性的养殖环境。

3.2 虾体入池

用尼龙袋/鱼苗袋充氧半干法运输的虾,将虾及过滤棉小心放入养殖空池内,密度为亲虾20~25尾/m2、幼虾45~50尾/m2,采用虹吸的方法将准备好的养殖池内的水以小水流的方式淋至虾体上,过程中将死虾挑出,养殖水深30~50 cm;采用尼龙编织网兜干法运输的虾,将虾从网兜中放置至养殖空池,用同样方法入池加水。这种滴流方法既保证了运输虾在入池时有了适应水温及水质的相对较缓的过程,减少了刺激,又可以对虾体进行清洁,有效防止杂质带入。

4 活力恢复期的养殖措施

运输虾体经过捕捞、停食、运输、入池适应新环境等一系列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活力较差、身体损伤、应激脱壳等情况,尽快恢复活力是保障健康高效养殖的关键,入池后的10 d内是虾体恢复的关键期[2],此不稳定阶段需要特别细心照顾,直至虾体可以正常进食,活力恢复,状态稳定。经滴流入池后的第11 d,测得养殖成活率为91.7%,现将虾体活力恢复期的养殖措施总结如下。

4.1 保证养殖水体水质指标稳定,适当添加益生菌

养殖水体稳定是虾体活力恢复迅速的首要条件。东北蝲蛄对水质的要求高,野生虾生存的自然环境以水质清澈的山泉水为主,因此,在活力恢复期间勤吸污、捞死虾,每天换水以养殖用水的1/2为宜。1~3 d均泼洒VC,可增加虾体抗应激能力,在放养2~3 d后,添加益生菌,高效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防止水体亚硝酸盐及氨氮升高而影响活力恢复。

4.2 科学投喂营养丰富饵料

进食是否正常是虾体活力恢复的重要指标[2],在虾体活力恢复期间,需为偏肉食性[5]的东北蝲蛄提供高蛋白的鱼肉,投喂至躲避处,减少觅食时的能量消耗。因东北蝲蛄具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5-6],故以夜间投喂为主,占全天投喂量的80%,投喂总量根据虾体活力及摄食状态实时调整。3 d后,可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遵循循序渐进、昼少夜多的原则进行科学投喂。

4.3 养殖管理到位

东北蝲蛄活力恢复期间,要加强养殖管理工作,确保养殖用水不污染不间断,增氧设备无故障,避免出现断水断电断气现象。同时,活力差易导致疾病发生,做到勤观察,勤监测,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成活率东北活力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活力
大东北的春节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