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下的网络通信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2020-12-20 15:26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19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网络通信管理系统

李 晋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大理分公司,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 言

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是存放各种数据信息,其本身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包含的信息数量极为庞大。同时,数据库还能在特定方式的作用下,将其想象成一个电子文件柜,这样既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在,还能保证用户对其进行简单的操作。因此,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如今,基于数据库环境来构建相应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方向,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 空间数据库的概述

空间数据库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相关存储介质中,地理信息体系合理存储和应用各项空间数据信息的总和,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多个特定文件体现在相应的储存介质中。空间数据库产生和应用开始的时间大致是20世纪70年代,从地图的绘制和遥感图像的处理中扩散开来,最初的目标是为了能够有效借助太空所传输的数据信息来进行经济相关地图的高效率制作。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关系数据库在表示、储存、管理以及检索各项空间数据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大多数都只能作用于那些复杂程度不高的对象,而针对那些烦琐且精度要求高的复杂数据来说,就很难保证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空间数据库应运而生[1]。

相比较来说,空间式的数据库主要包含特定范围内具备一定空间要素的数据信息总和,也可以说是在某个物理介质中GIS所要存储和应用的空间数据集合。不仅如此,此数据库还具备数据信息存量丰富、可访问性高以及模型构建复杂等特点,在设计空间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相应的管理体系完成整个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探讨、结构层设计以及数据层设计3个部分。

2 数据库下的网络通信信息管理系统基本组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会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不同地域的本地网和通信管理的局域网等,可以让相关通信资源的传输更具时效性和高效性。其中,硬件部分的组成主要包含外部接口和服务层等,软件部分则由接入层和数据开采等。与此同时,此系统还能精准而有效地转换各类数据信息,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应用时效性,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2]。

2.1 硬件组成

2.1.1 硬件组成的简述

网络通信管理系统要想更好的在通信局域网和各区域本地网中得到有效应用,就需要具备充分的适应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达成联网使用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让区域内各项数据信息的传输更加顺畅,还能确保相关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且对其进行有效转换,最大限度地为管理好信息链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网络通信管理系统还可以为后续自动选择与调配信息资源提供良好支撑,这样就能够实现自动匹配通信路由等诸多功能,从而同步掌控整个局域网。此外,该系统还能实现优化管理相关设备与资源、数字化交叉资源的管理与链接、更加全面准确地管控通信号码以及无纸化的通信度管理等。通过这些操作,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终保证资源的配置和应用能够达到最优[3]。

2.1.2 外部接口设计

在数据库的作用下,所构建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需要和其他很多系统之间维持紧密的联系,而要想最大化增强最终的连接效果,需要合理设计外部接口,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为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和上下层网关相对应的接口,同时也能为系统的实际运行提供光缆监察、统计分析以及办公文件等相关接口。为了尽可能提高系统实践连接的效果,就需要保证这些接口能够支持实时共享数据、Correct、TCP以及Web Service等多种方式的通信。

2.1.3 服务层

数据库下的通信管理系统服务层主要包含一系列具备良好功能性的应用型服务器,能够有效分析和处理系统中具体的单元模块信息内容。同时,服务层在实际的运行中需要尽可能采取措施,在短时间内将表层通信需求迅速转换成数据库内部的信息服务需求,并将产生的反馈结果向上传递,到达实际的表现层面。通过这个过程的工作,能够让整个数据信息的管理变得公开与透明,从而保证通信资源管理更加人性化与科学性,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实践应用成效[4]。

2.2 软件设计

2.2.1 接入层设计

在进行网络通信管理系统中的软件设计时,需要让接入层所涉及到的信息传输方案和主通信层保持一致,这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路由器和通信交换机之间展开有效连接的基础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用到至少3台交换机,具体单元所具备的功能是在相应局域网中的交换器上安置与传输各项数据信息。要想最大限度地增强使用效果,需要在合理设计接入层的过程中,严格依照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充分满足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各项要求,此外还需要额外添加3台交换机装置,并有效设置相关的设备和系统等得,这样不仅能够为单元局域网安全传输各项数据信息打下坚实基础,还能提供更加良好的信息传输支持。

2.2.2 数据开采软件

数据开采的实践环节可以细分成很多具体的阶段,如数据的准备、开采以及叙述等阶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通信问题需要同时借助多种方式进行解决,数据信息的开采或是查询也会出现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的手段都可以被应用到通信管理系统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状况来作出科学的选择。对于此过程来说,通常将兴趣度当作一个衡量的标准,同时这些标准还能继续细分为数据的精准性、简洁性、实用性以及创新性等。

此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有机结合信息通信的需求和实践的环境,有效提高数据开采的效果,其次合理选择相应的开采技术,让其和实际的通信系统运行状况充分融合,最后依据具体的实践要求来选择相关标准,确保数据的精准和实用,从而为后续的数据开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

3 实验和效果分析

3.1 实验准备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的准确度,可以分别将两种通信管理系统放置在同样的试验环境中,合理检验两个系统最终的管理结果,通过有效分析和研究得出两种系统对应的实践管理效率和成果。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控制相关实验环境,保证两种系统进行各项信息管理与分析时所处的环境相同,从而减少其他因素给实验结果所带来的影响,让最终的检查结果具备有效性和准确性。此外,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以具体的实验环境为依据,合理控制能够给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各因素所产生的干扰,这不仅可以营造一个稳定且健康的实验环境,确保整个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还能提高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2 实验结果分析

基于数据库相关环境所构建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和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系统相比,能够获得更加高效和优质的实践效果。在具体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新型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都要远远高于旧式系统,通过分析与研究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就初始阶段来说,新系统管理的效率高达90%,而同时期旧系统的管理效率仅有70%,并且当改变实验条件时,新系统的管理效率还有所提高,在样本数量为350个时管理效率达到了最大值98%,再往后实验时,虽然最终的管理效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却一直都保持在90%上下。而反过来分析传统式管理系统作用效果可知,其管理效率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波动范围很小,并没有在实际需求的变化下得到提升[6]。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数据库所形成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能够提高整个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并且当样本的数量在350个左右时,管理的效率达到最高峰值98%,而同时期的旧系统管理效率却仅有70%,且不会随着实际需求的改变而出现较大提高。结果表明,在数据库大环境下建设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整体上的管理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系统,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7]。

4 结 论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增强网络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保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准确和稳定的信息服务,就必须全面展开相关信息管理的设计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利用大量的信息维护、线路管理以及设备设施等增加数据信息的总量,保证其与相应区域内空间位置的紧密联系。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系统难以满足新时期数据库大环境下的各种需求,因此需要建设网络通信管理系统,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为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建立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网络通信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传感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信息化时代网络通信安全的背景和对策
在线评审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基于网络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5G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前瞻性思考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提高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