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参考

2020-12-20 18:16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39期
关键词:烯烃能源

2020.11.19

杜祥琬院士:能源结构有所改善,但还不够革命性

“近年来,我国能源的快速增长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效虽有明显提高,但差距仍大;能源结构有所改善,但还不够革命性。产业偏重、能效偏低、结构高碳的粗放增长方式,导致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只有从能源转型着手才是治本之策。”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近日召开的“2020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上指出,能源行业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型和创新重任。

◆首先要转变能源供给、消费观

多位专家提出,转型首先源自观念与思维的转变。

“谈及‘能源安全观’,通常理解为科学供给、保障合理需求。而现在,能源安全已不仅限于供需安全,还要注重环境安全、气候安全,确保大气、水环境等可持续,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杜祥琬说。

我国的“能源资源观”也要更新。杜祥琬表示,“富煤、贫油、少气”的传统认识,现已跟不上发展要求。“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技术能力、成本下降等因素,共同推动非水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由最初的‘微不足道’发展为现在的‘举足轻重’。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已开发量远低于技术可开发量的1/10。这意味着,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资源基础丰厚。”

杜祥琬还称:“作为主要负荷区,我国中东部地区往往认为自己负荷重、资源缺。若能转变习惯,认识到自己身边的可再生能源并实现高比例自给,就可缓解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压力。”

除了供给,还有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在碳中和的新目标下,能源转型要从需求侧做起,节约能源、减少能源需求是基础所在。

“实现碳中和情景,主要依靠风电、光电、生物质能源等。这就要求化石能源需求尽可能最小,以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以及碳汇等压力。尽可能减少末端对燃料的依赖,能源输送路径由过去‘燃料-热量-电力’转为直接使用电力或由电力到热量的方式。”江亿表示,降低终端能源需求,消费观念及模式的转变很关键。

◆“跳过油气时代”存争议

有了思路,具体如何实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刘宏斌认为,对于我国而言,煤炭仍是一定时期内的能源消费主体,但中短期内,其消费将进入平台期并早于世界达峰,2025年后持续下降;近年来油气资源生产能力不断回升,但因天然气需求增幅较大,供应增长幅度仍难以跟上需求增长;新能源则进入规模发展阶段,2021-2025年均增量有望超过4000万t标准煤。

结合能源安全形势,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进一步提出“洁煤、稳油、增气、强新”的路径。具体而言,第一步是2021-2035年,以天然气为桥梁,加大高碳能源清洁减量利用,加快清洁能源高效规模利用,“天然气+新能源”消费占比达到40%;第二步是2036-2050年,以绿电、绿氢为桥梁,力争到2050年一次能源自给率提高到95%,“天然气+新能源”消费占比升至50%以上。

但也有不同观点。“我国目前仍处于燃煤时代,到底是从煤到油气再到可再生能源时代,还是直接通过‘煤改可再生能源’实现低碳目标?”江亿表示,我国燃气资源相对不足、气源在外,且技术起步较晚、相对落后;风电、光电技术与国际领先同步,已形成从元器件、系统、控制等全套产业链,且成本不断降低。“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系统,涉及能源生产、转换、输配、终端等全系统更新。若从‘改气’出发,对电力系统和各种终端用能方式的改造路径,与低碳未来差异巨大、方向不同。对此应发展可再生电力,直接向低碳目标迈进。”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也称,若沿着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形成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的结构,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达到100亿t左右。“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必须跨越油气时代,直接进入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时代。”

◆机制体制创新面临挑战

据了解,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种种挑战并存。“能源转型既包括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也包括空间格局的优化平衡,二者共同产生效果。其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风险。”杜祥琬说。

杜祥琬表示,长期以来,业内习惯于大基地、大电网模式。但其实,风电、光伏、生物质等资源,均适合形成分布式的低碳能源网络,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则更具发展潜力。例如,东部地区常常只用电、不产电。若能发展一系列低碳能源网络,让东部地区自发自用、寓电于民,由单一的“能源消费者”变成“能源生产型消费者”,有助于解决用能问题。“一大批中东部‘产消者’的出现,将创造中国电力系统新形态,但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不仅是能源结构的变革,也要求电力系统在体制、机制、管理运行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革命性创新。对此,要警惕能源系统和技术落后带来的风险。”

江亿也称,能源转型离不开能源体制的革命。“现有的能源政策机制体系,与低碳转型要求严重不适应。比如,存在多重补贴、交叉补贴等问题,严重背离市场;不合理的电价机制,导致发电侧不能充分鼓励灵活电源调峰,用电侧不能充分鼓励需求侧响应模式等问题长期存在。恢复能源产品的市场本质,让能源领域回归市场,只有彻底改变定价机制才能实现能源转型。”

“目前,地方政府之间、企业之间仍存在壁垒,要打破利益集团等壁垒,体制机制创新必不可少。此外,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全社会参与也是挑战,包括政府绿色低碳的带头作用、公民的自觉低碳行为等。”王仲颖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

煤矿智能化 管理创新要跟上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5G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持续推动煤矿生产向智能化阶段迈进。煤矿是一个复杂系统,将智能系统应用于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不仅涉及技术创新问题,更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与管理过程的创新,从而协同该系统的自主感知、高效互联、预测预警,全方位支撑智能分析决策与精准控制。

管理创新的实质是形成创造性的思想,优化和更新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管理要素,使上述要素的组合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地产生实际效果,服务于企业提质增效的创新性活动。此外,技术创新通常也被纳入到企业管理创新中来。

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管理创新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科学决策、精准管控和精准执行,有效提升煤炭生产效率,助力实现煤炭开采的智能化、无人少人化以及安全高效,至少包括生产方式与方法革新、制度与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革新、供应链协同治理等四方面内容。

生产方式与方法革新。煤矿智能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煤炭开发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机器人化等深度融合,建立矿山感知、互联网、分析、自学习、预测、决策与控制的完整智能系统,进而通过管理活动整合生产运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各地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比较突出。煤矿应在充分理解技术功能、用途、适用范围的基础上,掌握煤矿智能系统的技术架构、运行特征与场景刻画,避免管理手段和工具革新滞后于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需求,让煤矿智能化真正成为实现煤矿精准开采以及提高生产运作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制度与组织结构变革。一些煤炭企业管理制度尚未跟上技术变革的需求,部门割裂,导致内部各煤矿智能系统的数据接口和标准不统一,虽然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多,信息量大,但缺乏有效整合,存在“信息孤岛”,导致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少,难以支撑企业及时的科学决策。同时,在日常较为繁琐、紧张的工作状态下,煤企管理人员只能不断地沿用传统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不能契合煤矿智能化发展需求。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更多需要制度与动力机制革新。一方面,应优化管理层级,提高各部门的分权化程度和正规化程度,形成对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的有机式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可通过凝聚组织目标,平衡各部门利益,来适应煤矿开采技术创新,以规范化组织机构加速智能化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革新。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动力目前主要是企业高层对外部环境与政策的响应,而员工层面缺乏统一认识,导致煤矿智能化建设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上冷下热”,极易出现机械化、被动式应对。应将煤矿智能化建设管理日常化,考核制度化,引导员工积极投身煤矿智能化建设事业。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人力资源需求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智能化会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但更加迫切需要具备煤炭开采、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技术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队伍。但部分传统煤矿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能培训偏少、能力提升机制不健全,适应智能化需求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与开发严重不足。应有效整合现有人才队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吸引高层次专门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

供应链协同治理。煤矿智能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学科领域,涉及的供应链条也比较长。如果只注重单一环节的智能化,装备可靠性、供应商、平台建设等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智能化技术耦合、优化及商业应用。

目前,一些已经开展智能化建设的煤矿对自身运营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定位不够清晰,普遍存在系统多实用少、软件多数据少、孤岛多集成少等问题。系统集成煤炭开发全产业链要素资源(如产品、市场、技术装备、劳力、资金、管理运营平台,等等)需要处理好不同系统之间、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关系,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投入。

通过有效发挥煤矿大数据的作用与效益,能以实际成效激发动力、引领行动,真正实现其让信息贯通上下、对接内外的技术支撑作用,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综合绩效与产品定制化生产能力。

“万河之水始于源,参天之木立于根”。让煤矿的主体实现智能化、建设智慧煤矿,必须植根于管理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融合管理创新,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将有效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动力与活力,极大地推动技术变革进程,充分挖掘企业价值增长空间,促进煤矿与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形成煤炭工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新动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

“十四五”生态建设开新局 低碳产业迎新风口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只是一个新起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明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进一步勾勒出“十四五”的路线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业内专家预计,“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开新局,绿色发展将获更大力度支持,特别随着未来十年碳排放达峰行动的持续推进,低碳产业将站上新风口,全球企业将竞逐新赛道。

◆“十三五”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果

“蓝天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这是近5年来老百姓对周围环境改变的切身体会。自“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相继打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日前表示,“十三五”这5年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全国化解钢铁产能约2亿t,1.4亿t“地条钢”全部清零。目前,全国约6.1亿t左右的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了18.2%。能源结构进一步清洁化低碳化。2019年我国国内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到57.7%,超额完成了“十三五”国家能源规划目标任务;非化石能源增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增量的40%,较“十二五”期间上升14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在空气和水质方面,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年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我国城镇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1347.8万t,同比减少40.4%,2020年底将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董战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展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绿色发展重点圈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五中全会对绿色发展的阐述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发展与绿色低碳、生态保护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有机统一起来,规定了未来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性质,可以说是,非绿色,不发展。

《建议》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其中包括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此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将制订“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项规划,以及跨越“十四五”“十五五”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除了向地方、行业明确传导压力、传导任务,也要明确地方和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相关部门还要形成合力来推动和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强化监督考核,在“十四五”末进行评估,进一步强化相应的措施,确保2030年前达峰目标能够实现。

“要立足于早达峰,争取在2025-2027年达峰。其中,部分经济发达省、市要率先达峰,牵引全国尽早达峰。”邹骥称。

此外,《建议》还提出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

◆低碳产业站上新风口

近日,秦淮数据集团规划、投资、建设及运营的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最新一期在山西大同正式投入运营。这个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实现“可再生能源+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的联动发展。

这并不是个例。“十四五”所倡导的“绿色发展”正在中国乃至全球各行各业掀起新的风潮。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观察到,不管是技术装备,还是汽车、零售等展区,处处都凸显出“绿色”“低碳”的理念。

西门子能源在展会上展现了其为“蓝鲸1号”钻井平台提供的可靠电力解决方案,在实现降低11%油耗的同时可以减少35%的氧化氮和20%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沃尔沃全球首发概念版电动轮式液压挖掘机EX03则意味着未来能实现更安全、更环保、更大规模的施工现场。

邹骥认为,未来应该加大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数字经济和传统制造业、交通、建筑融合为契机和切入点,将能效的提高提升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此外,抓住新型城镇化机遇,大力发展柔性直流建筑,发展虚拟电厂,把建筑与光伏、储能有机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大力发展交通电动化,促进交通行业深度减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也建议,“十四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持续推进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结构优化,全力开展大气、水、土壤和新型污染的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解决自然资源地保护体系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煤代油”脚步更近了:我国煤化工再添“利器”

我们日常所用的塑料制品、化纤织物,其实背后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烯烃,需求量巨大。通常,它是从石油中来。但是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决定了我们如果走传统的石油制烯烃“老路”,将会付出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代价。

为解决我国这一能源资源困境,中国科学家出手了。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独辟蹊径,绕开了生产烯烃对于石油的依赖,开创了煤制烯烃的技术路径。10余年来,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引领了煤基烯烃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传统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格局。

◆一直在“追赶”的重要原料

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工产品,其实都是以烯烃为原料的。以乙烯和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

然而,传统的低碳烯烃生产技术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原油主要依靠进口,2019年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严重影响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说。

刘中民表示,我国石油工业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个是提供汽油、煤油等能源产品;另一个就是为化工提供基础原料。目前,前者已经基本完成,后者却“很努力也没有做到”。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刘中民表示,目前,我国人均每年消耗24kg烯烃,而美国是42kg。

“一般来说,一个百万吨级的烯烃工厂需要有千万吨级的炼油厂配套提供石脑油原料。现在,我国炼油厂的数量已经很充足,但是烯烃厂还远远不够。”刘中民表示,我国不仅要发展煤化工,还需要让煤化工及石油化工相互配合、补充,形成更加合理的工业结构。

“在我国,烯烃的当量自给率多年来仅维持在50%左右。”为什么难以提升?刘中民解释道,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在迅速发展,而烯烃的消费量和人均GDP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我国烯烃的产能增长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需求。

◆另辟蹊径的“中国技术”

发展煤化工,实现“煤代油”,以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严重依赖,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点考虑。

在我国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再次提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甲醇制烯烃技术,就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和工艺技术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研发工作,在催化剂、反应工艺、工程化及工业化成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发明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可采用非石油资源(如煤、天然气、生物质等)来生产低碳烯烃的DMTO技术,开辟了以非石油资源生产低碳烯烃的新路线。

如今,该技术已经走到了“第三代”。2020年11月9日,大连化物所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Ⅲ)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优势明显,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应用前景广阔;建议加快新一代催化剂推广应用,并早日建成DMTO-Ⅲ工业示范装置。

在催化剂方面,该技术开发出了烯烃收率高、焦炭产率低、操作窗口宽、微量杂质少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催化剂。目前已建成5000t/a规模的催化剂生产线并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工艺方面,建立了从分子筛反应扩散到反应器内催化剂积碳分布的理论方法,发展了通过催化剂积碳调控烯烃选择性的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千吨级中试试验。

◆跨世纪“接力”筑起能源安全防线

“前后几代人,历经数十载。回想起来,这一过程,更像一场跨越世纪的马拉松接力赛。我自己有机会作为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接力棒的传承者,深感荣幸和自豪。”刘中民说。

他口中的“接力赛”,就是我国DMTO甲醇制烯烃,这一自主创新的原创技术的研发和更新历程。

这一技术,开创并引领了煤制烯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缓解石油资源供应紧张局面、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协调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而新近问世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相比第一代,有了更多的优势。据了解,在技术开发时,就兼顾了已有工业装置和新技术开发需求,目前,新催化剂已在多套一代工业装置中实现应用。

刘中民介绍,与已经工业化的一代技术相比,三代技术的经济性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原料处理能力和原料消耗、能源消耗等方面。

首先,单套装置甲醇处理能力大幅度增加,从180万t/a提高到300万t/a,烯烃产量从60万t/a增加到115万t/a。几乎翻了一番。也就是说,达到同样的产能,原先需要建2套设备,现在只需要1套了。

除设备处理能力大幅增加外,更引人注目的是:新一代催化剂用于现有装置,每产1t烯烃仅消耗甲醇2.85~2.90t,与原先的3t相比,降幅可观,也刷新了行业记录。不要小看这一数字,它每年可为用户企业增收上亿元。

同时,三代技术由于精简了反应设备,使得单位烯烃产能的能耗明显下降。

由于巨大的使用价值,该技术刚刚诞生,就已经走出实验室,获得企业青睐。近期,大连化物所已与宝丰能源达成5套100万t/a烯烃产能的DMTO-Ⅲ工业装置的合作意向,共同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升级。

据了解,目前,DMTO系列技术已累计技术许可31套工业装置(投产14套),对应烯烃产能2025万t/a,预计拉动投资超4000亿元人民币,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2000亿元人民币。

(来源:人民网)

中企并购重组正迎来新发展机遇期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近日举办的2020世界并购大会上作出预测:两三年后,全球经济发展将恢复到疫情暴发前,全球直接投资总量超过2019年;不用10年时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不用5年时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将升至世界第一,而且呈现“出大于进”的格局,国内直接投资及其并购市场的交易量将位居世界第一。

本次会议以“投资并购新引擎,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主题,旨在助力进博会从商品贸易向资本开放交流升级,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产融结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上海建设“六个中心”助力,为全球经济的未来增长设定新坐标,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会上,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对2020中国并购综合指数做了解读。他说,2020年上半年的中国并购指数出现了一轮急速下跌,市场交易笔数和金额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由于政策鼓励推进并购重组,作为逆周期调节手段,产权市场的并购指数却异军突起,发挥了重要支撑功能和调节功能,提振了经济活力。细分到地区而言,华东地区的疫情管控较好,并购指数更是大幅增长,且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工业制造业。

“客观来看,疫情在给全球投资与并购市场带来负面冲击的同时,也为部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夏忠仁表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球原有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重构,并购重组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正迎来突破和发展的新的机遇期,将为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发挥重要作用。

夏忠仁说,科技领域的产业并购重组方兴未艾。国内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在核心部件、先进工艺、新型材料、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强化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传统企业需要借助并购重组获取核心技术、专利工艺,提升企业的研发创造能力,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融共促,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标准的国际接轨。

“产权交易市场正在成为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企业上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要素资源流动的助推器,发挥着资本市场高效资源配置的主体功能。”夏忠仁表示,双循环背景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企业并购,除了需要在强化服务国资国企改革能力、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能力、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培育企业上市基地方面发力外,也应强化对内合作对外开放力度,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战略发展,加快打造区域性共同体市场,加强跨区域市场协同发展,促进各区域对内合作对外开放。

除此之外,夏忠仁认为,在产权交易市场上,还需要积极吸引涉外公司及机构参与,促进国际国内市场要素流动,形成集聚辐射全球资源的能力,拓宽跨境并购项目的渠道和配套服务,积极推进跨境并购项目推介及对接,推动国际并购与投资促进交流,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国际要素定价能力和话语权,帮助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

“在投资并购活动中,商业银行是重要的参与者,服务范围涵盖企业并购的前、中、后期各个阶段,但与巨大的需求相比,商业银行在投资并购方面的金融服务供给明显存在不足。”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周万阜分析说,当前投资并购机制有待完善、撮合交易系统尚不完备;投资并购的业务产品和模式仍比较单一,尚无法有效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跨境投资并购服务还不够成熟,对于海外投资并购规则、法律风险的预判和应对还存在欠缺,合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周万阜建议,商业银行需要更好适应投资并购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着力提升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加大投资并购工具创新,丰富投资并购工具。二是努力提升投资并购的数字化水平。加强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在投资并购中的运用,积极协助搭建投资并购市场的信息化平台。三是更好地防范跨境投资并购风险。加强跨境投资并购风险研究和预判,注重研究国外监管机构规则和制度,研究制定投资并购领域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贸易报)

猜你喜欢
烯烃能源
费托油品制备α-烯烃中试装置在国家能源集团试车成功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FCC汽油加氢装置工艺过程烃类组成变化规律研究
基于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的研究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