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神秘物种”鳤3年来首次重现

2020-12-19 21:07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华鲟渔业资源科研人员

长江里的特有物种不止白鱀豚、长江白鲟、中华鲟、长江鲟和江豚,还有许多鱼类都岌岌可危。据悉,今年11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开展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中华鲟自然繁殖监测过程中,于长江宜昌江段发现1尾鳤(guǎn)。这是科研人员继2017年6月在洪湖江段发现1尾鳤后,再次发现鳤。“也是仅仅一条”,相关科研人员介绍称。

鳤俗称刁子、麦秆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鳤属,曾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鳤为肉食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捕食一些小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kg以上;性成熟最小年龄为3龄;具有江湖洄游特性,在生殖季节溯江而上到干流急流中繁殖,产漂流性卵,每年7-9月进入沿江湖泊育肥,历史上可在长江中游一些通江湖泊中形成渔汛,为重要的经济鱼类。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江湖阻隔及栖息地生境退化,鳤在多个历史分布区绝迹(仅鄱阳湖和赣江有零星样本采集,非公开报道),先后被湖北、湖南等地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江水系共分布有鱼类435种。根据2017-2019年连续3年的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发现,历史上有分布但未采集到的鱼类有130种。另有不少鱼类种群过小,只在个别调查站点偶尔发现。值得欣喜的是,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的推进落实,在2020年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中,部分江段的单位捕捞量、渔获量较2019年有所增加。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中华鲟渔业资源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河北沿海焦氏舌鳎资源现状分析
基于渔业生态足迹广东海洋渔业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