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

  • 长江鱼王、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
    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中华鲟,俗称鲟龙鱼、鳇鲟、黄鲟、鳇鱼、鲟鲨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主要生活在东海和长江流域。中华鲟身形巨大,气势磅礴,是当之无愧的“长江鱼王”。中华鲟的体长一般为2.5 米,成体的中华鲟雄性个体一般重68~106 千克,而雌性个体则重130~250 千克,最大的个体可达600 千克以上。中华鲟的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 年。它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它的祖先与恐龙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3年4期2023-07-30

  • 放流中华鲟抵达长江口
    春2022年,中华鲟放流瞬间 摄影/黎明5月7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监测到令人鼓舞的消息:在历经5省市约1800公里的旅程后,放流中华鲟已陆续抵达长江口。它们在长江口进行为期2-3个月的肥育和海水环境适应后,将投入东海的怀抱。4月9日,2022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这是三峡集团第65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放流“子二代”中华鲟超20万尾,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此次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2009年以来繁殖培

    中国三峡 2022年5期2022-11-30

  • 5 万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放流长江
    3月28日是中华鲟保护日。当日在长江武汉江段,约5万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鱼苗放流长江。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有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之称。从2013年开始,作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的中华鲟9年中有7年未发生自然繁殖,这表明其正在失去自我维持能力,面临野外灭绝的危险。渔业专家称,在没有找到可靠的资源保护和自然繁殖恢复途径的时候,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是未来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重要保护措施。我国自1983年起开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4期2022-11-05

  • “鲟”梦洄游记
    编辑部保护国宝中华鲟 摄影/黎明超20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文 | 唐东军 孙钰芳 叶孜 编辑 | 王旭辉4月9日,2022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超过20万尾中华鲟放归长江,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宜昌市政府、中国三峡集团共同主办。放流系列活动共分3次举行,放流总数为25万尾。此次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2009年以来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

    中国三峡 2022年4期2022-06-24

  • 拯救中华鲟自然种群应落实大保护理念
    同规格的子二代中华鲟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放归长江,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然而,就在前不久,中华鲟保护联盟公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已连续5年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在我国第二个“中华鲟保护日”到来之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命运再次引发社会关注,也一度引发公众对增殖放流效果的质疑。在水生生物保护领域,增殖放流是弥补自然繁殖不足和显著提高早期生活史成活率的有效办法。我国青海湖流域的裸鲤资源曾一度面临枯竭,通过多年人工增殖放流和封湖

    小康 2022年13期2022-05-12

  • 基于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的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考核指标
    430072)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一种大型河海洄游鱼类,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在我国近海生长, 长江中繁殖。中华鲟在长江中生活了数千万年, 它们在长江中能否正常繁殖, 应该作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生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考核指标。1 评价指标和基准值1.1 评价指标中华鲟成鱼每年6—7月进入长江开始溯河洄游, 次年10—11月在长江中上游产卵场繁殖, 整个繁殖过程需要15个月以上。在长江中, 中华鲟繁殖群体包括了新老

    水生生物学报 2021年6期2021-12-24

  • 利用卫星身份证,追寻国宝中华鲟的海洋“足迹”
    4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科研人员给16尾待放流的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打上卫星标记。三峡集团对国宝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就此开启。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中华鲟的存续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长江的水生态环境状况。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摸清中华鲟海洋生活规律,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及恢复至关重要。由于中华鲟海洋分布分散,范围广阔,其海洋生活史研究一直是专业研究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4期2021-11-21

  • 让每一只海洋动物都能重返家园
    坐在展览厅,为中华鲟准备美餐。我和小航一起动手捏起略带气味的鱼饵球。虽然有些恶心,但是想到那可是要喂养濒危的中华鲟的,我们就不那么介意了。为中华鲟准备好美餐后,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走进了水生动物救助区。在浅浅的方块池子里,我们看到了只能孤独地寄居他乡的中华鲟中华鲟的皮肤颜色已变浅,像是换下黑色的西装,穿上灰色的衣裳。它们正百无聊赖地在池里缓慢游动。我们本是想见朝气蓬勃的中华鲟,为什么它们看上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随着吴老师走进生物博物馆,我们这才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1年8期2021-08-10

  • 人工放流能救中华鲟吗?
    还是没有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产卵。没有卵,也就没有可能孕育新生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鲟鱼专家组成员危起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了这个坏消息。自然繁殖中断,成为中华鲟这一古老物种面临的最大困境。“情况不乐观。”他叹了口气,“有可能,中华鲟就这么走了。”“自然种群已严重衰退,生存状况十分濒危”“古老的鲟鱼似乎卷入了灭绝旋涡”“中华鲟的野生种群走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翻看近几年刊载的论文会发现,来自不同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5期2021-06-16

  • 黑科技护佑 万尾中华鲟放流“归家”
    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4月10日上午,位于宜昌的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人头攒动。共计一万尾,总重量超过一万千克的“子二代”中华鲟在这里被放归长江。伴随着主持人倒计时的结束和围观群众的欢呼声,现场三个中华鲟放流池的阀门同步打开,大大小小的中华鲟们像坐滑梯一样投入了长江的怀抱。上演“少小离家老大回”“活化石”面临生存危机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不利因素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4期2021-05-24

  • 三峡集团首批佩戴卫星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入海
    近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等来激动人心的消息:佩戴卫星标记编号为20U0560和20P2232的放流中华鲟,在历经17 d、约1 800 km的旅程后,已游到长江入海口,投入东海的怀抱。这2尾佩戴卫星标记的中华鲟作为“先头部队”,已分别于4月22日和23日出现在江阴江段(距入海口200多公里)。“首批卫星标记放流中华鲟游入大海,对三峡集团首次开启的放流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4月10日,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3期2021-04-18

  • 为一条鱼立法保护的是整个家园
    地球长什么样?中华鲟知道。1.4亿年来,地球经历了什么?中华鲟知道。作为“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超凡适应力正受到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日前,《上海市长江中华鲟保护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这也是我国首次对单一物种进行地方性立法保护。鲟鱼专家表示,为一条鱼立法,想要保护的不仅仅是中华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本身,守护好人类与所有水生生物共同的家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北方人 2020年12期2020-06-02

  • 万鲟归江
    大小小的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怀抱,补充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属于2009—2019年间的5个年份梯队,实现了“中青幼”结合,有助于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中华鲟放归长江后,三峡集团将借助覆盖长江中下游近1800k m的监测系统开展声呐追踪,以便更好评估中华鲟的野外生存状态,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3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万余尾。图为工作人员投放中华鲟幼鱼。

    中国水利 2020年9期2020-05-29

  • 国宝中华鲟:来自海洋的问候
    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可相比于人们对大熊猫的认知与保护,中华鲟的生存状况却令人堪忧。沿着参观路线来到了国宝中华鲟馆,我遇见了工作人员张艳珍,她是一名中华鲟培育员。海洋馆的中华鲟。用青春培育国宝中华鲟早在大学时,张艳珍就对中华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来到北京海洋馆参与了中华鲟的体检工作,每天都要对两尾野生中华鲟进行健康检查,这让她与海洋馆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她来到北京海洋馆工作。入职初期,为弥补实践经验的欠缺,她从基础工作做起,包括制作饵

    旅游 2020年1期2020-03-24

  • 长江活化石,法律来保护
    5月,《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经上海市15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6月6日起正式施行。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孙雷说,中华鲟独特的生活习性,让这种鱼的命运与长江紧紧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水域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2005年,中华鲟监测数量不足500尾;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2013到2019这7年间,在长江口有5年没有监测到中华鲟的幼鱼。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已经

    环境与生活 2020年12期2020-03-04

  • 上海市:立法保护一种鱼
    ,《上海市长江中华鲟保护条例(草案)》提交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对单一物种进行地方性立法保护。条例(草案)根据中华鲟保护的特殊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制度设计,对中华鲟的资源调查、人工繁育、增殖放流、收容救护、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作了专门规定,旨在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质量,提升其种群数量。同时,明确中华鲟保护的跨区域协作机制,通过执法合作、科研合作、救助合作、迁地保护等协作,共同推动中华鲟保护。为加强对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

    江淮法治 2020年8期2020-02-27

  • 这个标题做得好
    省15名官员因中华鲟之死被问责的新闻。这个标题做得好。言简意赅,一目了然,直刺官僚主義;意味深长,抓人眼球,让人非读不可。阅评员出于“好奇”读完全文。原来这里的“鱼”不是一般的鱼,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死亡达数千尾,其中最珍贵、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的子一代中华鲟36尾。这是由于湖北荆州芈月桥建设工程一些不当所造成的惨痛事件。15名不作为、乱作为领导干部被查处。原标题为《湖北15名官员因中华鲟之死被问责》,虽然也准确明白,但《文萃报》的标题似应更胜一筹。(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6期2019-09-10

  • 中华鲟人工繁育“黑科技”
    即将放流长江的中华鲟 摄影/刘华中华鲟人工繁育是将中华鲟在人工环境下进行喂养、产卵、受精、孵化,再将培育出的幼鱼放流长江,补充其野生种群资源,使其在自然界不至灭绝。野生中华鲟通过人工繁殖产生的下一代叫子一代。子一代在全人工环境下繁殖的下一代叫做子二代。中华鲟子一代于1984年繁育成功,子二代于2009年繁育成功。子二代中华鲟的繁育成功,证明了人工环境下繁育的子一代中华鲟亲本虽然没有海洋生活、江河洄游等自然生活经历,但依然保持了与野生中华鲟同样的形态特征、生

    中国三峡 2019年5期2019-06-18

  • 揭秘中华鲟人工繁育“黑科技”
    |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属于鲟形目鱼类,是中生代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被誉为“长江鱼王”。他们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一亿四千万年之久,他们的祖先甚至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他们生在长江,长在大海,为了繁衍后代,以超强的感知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从大海溯流搏击,洄游数千里回到长江,从不迷失方向。“千斤腊子”这句谚语是四川渔民们对中华鲟的形象化描述,形容中华鲟庞大的身形,在《诗经·卫风·硕人》中还有“鲔发发,葭揭揭”的记

    中国三峡 2019年5期2019-06-18

  • 三峡集团践行长江大保护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
    19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700尾不同年龄的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这是中华鲟研究所成立以来实施的第61次中华鲟放流活动。此次放流活动由三峡集团、农业农村部长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和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志愿者、学生代表、宜昌市民等近1000人参加活动。35年持续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三峡集团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落实

    中国三峡 2019年5期2019-06-18

  • 走进神奇动物
    生保护动物——中华鲟,其棱角分明的外形和逆流而上、洄游迁徙的习性与军人坚韧硬朗的气质高度契合。中华鲟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能够代表东道主武汉。“兵兵”活泼可爱、阳光自信,它张开双臂、迈步向前的造型象征着新时代的中国愿以更加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姿态与各国友人共享友谊、同筑和平。它赢得了各国参会人员的喜爱。|洄游产地的古老物种|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属古棘鱼的后裔,自白垩纪延续至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也见证了恐龙的繁盛与灭亡

    食品与健康 2019年6期2019-06-10

  • 中华鲟与芈月桥,孰轻孰重
    死”多尾极珍贵中华鲟事件,农业农村部就中华鲟人工保种群体保护问题,约谈了湖北省荆州市政府,要求立案查处。事情的经过如下:全国仅存的不足1000尾中华鲟子一代饲养亲本个体,约60%在湖北荆州的中华鲟养殖基地内,它们大部分已成年,被专家们评估为“特别重要”“极其珍贵”。因荆州市文旅区新规划建设的需要,2016年,当地已开始对该养殖基地进行征迁。但因为拆迁款没有谈好,基地一直没搬,大桥却一直在建,然而,相关部门却上报称大桥一直在停工。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基地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8期2019-03-20

  • 中华鲟在鄂西北实现人工繁育
    产养殖有限公司中华鲟繁育基地成功实现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的人工繁育,获得一批子二代幼苗。这也是该物种首次在鄂西北实现人工繁育。此前,湖北省荆州、宜昌已实现人工繁育中华鲟。农业农村部调查数据显示,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已由20世纪70年代1万余尾,减至目前不足100尾。人工增殖放流可使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促进中华鲟的有效保护。湖北五合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中华鲟繁育基地,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规划设计,属于中华鲟的迁地保护点,主要用于中华鲟亲鱼培

    水产养殖 2019年1期2019-01-06

  • 既然物竞天择,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留下中华鲟 ?中华鲟保护十问十答
    80年代早期的中华鲟放流 供图/中华鲟研究所1 中华鲟是怎样一种鱼?首先,中华鲟是一条“老”鱼。中华鲟是鲟鱼的一种,鲟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就已经出现了,曾经是恐龙们的小伙伴。我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并命名了中华鲟,据文献记载,在周代,中国人就已经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再者,中华鲟是一条“大”鱼。中华鲟个体硕大,寿命较长。长江边有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其中腊子指的就是中华鲟中华鲟成鱼可以轻松达到两米多身长,500斤以上体

    中国三峡 2018年5期2018-06-19

  • 聚焦中华鲟
    | 本刊编辑部中华鲟作为长江水系水生野生动物旗舰物种,它的生存状态直接反映了母亲河长江的生态状况。它的保护和繁殖与长江整体的鱼类资源保护息息相关,也与恢复长江自然生命力紧密相连。2018年的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是自1982年中华鲟研究所成立以来的第60次放流活动。在这36年60次里,中华鲟保护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期间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华鲟的现状如何?中华鲟保护对长江大保护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一做出回答。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解读这条鱼的

    中国三峡 2018年4期2018-04-26

  • 保护这条鱼,故事还在讲述
    宇刚出生几天的中华鲟幼苗 摄影/黎明电影《大鱼海棠》讲述了一个女孩冲破困难与阻碍,帮助一条拇指大的小鱼成长为大鱼,并使它回归大海的故事。中华鲟的研究和保护,与这个故事有着相似的感动,几代科研人员攻破一个个技术难题,使得小小受精卵成长为大鱼,放它们回到长江、东归大海。36年的研究,第60次放流,保护这条鱼,故事还在讲述着。中华鲟人工繁殖及保护历程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华鲟是大型经济型鱼类,据统计,1972年至1980年期间,长江全流域成年中华鲟的年均捕获量为

    中国三峡 2018年4期2018-04-26

  • 现代生物技术:中华鲟的诺亚方舟
    更加科学地开展中华鲟物种保护工作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即使在未来极端情况下,DNA科技也能为中华鲟找到延续物种的出路。科研人员正在观测刚孵化的中华鲟幼苗 摄影/黎明鱼大也愁嫁四月的长江,因为一个古老的鱼类而备受关注。一年一度的中华鲟放流在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500尾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在这里进入长江,开始踏上回归海洋的旅程。与往年非常不同的一点是,在今年的放鲟梯队里,放流的30尾2009年子二代中华鲟和30尾2011年子二代中华鲟均为雄鱼

    中国三峡 2018年4期2018-04-26

  • 关于中华鲟的十件事
    中华鲟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中华鲟,是古棘鱼类的后代,鲟鱼的一种。鲟鱼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堪称“鱼类活化石”。它们作为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生活在距今一亿四千万年的侏罗纪时期。亿万年以来,鲟鱼以它超强的适应能力,见证了恐龙和猛犸的繁盛与灭亡,以及人类的诞生。中华鲟所在的鲟鱼大家族是什么样的,分别分布在哪里?现生鲟形目鱼类共有2科6属27种,其中匙吻鲟科有2属2种,分别是北美的匙吻鲟和我国长江的白鲟,鲟科有4属25种,其中以鲟属的种类最多,达17

    中国三峡 2018年4期2018-04-26

  • 恐龙之友命悬一线 千鲟过江盛况难再
    渔网缠身的野生中华鲟,在武汉长江白沙洲大桥下被解救放生。在我国丰富的物种宝库中,有一种体型硕大、曾和恐龙并存过的古老鱼种,名为“中华鲟”。但近几十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整个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1988年,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升级为“极危”物种。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年中华鲟走过了怎样的艰险求生之路?“食谱”狭窄 觅食手段落后出土化石揭示,中华鲟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恐龙早已绝迹,中华鲟却和自己

    环境与生活 2017年10期2017-10-20

  • 中华鲟:活化石的现代旅程
    辑 | 田宗伟中华鲟的濒危跟三峡工程并没有直接关系。很多人误以为,是三峡工程隔断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三峡工程环评论证阶段,曾将两个类群的鱼类作为三峡工程建设运行期间水生生物保护的重点对象,其中之一是洄游距离长、生活史复杂的中华鲟,另外就是对水文条件具有特定繁殖需求的四大家鱼(我们将在下一节“三峡工程的生态调度”中重点讲述)。关于中华鲟,人类所知的秘密还是冰山一角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是世界现存27种鲟鱼中分布纬度最低的种类

    中国三峡 2017年12期2017-02-05

  • 湖北宜昌:时隔三年中华鲟再次回家产卵
    宜昌:时隔三年中华鲟再次回家产卵2016年12月19日,湖北省水产局副局长张汉中一行三人就再次检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现象进行调研,宜昌市水产局及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陪同到中华鲟产卵场的核心区进行实地查看。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水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干流内。其体型硕大,体长可达4 m,体质量超过500 kg,寿命可达40余年。据资料显示,上次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是在2012年11月中旬。而随后的2013年、2014年、201

    水产养殖 2017年2期2017-02-02

  • 护航中华鲟拯救活化石
    白鲟野外绝迹,中华鲟极度濒危,就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长江中消逝。艰难的找寻今年11月24日,是水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姜伟3年来最兴奋的一天。当天上午10时许,在葛洲坝下游约400米处的江面上,他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拉起专业采集中华鲟卵的网具。一小团粘在一起的黑灰色颗粒物挂在网上,姜伟拨开水草仔细辨认:“是中华鲟卵!终于找到了!”野生中华鲟正常产卵期为每年10月至11月,上次监测到其自然产卵是在2012年11月中旬。而随后的2013年、2

    中国周刊 2017年1期2017-01-16

  • 拯救国宝中华鲟 促进长江大保护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注中华鲟保护13年
    拯救国宝中华鲟促进长江大保护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注中华鲟保护13年韩长赋部长、于康震副部长调研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鱼类,为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级(CR)保护物种。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华鲟自然种群逐渐衰退,自然繁殖出现不连续趋势,已到达难以维系的境况,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中华鲟物种将很

    中国水产 2016年12期2016-12-20

  • “少小离家归大海”三峡集团31年营救中华鲟
    霞“即便是野生中华鲟消亡,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的手段确保长江旗舰物种中华鲟不灭绝。”4月23日,湖北宜昌中华鲟养殖基地,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陈磊说。中华鲟出生在长江,常年生活在东海、南海。4月24日上午,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第58次长江中华鲟放流,2020尾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顺江而下,“少小离家归大海”。子二代中华鲟入江8年 创造多个“之最”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有1.4亿年的历史。对中华鲟的保护与对长江整体的鱼类资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6年17期2016-05-10

  • 鲟归长江
    000尾大规格中华鲟在长江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胭脂园放流长江,放流规格、数量为历年来大规格个体放流之最。此次活动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57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放流的中华鲟个体均为超过2岁龄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其中2011年出生的500尾、2013年出生的2500尾,体长量级分别为80厘米、40厘米。为准确掌握这批中华鲟放流群体在长江中的洄游行为,此次放流采用了“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呐标记、体外悬挂T型外标三种标记方法,帮助科研人员对放流

    中国三峡 2015年4期2015-12-15

  • 中华鲟:远古、现实与未来的对话
    编辑/田宗伟中华鲟:远古、现实与未来的对话文/彭宗卫 肖 慧 编辑/田宗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水生生物资源的宝库。有一种古老的水生生物,生在长江,长在大海,虽然远行万里仍不忘寻根故乡,把生命和爱情都留在长江里。它就是有“水中熊猫”之誉的中华鲟中华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它见证了地球生物进化历史和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远古:一条江和一条鱼的缘起一亿四千万年来,中华鲟与长江母亲河结下了古老的亲情。中华鲟曾经是和恐龙并存的古生物种,江河巨变,

    中国三峡 2015年4期2015-12-15

  • 浅谈博物馆系统对中华鲟保护历史及现状研究的作用
    谈博物馆系统对中华鲟保护历史及现状研究的作用张 戈(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中华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称为“水中活化石”。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除此之外在我国辽河、黄河、淮河、钱塘江,珠江等水域也有发现中华鲟的迹象。同时,中华鲟还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上不断的发展,我国工业已经逐渐成熟,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其中水体污染对于中华鲟的繁殖来说,影响是非常严重的。2013年我国

    黑龙江史志 2015年3期2015-12-07

  • 幸运的中华鲟女王
    李晓璐幸运的中华鲟女王◎文/北京海洋馆 李晓璐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洄游性鱼类,素有“水中大熊猫”“长江鱼王”之美称。鲟鱼家族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各个水域,共有27种,而中华鲟是我国独有的鱼种。中华鲟曾与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最早出现于一亿四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北京海洋馆的“鲟女王”在北京海洋馆的国宝中华鲟馆有一个长30米的展池,那里住着中华鲟家族。由于环境恶化及人为干扰等原因,野生中华鲟种群数量骤降,濒临灭绝,已被列入红色濒危保护物种。这样珍贵的

    军事文摘 2015年14期2015-11-02

  • 中华鲟无后:三十年,三代人,护不住长江“国宝”
    2月3日,野生中华鲟“后福”的新闻通气会在湖北荆州太湖中华鲟繁育基地召开。4个月前,“后福”被渔民误捕时,受伤严重。左侧鼻孔撕裂,头部和背部有4道裂口,鳃部被渔网缠绕。如今它已全面康复。专家给它起名“后福”,寓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这一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的古老物种,可能面临灭绝。2014年年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3家国内权威科研机构的联合监测结果显示,整个产卵季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这也是第二年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的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9期2015-08-20

  • 幸运的中华鲟女王
    李晓璐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洄游性鱼类,素有“水中大熊猫”“长江鱼王”之美称。鲟鱼家族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各个水域,共有27种,而中华鲟是我国独有的鱼种。中华鲟曾与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最早出现于一亿四千万年前的早三叠纪。北京海洋馆的“鲟女王”在北京海洋馆的国宝中华鲟馆有一个长30米的展池,那里住着中华鲟家族。由于环境恶化及人为干扰等原因,野生中华鲟种群数量骤降,濒临灭绝,已被列入红色濒危保护物种。这样珍贵的国宝,此前并没有人工养殖的经验,能够在全人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5年7期2015-05-30

  • 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
    前,位于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里,2000尾2岁半的中华鲟全部打标完毕,它们于2014年4月13日被放流到长江。此前,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所、水利部水工程所四家科研单位,于2013年10月底历时2个月对长江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进行了监测,结果未监测到其自然繁殖,这是我国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专家称,中华鲟野生种群生存面临严重危机。三种方法均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卵近日,位于沙市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人民周刊 2014年6期2014-09-10

  • 影像遭遇生态
    有价值。我拍摄中华鲟专题就是这样,首先我对中华鲟特别感兴趣,因为中华鲟太特殊了。中华鲟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生野生一级保护动物,已经在世界上神奇地生存了近一亿四千万年,为全球分布最南的鲟种,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等。中华鲟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对于古生物学、地质学、仿生学等多种学科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中华鲟是大型海河洄游性鱼类,在大海里成长,在长江上游一带产卵繁殖,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就如同中华游子对祖国抱有拳拳眷恋之

    中国三峡 2014年4期2014-01-28

  • 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努力,成功获得中华鲟子二代初孵仔鱼2.3万尾。繁殖后的中华鲟亲鱼健康存活。11月4日,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对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珍稀水生动物繁育与物种保护技术研究”课题1——“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及迁地保护技术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成果验收,同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历经30a研究,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了成功,中华鲟连续多代繁育将变为现实。中国水产科

    养殖与饲料 2012年12期2012-12-10

  • 从野外监测看中华鲟自然繁殖
    姜 伟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金沙江得天独厚的底质和水流条件是中华鲟理想产卵场。葛洲坝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洄游到上游产卵场的通道。1982年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找到了新的产卵场自然繁殖,三峡大坝蓄水后这个产卵场的状况如何呢?近三年调查结果表明,三峡大坝蓄水后中华鲟在葛洲坝坝下水域仍能够进行自然繁殖。“采到了,采到了,采到中华鲟鱼卵了”,2011年11月22日上午9点,葛洲坝大江电厂下游的一艘调查船上传来一阵兴奋的欢呼声,这是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进

    中国三峡 2012年1期2012-07-12

  • 再访中华鲟2011年长江珍稀鱼类放流
    书记曹广晶放流中华鲟中华鲟图片展览。中国三峡集团领导与新华社湖北分社、宜昌市相关领导在活动现场亲切交谈。受邀群众组成社会公众方阵。4月14日,140多尾人工繁殖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中华鲟在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的湖北宜昌市成功放流。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放流的13千克以上“重量级”人工中华鲟种群。本次“2011年珍稀鱼类春季放流活动”中放流的140多尾中华鲟包括,人工繁殖的亚成体中华鲟1尾,体长175厘米,体重达100千克;2008年人工繁殖的

    中国三峡 2011年7期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