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鳅共生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探讨

2020-12-20 17:00唐晓燕
科学养鱼 2020年5期
关键词:田面姜堰泥鳅

唐晓燕 张 荔 杭 燕

(1.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00;2.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首农服中心,江苏 泰州 225500;3.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政府,江苏 泰州 225500)

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验田、示范户水稻亩产量平均516千克(波幅496~532千克),亩种养效益平均2724元(波幅2450~3230元),较常规种稻增效148%(增幅123%~193%),化学肥料减量32%,化学农药减量35%。笔者将姜堰区稻鳅共生模式试验、示范田水稻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了整理,以期能给姜堰区和同类生态地区提供参考。

一、稻田地块的选择

养泥鳅的稻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无公害的养殖要求;稻田保水性能强,土质疏松肥沃,底质以壤土或黏土为好;养泥鳅的田块最好集中连片,具有一定的规模,单个田块面积以3~5亩为宜,为了节省土地,最好将稻田附近现有的废旧沟渠、公路边沟塘及排水沟等合理利用起来。

二、田间工程建设

1.开挖围沟和田间沟

稻田要开挖围沟和田间沟,围沟呈回型环沟,沟上口宽2~3米、沟下田宽1~1.5米,沟深50厘米;在田中间开挖“十”或者“井”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1~1.5米、深30厘米,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10%以内。

2.加固田埂

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层层夯实。田埂高于田面0.2~0.5米,顶部宽0.5~1.0米。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或暴风雨使田埂坍塌。同时,预留两米以上的机耕道,便于机械耕作。

3.防逃设施

田埂上防逃设施用塑料薄膜、厚质塑料膜或石棉瓦等作材料,基部入土0.2~0.3米,顶端高出埂面0.5~0.7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防止蛇、鼠等敌害生物进入。稻田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栅,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及泥鳅逃逸。

4.防鸟网布置

鸟害严重区域还应架设天网,环沟及稻田四周每隔5米插上竹竿,或热镀锌钢管,或浇筑水泥柱,桩高出地面2.5米。待泥鳅放苗后,整体围上防鸟网,防止白鹭、夜鹭等天敌侵害。

三、选择适宜的品种

养泥鳅田种植的水稻,根据区域生态条件与市场需求,选择生长期适宜、耐肥力较强、秸秆粗壮抗倒伏力强、抗病虫害强的优质丰产品种,食味值好的品种尤佳。姜堰区可选择生育期148~155天的品种,如南粳9108、宁粳4924、丰粳1606、南粳5055等。

四、确定科学的栽植形式

1.培育壮秧

养鳅稻田栽插的秧苗要求健壮、无病、返青快,可采用钵苗机插中苗或毯苗机插小苗移栽形式,秧池禁止使用高毒农药。移栽前1~2天,要对秧苗施好出嫁肥,并普喷1次高效农药,做到壮秧带肥、带药下田。

2.大田整地

在秧苗移栽前10~15天,对大田进行整地,在整地前,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千克,45%复合肥30~40千克作底肥,将大田耙平,做到寸水不露泥后,亩施40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

3.适时栽秧

插秧时间确定在6月上中旬。合理机插密度和规格,采用中小苗浅水宽行密植。中苗行距33厘米,株距12.4厘米,每穴4~5苗,亩栽7万株;小苗行距30厘米,株距11厘米左右,每穴4~5苗,亩栽8万~9万株。适当增加田边、沟边插秧密度,发挥边行优势,以提高水稻产量。

五、稻田的养分管理

1.保优高效施肥

施肥的原则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且少量多次。养鳅稻田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其他底栖动物及杂草等能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泥鳅的排泄物能被水稻吸收利用,能减少化肥施用20%~30%。

2.施足基肥

养鳅稻田在秧苗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基肥品种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满足泥鳅取食。施用量以基本满足水稻全生长期的需要为准。插秧前15~20天,亩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500千克,45%复合肥30~40千克作底肥,机械耕翻整匀。

3.看苗追肥

秧苗返青后,视水稻生长情况追施1次促蘖肥,亩施不超过7.5千克尿素,有效分蘖临界期前1个叶龄期,看苗施好平衡肥,亩施不超过2.5千克尿素;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田间苗情,可施1次促花肥,亩施10~15千克45%复合肥加5千克尿素,追肥以尿素或复混肥料为主,不能使用氨水和碳铵,否则易造成泥鳅中毒。

六、稻田的灌水技术

1.保持水质

田间水层始终不能低于沟面。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季节,适当灌水调节水温,防止泥鳅缺氧和烫死泥鳅。若水质较差,选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改水。

2.水位控制

水稻移栽期和分蘖期用水适当浅些,以促进水稻生根分蘖,水稻孕穗期需要适当加深水位,保持15~20厘米水层,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

3.晒田

为了保证泥鳅的生长觅食,要妥善处理鳅、水稻与水的关系。平时保证稻田田面5~10厘米的水深,搁田时则采用短时间降水轻搁,水位降至稻田田面露出水面即可,让空气进入土壤,阳光照射田面,起到杀菌、增温、透气的作用,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以免导致环沟泥鳅密度因长时间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七、稻田的病虫草害防治

1.病虫草防治特点

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用药,喷洒农药前适当加深田水,且喷头朝上,尽量避免将药液喷到水面。泥鳅爱吃高等植物的嫩茎叶,所以养泥鳅的稻田杂草很少,可以不使用除草剂除草。

2.病虫绿色防控

提倡容忍共存,遵循生态防控为主,辅之以物理和生物防治。

(1)农业生态防治。选用抗性品种,采取减施氮肥、适度搁田、健身栽培、种植紫花苜蓿休耕等措施减轻病虫害发生。

(2)理化诱控。秧田覆盖无纺布,阻断害虫迁入和产卵;选用香根草、芝麻、向日葵、菊花等减轻螟虫危害,利用杀虫灯诱杀害虫,降低虫口基数。

(3)生化控制。选用苦参碱、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开展防治。

(4)化学防治。苗期:种子处理(甲霜·种菌唑+杀螟丹+氰烯菌酯),出嫁药(氯虫苯甲酰胺+肟菌·戊唑醇+吡蚜酮);大田期:在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重发情况下,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肟菌·戊唑醇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开展统防统治。

八、水稻适时收割

一般在11月上旬完成水稻的收割,收割前15天将田面水缓慢排干,让泥鳅聚集于田沟和围沟里,沟水低于田面20厘米。收割后将秸秆还田,大型拖拉机旋耕使秸秆入土,然后种植绿肥。

猜你喜欢
田面姜堰泥鳅
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特征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以长江中游单季稻田为例
泥鳅笼
浮萍对不同氮肥用量下稻田水中氮含量动态的影响
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春耕稻田滞水减排控制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共享“悦”读之美南京图书馆向姜堰赠送图书设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捉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