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编辑史上的外援
——罗果夫

2020-12-20 10:24李金龙
关键词:木刻苏联文艺

李金龙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回顾中国现代编辑史,无数编辑前贤创造了辉煌的成果。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力量,在政治高压、文化围剿、经济封锁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不但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而且夺取了文化主导权,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今天看来,奇迹的背后除了有正确的文化政策,巧妙的发展策略以及编辑前贤艰苦卓绝的奋斗,同时还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援助。尤其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外部援助就显得更为可贵。据统计,抗战时期多数出版机构生存时间不超过3 年,有的甚至只有1 年,能够产生全国性影响的报刊不过区区十几种[1],除了《申报》《大公报》等老牌名报以外,如《新华日报》《抗战文艺》《时代》《苏联文艺》等15 种报刊多属党领导下的报刊,其中《时代》和《苏联文艺》不仅同属一家出版社,而且是仅有的立足于孤岛上海的刊载世界革命动态和苏联文艺的全国性刊物。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奇迹’”[2],则与中国现代编辑史上一位重要的“外援”——罗果夫有关。此“外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其外籍友人身份,为中国编辑事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二是指其利用自身所掌控调动的资源为中国编辑事业提供了宝贵而无私的外部援助。

符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罗果夫(B.H.PorOB)是苏联共产党员,早在1930 年间就到过中国,结识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萧红,1937 年作为塔斯社记者来华长驻,逐渐与中国文化界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关系。1938 年文协成立,他不仅出席成立大会,还被选为中苏文艺研究会外国文学组组长。罗果夫不仅结识了众多文坛名流,如郭沫若、茅盾、许寿裳、郑振铎、许广平、藏克家、冯雪峰、田汉、陶靖华、胡风、萧红、戈宝权、丘东平、袁水拍等人,而且还与出版家邹韬奋、叶圣陶、姜椿芳等人有深入交往。之所以说罗果夫是“外援”,原因在于他作为外籍友人深度参与到中国现代编辑事业当中,并且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罗果夫与“抗战文艺出国”运动

1938 年3 月,“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后,迅速组织作家发起了一系列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包括“文章下乡”“文章出国”以及为贫困作家募捐等活动,其中“抗战文艺出国”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意识地大规模组织文艺作品向世界输出的活动,其意义不容低估。罗果夫在其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938 年12 月,“文协”会刊《抗战文艺》3 卷3 期发表了《关于翻译作品到国外去》,成为文艺出国运动的正式宣言,1939 年2 月,又成立了“国际宣传委员会”专门负责此事,苏联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目标国家。关于联络人选,“文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身为塔斯社远东分社负责人的罗果夫,因为他对中国的文化事业既热心又熟悉,堪称是建立中苏文学交流的最佳人选。果不其然,罗果夫获悉后对此想法非常赞赏,表示可以帮助联系苏联报刊杂志进行刊载,塔斯社愿意负责联络中转工作。“文协”出版部又争取到苏联对外友好文化协会驻华代表郭瓦涅夫的支持,商定由“文协”组织力量将中国文艺作品翻译成俄文然后交给罗果夫,由后者转给苏联报刊予以刊载。1940 年1 月20 日老舍所做文协工作报告对此事有所记载。此后,苏联的《国际文学》杂志每期必有中国文艺作品发表,1940 年7 月还出版了《中国文艺特辑》,1941 年又出版了《中国抗战文艺专号》,苏联作协机关报《文学报》亦专门对中国的抗战文学进行了介绍。当然,文艺出国运动并不只是对苏联,“文协”还努力翻译到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去,但成效比之苏联则相差甚远,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像罗果夫这样既可调动苏联资源,又对中国事业热心的得力“外援”。

除了斡旋促成文艺出国之事外,罗果夫还亲自动手编辑了一系列中国文学作品。1939 年12月,罗果夫写信给萧三说计划编一本中国现代作家的文集,这就是苏联国家文艺书籍出版局1944年出版的《中国小说集》。书中收入了茅盾的《林家铺子》、萧红的《莲花池》、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老舍的《被占领的城市中》、司马文森的《栗色马》、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红灯笼的故事》和端木蕻良的《风陵渡》7 位作家的8 篇作品,首印达到了10 000 册。

无论从作品内容还是作者构成,《中国小说集》都显示了编者的独到眼光。从作家构成来看,罗果夫充分照顾了不同年龄段的作家,如年龄最大的茅盾生于1896 年,年龄最小的司马文森生于1916 年,张天翼则生于1906 年,几乎以10 年为一时间段。其中,罗果夫又倾向选入青年作家的作品,除了茅盾成名已久,老舍时为文协总干事,中生代的作家只选了张天翼一位,其余四位作家,姚雪垠(1910)、萧红(1911)、端木蕻良(1912)、司马文森(1916)比较年轻。从作家地域分布来看,既有萧红、端木蕻良这样来自东北的作家,也有茅盾、司马文森这样来自江浙、福建等东南沿海的作家,还有像张天翼、姚雪垠这样来自湖南、河南等中部地区的作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小说集》收录的7 位作家都有十分鲜明的创作个性,但罗果夫选择的并非他们最出色的作品,这表明其编选过程中有其自己的考量。笔者以为,除了受限于篇幅外,罗果夫重点考虑的是作品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所谓时代性是指作品对资本扩张导致传统没落、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要有所反映,而代表性是指罗果夫编选的小说最大可能反映了中国底层各行业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的反应,以便让苏联读者尽可能地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如《风陵渡》写出了黄河渡口上船伕与日本侵略者同归于尽的血性和精神,《林家铺子》反映了略有薄产的小商人的遭遇,姚雪垠的小说反映的是农民成长为部队士兵的过程,《在被占领的城市中》写了日据时期北京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莲花池》写了日伪铁蹄下一对祖孙的悲惨遭遇。由于文化隔阂的存在,编译这样的作品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但又非常有意义,正如王云五所言:“编著书籍当激动潮流不宜追逐潮流也”。[3]

二、罗果夫与苏商时代出版社

上海成为孤岛以后,进步文化机构生存困难,几乎举步维艰。上海地下党为坚守文化阵地、打开局面,指示时任上海“文化总支部”书记姜椿芳向时任塔斯社远东分社社长的罗果夫求助。姜椿芳通过克鲁格尔斯找到罗果夫,罗果夫很快同意在俄文版半月刊《时代》的基础上再办一份中文版周刊,并愿意提供名义掩护和全部经费。双方商定,《时代》周刊由罗果夫提供材料,包括俄文杂志和塔斯社电讯的内容,中方再根据需要翻译选用。[4]由于有塔斯社的通讯便利,《时代》杂志很快成为上海唯一一家及时反映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动态的刊物,包括美英苏国际会议公报以及斯大林战争演讲等都是在《时代》上用中文发表的,甚至被誉为是“半公开的党报”。[5]由于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时代》甫一面世就受到读者欢迎,销量达几千册。看到良好的市场反响,罗果夫更加积极,于是与姜椿芳商议将《时代》杂志社办成出版社,先将《时代》上的内容汇聚成单行本,既试探日伪和租界当局的态度也试探市场,逐渐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后来发展成上海著名的苏商时代出版社。在罗果夫的提议下,时代出版社又增加了专门发表苏联革命文艺作品的杂志《苏联文艺》,罗果夫担任主编,刊文范围基本由罗果夫提供,甚至主要内容也是根据他搜集的资料翻译成中文的。《时代》杂志从1941 年创刊到1951 年休刊,先是周刊,抗战胜利后改为半月刊,持续了10 年时间,共出版346 期,成为近代文化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刊物。罗果夫曾不无自豪地说:“中文《时代》杂志当时在沦陷的上海,乃是唯一刊登苏联情报局发表的战报,关于,战争世界大势和民主国家对抗希特勒德国的斗争的,真实情报的中文刊物。”[6]

由于内容相似度高,《时代》杂志基本上被读者视为是苏联《真理报》的子刊。300 多期杂志封二照片基本上全部来自《真理报》,而《真理报》的社论、最高统帅部命令、苏联政策文件往往被置于重要位置,除了内容上的相近,用语、口径等也基本与《真理报》保持一致。这显然是与塔斯社方面尤其是罗果夫的建议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可从孙绳武的回忆中得到印证:“我们进入时代社后,各人的翻译选题往往是由社主管人罗果夫指定。”[7]除了内容选材方面的建议,罗果夫还提出将在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汇辑成单行本重新出版,编译苏联领袖的重要演讲和会议文件的做法。此外,他还提出在重要的日期出版纪念特刊或者纪念专辑,比如《苏联文艺》的创刊日就特意选在1942 年11 月7 日——十月革命25 周年纪念的日子正式创刊面世。每逢重要的历史节点,《时代》往往要出纪念专刊,包括事件纪念、节日纪念、历史纪念以及人物纪念等。其中人物纪念数量最多,重点则是苏维埃政权认可的文化名人,比如普希金(1947 年5 期)、高尔基(3 次,逝世9、10、11 周年)、马雅可夫斯基诞生50 周年纪念(1943年第28 期),鲁迅则是被专刊纪念的唯一的中国人,出有《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刊(1946 年10期,1941 年第14 期编者按说鲁迅逝世5 周年之所以未出专刊是因为筹备十月革命纪念专刊导致人力不敷使用);政治人物纪念主要是列宁,共有3 次,即列宁逝世8、20、23 周年忌辰专刊(1942年第19 期、1944 年4 期,1947 年2 月1 日,总191/192 期)。国家层面的大事件也免不了出版纪念专刊,如十月革命(《时代》出版过3 次纪念专刊,1941 年11、12 合期出版了十月革命纪念专刊,“苏联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专刊1945年20 期,1946 年11 月7 日)、红军建军(1942 年2月第21 期《英勇红军二十四周年纪念》)、苏联成立(苏联三十年纪念专刊1947 年43/44 合期)等,1949 年第30 期是《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25 周年》专刊。除此以外,《时代》还专刊介绍中苏政治领袖,如加里宁七秩诞辰纪念(1945 年第21 期),1949 年19 期用中共领袖毛东泽的头像作封面,里面则刊载了多幅毛泽东的照片,1949 年第32期是祝贺《斯大林元帅七十诞辰》专刊。

罗果夫在《苏联文艺》“信箱栏目”中明确提出:“作为编者的我,给本刊提出的目的是:发表完全从俄文直接译出的旧俄或新苏的文艺作品的译文。”[8]这一方面表明了他的选文倾向,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文艺作品的欣赏确实冲淡了意识形态的影响。他在自己编印的《普希金文集》中交待了原因:“我们的俄国文学,就成为世界文学中一种最爱自由和最人道主义的文学”[9],因此,苏商时代出版社的报刊和书籍,其内容源头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的社科理论、政策方针以及文艺创作。时代出版社的做法通常是先翻译短篇或者长篇的一部分在《时代》或《苏联文艺》上刊载,达到一定篇幅后再出单行本。据笔者统计,苏商时代出版社不仅出版了《时代》《苏联文艺》《苏联医学》《时代日报》等卓有影响的报刊,还出版了一大批反映苏联制度建设情况的理论著作和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包括林陵(姜椿芳)、白寒(陈冰夷)等翻译的《高尔基早期作品集》(共3 集),林陵翻译的列翁诺夫《侵略》《苏维埃人群像》《烽火中的苏联妇女》,姜椿芳以笔名霖铃翻译的《苏联卫国战争诗选》《外科医生》,白涵(陈冰夷)翻译的梭波列夫《海魂》,琳琳(姜椿芳)翻译的A·托尔斯泰《伊凡·苏达廖夫的故事》,白寒翻译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金人(张君悌)等编译的《苏联文学之路》,水夫(叶水夫)翻译的戈尔巴托夫的《不屈的人们》、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许磊然翻译的卡达耶夫《妻》、西蒙耶夫《日日夜夜》,朱斌生翻译的《苏联的保健》、柯尔楚纳克《战线》、列宁《十月革命的准备与执行》《帝国主义论》,景(姜椿芳)选译的列昂诺夫《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林秀翻译的赫辛斯基《列宁斯大林论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等。

得益于出版品优良的质量和强烈的时效性,时代出版社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仅举一例,罗果夫与戈宝权合作编辑的《普希金文集》从1947 年到1949 年短短两年中重印4 次,总计16 000 册。师陀亦明确提及曾将《时代》及其他出版品寄往皖北解放区,其中关于马列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以及反映苏联经验的文艺著作占据绝大多数,这相当于在战争封锁的条件下开辟了文化输入的特殊通道,对渴求了解国际形势尤其是苏联动态的中共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所以1942 年2 月15 日《时代》出版《红军成立24 周年》纪念专刊后,《新华日报》立即互动,于2 月23 日头版发表了毛泽东亲笔写的代论《庆祝苏联红军廿四周年》,同版还刊载了冯玉祥、李济深、杨森等人的祝词[10]。事实上,苏商时代出版社的影响广泛及于国统区和解放区,有学者就发现哈尔滨、大连、山东、广西桂林、华北、冀鲁豫等地都有其出版物流通。[11]粗略统计,1941-1951 年的十年间,苏商时代出版社共出书365 种,总数达280 万册以上,出版社的骨干主要就是姜椿芳、陈冰夷、许磊然、叶水夫等寥寥数人,在当时日伪特务不停干扰阻挠、出版物资紧缺的恶劣条件下,能够完成这么多的工作,堪称是极为惊人的成就。而如果没有罗果夫的掩护、支持,苏商时代出版社能否在上海立足,还是未知之数。就其作为战争年代重要信息源来说,对中国革命和社会走向的影响不容小觑。1952 年10 月,苏联政府决定将时代出版社无偿移交中国,中宣部决定由中苏友好文化协会领导,易定山为社长。自此,时代出版社出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罗果夫的编辑成果与宝贵援助

身负苏联国家新闻宣传使命,罗果夫将苏联国内时政著作及时引介到中国算得上是本色行当,1948 年3 月,罗果夫编辑出版了《史大林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1948 年10 月,罗果夫将著名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根据莫斯科外文局1948 年版重新校订翻译,出版了其“新译本”。1949 年1 月,罗果夫编辑出版了《莫斯科——现状·历史·工业·文化》,初版4 000 册,1950 年北京再版4 000 册。此外,罗果夫还编辑出版了《列宁》《莫斯科》《蒙古人民共和国》等画册。

如果说罗果夫编译时政著作是官方本职的话,那么他编译的大量文艺著作尤其是中国作家作品,可称得上兴趣爱好驱动了。他与戈宝权编的《普希金文集》1947 年12 初版1 800 册,3 个月之后的1948 年3 月即再版2 200 册,1 年后的1949年4 月三版2 000,1949 年8 月四版达10 000册,而且直到1954 年,时代出版社还有此书再版。该书也被誉为时代出版社史上最有影响出版物之一。罗果夫与戈宝权合作编辑的《高尔基研究年刊》是首次在中国出版的外国作家研究年刊,1947年6 月初版后反响积极,1948 年8 月即再版。据姜椿芳统计,这是国内高尔基研究学术史上出版最早、再版次数最多的一部研究文献。除了苏俄作家,罗果夫对中国现代作家尤其是鲁迅有浓厚的兴趣。从最早认识萧红时起,他就不断打听关于鲁迅的生活和创作细节,他访问过包括许广平、萧红、曹靖华、胡风、戈宝权、邹韬奋、潘梓年等知情者,不断试图加深对鲁迅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多次参加关于鲁迅的纪念活动,目的是“要用新材料写一本鲁迅传略”。随着认识的深入,他认为应该先将鲁迅的作品翻译到苏联出版,让苏联人民了解这位伟大的中国作家。他说:“鲁迅在为进步,在为新文学的斗争里所表现出的火焰式的不妥协性,正适合苏维埃青年的寻求”,“鲁迅的笔触,比近年来外人所写几百几千本介绍中国的书所给予的,要多得多。”[12]1948 年,罗果夫在草婴、倪海曙等人的帮助下编译出版了鲁迅的《门外文谈》,1949 年罗果夫翻译的鲁迅《阿Q 正传》由大连新中国书局出版,这是鲁迅作品的首部中俄文对照版。1952 年,罗果夫主编的《鲁迅选集》在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问世,书中收入了鲁迅的《肥皂》《在酒楼上》《阿Q 正传》《孔乙己》《白光》《端午节》《示众》《祝福》《一件好事》《故乡》《狗的驳诘》《奔月》等14 篇小说和《野草》中《秋夜》《求乞者》《风筝》《立论》4 首散文诗,向俄语世界的读者展示了鲁迅作品的深刻性和艺术性。1953 年,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罗果夫主编的《鲁迅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入了罗果夫选定、费德连柯和波兹涅也夫等人翻译的《孔乙己》《阿Q 正传》《故乡》《祝福》等9 篇鲁迅作品,罗果夫邀请陈烟桥做了鲁迅头像木刻用于封面,还作了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鲁迅。因为罗果夫对中国文坛的熟悉和对鲁迅的深入了解,其他苏联汉学家在编选鲁迅作品集时常常征询罗果夫的意见,1954-1956年,郭质生(科洛科洛夫)、西蒙诺夫、费德林等主编的《鲁迅著作集》分4 卷先后出版,其中请罗果夫翻译了较为重要的《鲁迅自传》。

因为鲁迅,罗果夫对木刻艺术也很感兴趣,还特意编了一本《新木刻》,由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于1948 年9 月出版。罗果夫在序中说自己几乎参加了近10 年来的中国所有木刻艺术展览会,所以作品质量是有保证的。他高度评价了鲁迅的《引玉集》,认为“中国木刻艺术正是循着伟大作家鲁迅所指示的道路坚定地前进的。”中国木刻“逐渐多样化起来,人民性和民族传统的探求代替了单纯的模仿”。[13]恰恰正因如此,中国新木刻与苏联木刻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了,原因是二者在艺术精神上的高度一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木刻文献。该书共145 页,上编是木刻作品选登,收入了约75 幅木刻作品,下编是“理论与技法”,收入了吕木城、景宋(许广平)、陈烟桥等人所写的21 篇文章。罗果夫1956 年,罗果夫组织阿·纳维科娃和阿·切胡托娃翻译了陈烟桥的《鲁迅和木刻》一书,由苏联国家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1944 年7 月初版,收入了6 篇论文。开明书店1949 年10 月新版大幅增补,又请景宋作序,内容分为“鲁迅与木刻”“鲁迅与木刻版画”“论木刻与版画”以及附录、后记等五部分,1950 年再版。罗果夫即是在开明书店版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俄译本。

罗果夫慷慨豪爽,乐于助人,文化界的朋友有了困难都喜欢找他帮忙。1947 年,胡风准备重印《欧根·奥涅金》,想在初版的基础上增加插图,向罗果夫求助,罗果夫“答应一定帮忙”。可是解决了内容和版式的问题后发现印刷用纸又成了大难题,关键时刻罗果夫不仅答应平价卖给胡风一批木造纸,而且可以先赊欠,待销售后再还款,一下解决了胡风的困难。“他答应平价卖给我几十令木造纸,而且给我一张提单,先提纸后付钱”,“这样书不仅纸好印得漂亮,还有漂亮的插图”,“很快还上了罗果夫的纸款。”[14]鲁迅的朋友,画家陈烟桥因为《文萃》案被捕,罗果夫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在《时代日报》上予以揭露,向各方发出营救陈烟桥的信号。陈获释出狱后,生活困顿,罗果夫则邀请他为时代出版社旗下的《时代日报》《时代》杂志创作木刻作品,提供稿酬补贴生计。不论在战时还是战后,出版用纸都是大问题,时代出版社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出版书刊杂志,是因为苏联政府定期用货轮从海参崴运输纸张等货物到上海,姜椿芳回忆说,宋庆龄在上海的《儿童文学》杂志和儿童文学书籍出版用纸也是罗果夫援助的[15]。茅盾还披露了另一件事,1939 年他在新疆担任中苏友好文化协会迪化分会会长时遭到军阀盛世才的威胁,曾经向罗果夫求助,想请苏联方面安排全家去苏联学习游历,但由于当时苏联驻新疆总领事顾忌盛世才而未成功,罗果夫遗憾地说:“假如不在新疆,我就有办法,我可以用塔斯社或者VOKS 的名义请你去苏联。”[16]

纵观中国现代编辑史,像罗果夫这样全面、深度介入中国编辑事业的外籍友人实属凤毛麟角,而论及贡献、帮助,则更是少有人及。梳理这段历史,既是为了向这位文化使者致敬,更是见证两国之间的历史友谊。

猜你喜欢
木刻苏联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动物一一逼鼠蚕猫
桌上盆景(外一幅)
李富贵木刻作品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文艺范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