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痹汤加减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20 03:46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熏洗汤加减传导

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30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病变可累及患者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且以后者较为多见。本研究通过自拟清痹汤加减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并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0~76岁,平均63.75±6.05岁;糖尿病病程3~21年,平均10.25±5.69年;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程3个月~7年,平均3.46±0.71年。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1~77岁,平均63.94±6.46岁;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10.29±4.71年;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程5个月~8年,平均3.52±0.6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修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②符合《实用神经病学》中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③符合《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3];④年龄18~80岁;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等;下肢皮肤破溃;合并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损害,如干燥综合征神经病变等;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两组均通过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给予神经营养药甲钴胺片[厂家: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107],剂量0.5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痹汤,药方组成:鱼腥草、野菊花各30g,白鲜皮20g,甘松、地肤子、苦参各15g,花椒6g。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用苏木、木瓜各20g;麻木冰凉者加用仙灵脾15g,制川乌10g;气虚者加用党参、黄芪各20g;湿重者加用薏苡仁、苍术各20g,制剂室统一制成中药汤400ml,置行足部熏洗治疗,温度控制在40℃,30min/次,1次/d。对照组给予温水浸泡双足,温度控制在40℃,30min/次,1次/d。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具体如下。

1.4.1 疗效评估:采用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尼莫地平法)评价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降低70%;有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降低30%~70%;无效: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未有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降低<30%。

1.4.2 中医临床症状量化标准:包括四肢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且多呈刺痛、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和自汗畏风6项[4]。

1.4.3 神经传导速度:使用MEC-Multisymc-LCD神经肌电图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浅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1.4.4 生活质量:通过普适性生活质量测量工具(SF-36)[5],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进行评价,各维度得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5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通过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n=50)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n=5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四肢麻木4.45±1.16 2.04±0.31*#4.47±1.01 2.93±0.56*肢末时痛4.28±1.09 1.83±0.39*#4.15±1.13 2.77±0.78*神疲倦怠2.20±0.24 0.87±0.19*#2.27±0.33 1.44±0.25*少气懒言2.51±0.54 1.02±0.27*#2.53±0.71 1.69±0.22*头晕目眩2.38±0.46 0.95±0.21*#2.41±0.71 1.65±0.19*自汗畏风2.17±0.25 1.04±0.29*#2.13±0.11 1.61±0.28*

2.3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n=50)

表2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m/s,n=50)

组别SNCV MNCV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正中神经44.20±4.29 45.39±5.07 44.74±3.36 45.10±3.15胫神经43.75±4.18 44.87±6.39 43.61±3.12 44.27±5.05尺神经41.36±5.09 42.95±6.08 41.41±3.14 42.66±3.27腓浅神经40.77±5.60 41.73±4.25 40.92±2.94 41.26±2.85正中神经42.81±3.68 43.67±4.24 42.59±4.43 43.06±3.44尺神经43.01±4.14 45.41±5.39 43.02±2.19 44.85±2.02

2.4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s,分,n=50)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s,分,n=5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精神健康73.26±6.05 74.31±5.75 73.51±6.22 74.11±5.6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生理机能65.39±4.94 74.40±5.66*#65.77±5.03 71.05±3.54*生理职能66.92±5.06 77.41±5.93*#66.75±4.88 73.84±6.29*躯体疼痛63.54±5.05 74.75±4.06*#63.94±5.16 70.75±6.04*总体健康62.88±4.05 73.91±5.14*#62.97±4.73 70.01±3.15*活力65.08±5.46 75.77±6.71*#65.70±7.31 71.38±5.33*社会功能68.70±4.92 74.73±4.77*#68.26±5.38 71.75±4.88*情感职能72.14±7.02 73.08±7.24 72.06±6.71 72.99±6.4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1例出现腹泻症状,对照组1例出现恶心症状。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测均未见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学里属于“消渴痹证”范畴,“糖毒”内生,病发消渴,消渴日久,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发为消渴痹证,耗气伤阴,气阴两虚,运血无力,血瘀脉络,产生肢体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本病为因虚致实,阴阳气血不足,以寒邪、瘀血、湿热、火毒为主,血瘀贯穿疾病始终。自拟清痹汤中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野菊花消肿解毒,疏散风热;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甘松理气止痛,祛风解痉,开郁醒脾;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通窍;苦参清热燥湿气。诸药共同祛风通络,活血散瘀,清热除燥。清痹汤加减熏洗以热和药双重作用于患者,其中热能松弛肌筋,药物在热的作用下经由患者皮肤孔穴、俞穴等吸收进入血络,输至全身,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改善临床症状。清痹汤加减熏洗通过神经反射启动调节机制,调节血糖水平,刺激患者足部穴位,扩张血管,增加全身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状态,营养神经。肌电图检查尤其是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一项颇有价值的手段方法。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短时间内神经传导改善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显示,清痹汤加减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熏洗汤加减传导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