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特色饮食外宣翻译探究
——以壮族“那文化”为例

2020-12-21 02:31梁立
魅力中国 2020年39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壮族糯米

梁立

(广西外国语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外宣传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软实力输出途径,承担着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在对外推介的过程中,民族特色饮食作为民族文化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译介的重点。因此,在民族特色饮食翻译中,不仅要注重字面意义的传达,更要关注的是符号背后的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和饮食习惯的传递。

广西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各国深入发展的有机衔接门户,民族文化的对外输出显得尤为重要,外宣翻译的质量将是决定文化输出的重要因素。广西以壮族民族文化而闻名,在承办重大的赛事项目时都会以着重凸显“壮美广西”的壮族特色,如举办一年一度的东盟博览会都将包含壮族特色文化寓意的服饰、铜鼓、绣球等作为对外宣传的亮点。另外,广西壮族因其地理及气候等原因,逐渐形成了以稻米为主,糯米为特色的“那文化”饮食习惯,也成为了壮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广西民族特色饮食翻译现状及分析

目前,对于广西民族特色饮食的翻译主要是以地区为单位,其翻译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对地区的特色菜名翻译时,把少数民族的菜品作为某一翻译策略的对象进行简单翻译,如对于广西巴马瑶族“火麻汤”的译名,多数译者因其难以译成目的语,便直接采取音译法译为“Huoma Soup”,但火麻并非如饺子(jiaozi)、粽子(zongzi)、豆腐(tofu)等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性食物为国际所熟知,简单地用音译法只会让缺少相关文化背景的目标语读者感到困惑,并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第二,对地区内的众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菜名进行翻译,针对单一民族的饮食翻译研究较少。广西是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拥有壮、瑶、苗、侗、毛南等少数民族,对众多少数民族特色菜品的翻译虽然能够丰富翻译的内容,却忽略了深入了解每个民族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并与其译名相结合,只是针对菜名的泛泛而谈难以较好地对外传播。本文将以广西的壮族“那文化”中的特色饮食为例试展开分析。

二、“再创作”思想下“那文化”翻译探讨

广西壮族的“那”文化历史悠长,“那”是古壮语“田”和“峒”之意,“峒”是指有山的一片田,“那”后来便泛指田地,“那文化”也就是“米文化”。它是指壮族先民古骆越族群在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经过漫长的探索与栽培,把野生水稻逐步驯化成水田栽培稻,并逐渐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共同语言特征、共同信仰观念的农耕文化现象。传承至今,“那文化”包含着稻作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壮族民族文化的根。壮族的特色饮食文化作为壮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外宣翻译中不可或缺,而“那文化”中的特色饮食更是必不可少的对外宣传吸引关注的一环。

虽然壮族的特色饮食丰富多彩,但在译介过程中却往往体现不出其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魅力。一方面,是因为民族的融合聚居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或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所以许多饮食名称会出现重复,如广西的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都会有“酸鱼”、“酸肉”这两道特色菜;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为了避免文化的错译,译者通常会采取直译的方法,但壮族饮食名称英译基本都是经过汉语的间接翻译,直译有可能会导致文化缺位。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及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的翻译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矛盾。文化的翻译不能脱离文化语境。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交际,更是文化上的交际;翻译的目的,就是突破语言上的障碍,促进文化上的交流。因此,外宣翻译应该追求的不应仅仅是逐字逐词的对照或者字面意义的生硬翻译,为了实现跨文化的交际,更需要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融入文化因素的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民族特色饮食的文化内涵。

“再创作”翻译思想正是对于跨文化的交流突破之一。许渊冲认为翻译要让读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仿佛是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这就是再创作思想。翻译风格有“形似”和“神似”之分,在“形似”的译文和原文的内容有矛盾时,翻译只能“神似”,也就是再创作。对于民族文化与文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神似”会比“形似”更重要,因为文化需要被了解的是其内涵,而不是字面上的生硬表达。但再创作又非原创,译者的所做作为都是在想方设法地把原作中的意境再现给读者。

在对于广西民族特色饮食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基于饮食原有的名称和文化基础上进行翻译,以使译名能够充分传达的文化意境。丁衡祁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再创作过程,绝对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量才能进行的传译。这其中可以使用包括改写或重写型的翻译,调理或梳理型的翻译,深加工或精加工的翻译及创作型的翻译等方法来进行译介。即是,“再创作”思想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可以是多种且复杂的,而不仅仅是拘泥于某种翻译技巧或翻译方法。

三、“再创作”思想关照下的广西壮族“那文化”饮食英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民族特色美食的外宣翻译应该成为向外国宣传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饮食习惯特色鲜明,壮族人民口味偏酸辣,喜食生腌制品及糯米制品。而这其中以糯米为原料的各具特色的糯米制品最能体现壮族的根源“那文化”,把“那文化”的特色饮食作为广西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与说服力。然而,在壮族以糯米为特色的饮食中,除去少数如“五色糯米饭”这种带有明显特色的名称可以直译为“Five-color glutinous rice”以外,大部分壮族的饮食名称多数较为简短且不具备浓厚的民族特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紧扣壮族的文化背景,而不仅仅是表层结构上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本文尝试运用“再创作”翻译思想关照下,运用深加工型和改写型翻译对壮族的六种特色糯米小吃进行英译。

(一)深加工型翻译

对于民族特色饮食的翻译,光翻译字面上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文化表现出来,能够让读者明白深层次的内容。在饮食翻译中,往往会有不少菜品重名,但其制作方法、使用方式及文化寓意却各不相同,需要译者进行深加工翻译把其独特之处表现出来。

壮族在春节习惯吃糯米粽子,是与北方春节吃饺子,元宵吃汤圆一样的传统习俗。用于祭祖的粽子称为“母粽”,寓意是保佑家人健康平安,族人人丁兴旺。“母粽”一般重达十几斤,能够占满一张八仙桌,体型十分庞大。粽子包成两边低,中间凸起的样子,如同母亲怀孕的肚子,表达了壮族人民渴望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景。而人们所熟知的端午节的粽子则一般是体量较小且形状多样化,其寓意是多与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或是纪念历史人物相关纪念,二者不管是在外形还是在文化寓意上都大相径庭。因此,虽然“zongzi”这一音译法已经得到了认可,但它往往指代的就是端午节的粽子,仅用 “zongzi”并不能突出壮族粽子的特色及其文化寓意,外国读者为也不能理解到其背后的壮族文化内涵,往往就容易造成文化错位。为了凸显壮族群体的文化特质可以增添民族翻译,译为“Zhuang style”,另外为了突出壮族粽子的特大尺寸这一鲜明特征,可以译为“king-size”,全称可译为“King-size zongzi,Zhuang style”。

米花糖也是壮族在春节或其他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以糯米制作而成的传统零食。米花糖制作方法简单,是将糯米油炸后与糖浆混合后冷凝,再将其切成块状食用。但米花糖虽名为糖,外形并不是常见的小巧的糖果形状,而是更接近于切块蛋糕,在翻译时“cake”会比“candy”更恰当,更能将米花糖的外形特征凸显;而米花糖的制作方法的不是烘焙而是油炸,为了避免外国读者的误解,可将其做法添加译为“deep-fry”,让外国读者了解其制作的独特之处。同样地,为了与重庆及四川地区的小吃米花糖加以区别,可以增添其民族风味的译名,译为“deep-fry syrupy glutinous rice cake of Zhuang flavor”。

(二)改写型翻译

外宣翻译的译文必须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根据习惯翻译的英文多半会是用英文改写或重写,它与汉语原文在字面上“相去甚远”,但却会产生“貌离神合”的效果。实际上,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不仅要运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词语,还要在结构上作出调整,表达方式也可以加以改变。由于文化的差异较大,民族特色饮食的英译往往很难找到与之一一对应的词语,改写翻译可以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

水油堆是壮族的特色糯米小吃之一,是指在混入糖浆的油中把由糯米粉揉成小面团炸熟的一种风味十足的小吃。与一般的油堆酥脆的外皮不同,裹着糖浆炸成的水油堆外皮是酥软的,这便是水油堆一大特色。如果只是直译,没有深入了解其独特制作方法,很可能会忽略其制作的特色,而按照字面意思进行逐字逐词翻译就会与其原意大相径庭。因此,水油堆的译名可以根据其独特的制作方法进行改写翻译。在改写翻译过程中,可以参考类似食物的译名,油条的制作方法与水油堆类似,都是面团经过揉捏定型后入锅油炸而成,只是最后成品形状不一样。油条的译名“Deep-fried dough sticks”,而水油堆则可在此基础上加入其混入糖浆油炸的制作特色,将其译为“Deep-fried dough ball in syrup-mixed oil”。

沙糕是另一味具有浓厚壮族特色的小吃,逢年过节及平日生活中都随处可见。

而因为其储存期长,不易变质,沙糕也成为了壮族人民探亲访友的馈赠佳品。沙糕一般分为三层,上下两层为糯米粉制成糯米糕,中间的夹心层则通常是豆沙馅或芝麻馅。经过不断的发展,沙糕的夹心馅不断地增多,其层数也不断增加。沙糕与西方的夹心蛋糕(layer cake)十分相似,夹心蛋糕同样是在蛋糕胚之间夹入水果、果酱、巧克力酱等馅心,因此把“沙糕”翻译成“layer cake”能够让外国读者迅速理解其外形及制作。但沙糕是蒸制而成而非烘焙,可以加入其制作方式的说明。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把“沙糕”的改写为“蒸的夹心糯米糕”,译为“Steamed layer glutinous rice flour cake”。

综上所述,在了解民族特色饮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在“再创作“思想理论指导下,通过采用深加工型和改写型翻译译民族特色饮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文化传播。

四、结语

民族特色饮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定的民族特色饮食能够深度地反映其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和民族文化内涵。本研究以广西壮族的“那文化”中以糯米为主的饮食结构为例进行了个案分析,说明其对外宣传的翻译不仅是字符表层上的转换,还需要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并选择富有特色的一部分进行重点翻译,才能达到向外传播及推广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壮族糯米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冬食糯米滋养温补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缤纷糯米蛋
糯米和大米
《Cat’s book》
壮族山歌
凸显民族特色 余热倾情后生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