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土壤障碍因素及配套改良措施

2020-12-20 16:05
河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有机肥土壤

安阳县辖9 个乡镇,面积542 km2,常年耕地面积3.22 万hm2,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沙土和砂姜黑土,其中,潮土占91%以上。土壤障碍因素和土壤类型、植被、农事活动等密切相关,而土壤类型的形成往往与地貌区域有密切关系。

一、地貌类型

(一)韩陵山丘陵区

本丘陵突起于中部冲积平原,位于韩陵乡中南部,最高海拔87.8 m,最低处70 m。共分四层,上部约30 cm 为耕作层,母质为风成黄土;第二层为砂岩、砾石,厚度一般为1.5 m;再往下是褐色黏土,一般厚度2 m;最下层是红砂,为第四纪初沉积物,厚度1.2~6.1 m。

(二)中东部冲积平原区

中东部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由漳河、洹河、汤河、羑河泛滥淤积而成。东部还受古黄河的影响,绝大部分为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潮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4~75 m。在县境东部偏北还有一条古漳河道,土壤为风沙土。东部为华北冲积平原,海拔55~75 m。东南部是以广润坡为主的洼地,最低处在辛村乡南伏恩东南,海拔54.5 m。

二、土壤类型特点

安阳县潮土是在河流沉积母质上受地下水作用,经过人类耕作熟化发育成的较年轻的土壤类型。它的形成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受制于以下几点:首先,流水速度对母质颗粒的分选作用,在紧沙、慢淤不紧不慢出两合的流水分选作用支配下,使得潮土在水平分布上出现近河沙、远河黏、中间夹两合的一般性规律。其次,安阳县的气候条件给好气性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致使残留在土壤中或施肥进入土壤中的少量有机物质被充分分解掉。因此,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比较缺乏。再次,潮土分布区地势低,地下水位较高,同时,地下水位受干湿季节交替的影响,雨季水位上升,浸于潜水面的土层,发生潜育化现象,铁、锰被还原,出现蓝灰色条纹或锈斑,旱季水位下降,原浸水的土层脱水成氧化状态,铁、锰被氧化,又出现红褐色条纹或锈斑,这样年复一年的氧化,形成了土体剖面下部蓝灰色、红褐色锈斑、条纹相互间杂的新生体。这些过程形成了潮土的3 个重要特征,即土层深厚,质地层次明显而薄厚不一;土壤中氮素比较缺乏,钾、钙、镁等元素丰富;剖面下层1 m 左右有蓝灰色和红褐色铁锰斑纹间杂的新生体。

三、障碍因素形成的原因

(一)旋耕面积增大

由于旋耕机械化操作的面积增大,没有注重深耕,使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土壤容质量增加,降低了土壤保水保肥的性能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种植模式单一

大部分耕地常年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占的比重非常小,由于劳动力缺乏,种植结构调整难度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三)土壤养分消耗多

由于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土壤养分消耗过多,农家肥投入数量锐减,化肥投入不均衡,耕作管理上普遍存在重用地、轻养地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力的提升。

(四)土壤耕性差

由于一部分地块本身处于低洼地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能力差,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出现土壤潜育化,导致土壤耕性变差。

四、改良措施

(一)继续推广配方肥,平衡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11 年来,安阳县耕地土壤肥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基本达到中等水平,粮食产量也实现了十几年连增,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安阳县针对商品有机肥的增施、秸秆还田、畜禽粪便的利用都提出了合理的应用措施,并且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提高农民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近5 年,全县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稳步上升,容质量有所下降,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培肥了地力。

(三)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通过大力宣传、示范、推广,安阳县玉米已经实现种肥同播。小麦机械化深施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在逐年进行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了科学施肥带来的良好效应。

(四)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安阳县从2018 年开始,规划种植结构调整带,制定了“两环一带”种植结构调整方案。2019 年调整面积达到0.27 万hm2,起到了改良土壤、增强肥力的作用。

(五)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进行试验示范,辐射带动

全县对已经通过土地整理、农田林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化肥减量模式、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机械化施肥等工艺的试验示范,让群众现场观摩效果,积极推进,有效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有机肥土壤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农作物产量和肥料投入影响的研究
土壤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