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针透刺治疗梅核气

2020-12-20 15:12泽,邢
关键词:异物感任脉膻中

金 泽,邢 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关键字】梅核气;芒针;透刺

1 梅核气

梅核气是郁证的一个分支,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不影响吞咽,无器质性病变,或可伴有胸胁阻胀,喛气吞酸,情志不舒等症的疾病。梅核气最早是以症状的形式出现于《黄帝内经》,如:“……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等。而病名最早见于《赤水玄珠》“……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

2 病因病机

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和情感,禀赋和饮食有密切关系。情绪不得排解消化,则会使肝脏气机郁结,不得调达,进而肝疏泄功能出现异常,木旺克土,脾健运功能减弱,痰湿停滞于内,痰与气相互结合,结于咽喉,出现“喉中介介入梗状”;机体脾胃功能先天不足或饮食缺乏节制,易损害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紊乱,聚湿生痰,母病及子,肝脏气机郁结不畅,气机循经上逆,与痰相结于咽部而发病;故该病易累及肝、脾、胃三脏。所以,在治疗时应以舒畅气机为,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为主。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神经官能症,但近些年来,临床有很多梅核气的患者会合并消化系统的疾病。有些人认为,咽与胃和食管有共同的反射中枢和通道,是该病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的原因。还有人认为,咽下缘平第6颈椎,下又与食道、气道相连,当食道发生痉挛,咽与食道相接处会呈现较脆弱的状态,易被拽松,会出现“异物感”。当气道出现痉挛,且未出现咳喘症状,咽与气道相接处薄弱,易被拽松,会出现“梅核气”症状。

3 芒针透刺治疗梅核气

3.1 治疗方法

针具:5寸芒针,1.5寸毫针。

选穴:天突、膻中、鸠尾、中脘;

配穴:列缺、合谷、廉泉。

操作:中脘透鸠尾,膻中透天突,其他穴位采用普通毫针针刺。针刺得气后,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针灸时长为30分钟。

3.2 治疗方法分析

首先,天突,膻中,鸠尾,中脘皆属于任脉。一方面,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梅核气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气互搏,而结于喉,所以透刺任脉,疏通任脉气血,就可以间接刺激和影响足厥阴经、足太阴经和手太阴经。另一方面,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任脉穴位可以治疗咽部、胃部及胸胁部症状;廉泉作为阴维脉任脉的会穴,具有降逆化痰的作用;气之会,膻中穴,行气开郁力强;列缺,为手太阴的络穴,具有宣肺散结的作用,合谷手阳明经合穴,善治喉痰。

芒针针法是中医传统针法。较之毫针,芒针是更具优势的。其治疗特点可以用“流弹趋动,技巧术行”来总结。意为运用芒针的长度,通过深刺以疏导脏腑经络的气血,经络感传达到病所,施行弹动的补泻手法,逐步深入,促进脏腑功能并建立新的动态平衡。

4 验案举例

患者赵某,女,32岁,2018年12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于就诊1个月前,偶有出现喉中有异物感,未予理会。一周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睡眠差,喉中异物感加重,并伴有胸闷,口苦,腹胀。既往健康,平素情绪不畅。该患者诊断为梅核气,主要由情绪不畅引起,可予芒针透刺疗法,除特定选穴外,可加百会、宁神、安眠、内关、神庭、太冲穴。当次治疗结束后,胸闷感消失,喉中异物感、腹胀有缓解。治疗10次以后,梅核气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改善。

5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普遍加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在11%左右,而近期报告则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10年的时间里,全球受抑郁症影响的人数增加了18%。梅核气作为郁证的一个分型,亦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在遇到相似症状患者时,应该予以鼻咽喉的专业会诊及检查,排出咽喉处器质性病变的可能,且很多时候,患者会表现出梅核气合并消化系统的症状,需予对症的治疗,加减配穴,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芒针透刺的治法,有精简选穴,针刺深长,作用迅速的优点,但在运用芒针治疗梅核气的时候,除应注意使用芒针方法以外,还需注意,因为芒针尺寸偏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畏针和晕针的情况,需要在采取治疗前,向患者解释和告知。

猜你喜欢
异物感任脉膻中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顿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顿足”
每天做做养心操
浅谈收涩药在带下病中的应用
咽部异物感可能是会厌囊肿
喉咙有异物感?热毛巾敷一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