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岗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刍议

2020-12-21 08:05苏显扬
甘肃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艺校本中职

苏显扬

甘肃省庄浪县职教中心,甘肃 庄浪 744699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人才,中职教育中现代农艺科技专业正是为向社会输送此类人才而创设,中职学校必须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短暂的校园时光中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在多方挑战的影响下,中职现代农艺科技专业可使用“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原本“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常规教学进行改革。

一、现代农艺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现代农艺技术的核心专业课均围绕种植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展开,包含了从基础理论到生产实践的多门课程,并且随着年级的提升,该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越强[1]。然而,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教师仍旧偏重理论教学,甚至在栽培植物的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管理、收获及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与实践结合分外紧密的内容的教学中也很少导入实践,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

二、在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教学中实行“课岗融合”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开设校本课程,构建“课岗融合”的基础

“课岗融合”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是该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由于目前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使用的教材大多只对基础理论作了解释,在实践方面缺乏指导意义,加之我国农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许多生产实践条件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中职学校应设立校本课程,将必备的理论教学与与时俱进的生产实践指导融为一体,以此来保障“课岗融合”教学模式的稳定。在设立校本课程之时,中职教师可根据学生培养方案中“生产技能”“加工技能”与“营销技能”的要求划定校本课程的三个层次,打造模块清晰、项目完整的校本课程[2]。与此同时,中职现代农艺技术的“课岗融合”校本课程应积极结合学校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针对本地广泛种植的作物或新投入生产的作物品质与技术进行教学实践。

例如,在制定“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模块的教学内容时,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教师一方面要将原本专业课中的相关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不同病虫害的分类方式以及基本防治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当地近10年来的大规模病虫害防治历史作出讲解,带领学生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果树种类为什么容易引发特定种类的病虫害,让学生将目光置于生产实践中,了解更多实际生产中生在发生的事件。

(二)增强师资力量,打造专业的“双师”队伍

坚实的师资力量是“课岗融合”教学模式取得高效的基础,面对当前中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而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状况,学校要着手于加强师资建设,一方面对本校的在职教师进行生产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使用聘请合作企业中生产经验丰富的员工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使“课岗融合”教学能够依托于优秀的“双师”队伍展开。

例如,中职学校可扩大“双师”视角下的教学范围,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专业课教师的指导,还可以让学生在岗位实习的过程中,寻找工作中的“师父”,再结合定期开展的“企业优秀员工入校分享工作经验”活动,现代农业技艺专业的学生可获得全方位的学习。

(三)建设教学基地,打造“课岗融合”的基地

生产实践基地是产教结合、课岗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硬件设施,生产基地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将知识理论化为生产技能经验的质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教育资源紧缺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校很难拨出足够的资金建设生产基地,继而导致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课时被不断压缩[3]。因此,在推行“课岗融合”教学模式之时,中职学习必须要准备好硬件条件过关的生产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涯中亲身参与到温室大棚、大田作物示范栽培、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等项目的学习中,学会操作时代最前沿的现代农艺技术设备,在生产性实训中积累岗位经验。与此同时,生产基地也要包含部分科研相关的设备,如土壤肥料、种子质量检测等设备,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在现有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自行找寻改善、创新工作方式的方法。

为向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生产性实训机会,学校除了动用教育资金,也可以与相关企业寻得合作,以校企合作推动课岗融合。

(四)考量实际情况,考虑“融合”的虑季节性

农业种植具有季节性,中职学校在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安排“课岗融合”的教学内容时,也要考虑到作物的生长周期与季节特点,合理安排不同季节中的课程内容。例如,教师可采取“长周期作物”与“短周期作物”相搭配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同步进行两种以上的作物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学习,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有序配合,避免学生在单层次的学习中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以提高教学效率。

(五)优化评价方式,完善“课岗”的双重评价

在“课岗融合”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可大致分为“课内”与“课外”两部分,前者注重基础理论,后者注重生产实践,这两方面形式大为不同的教学内容自然需要两种有所差异的评价方式[4]。因此,在开始使用“课岗融合”教学模式后,中职教师要注意转换原有的评价方式,要让理论知识的考察与岗位技能的考核做到合理与均衡。

综上所述,“课岗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的突出趋势,这一教学模式可使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保证广大毕业生在就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值得中职教师产生重视。在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引入“课岗融合”教学模式,学校应抓好校本课程与师资力量两方面基础内容,同时为教学基地的建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使用合理的评价方式带动学生的课内学习与岗位实习。

猜你喜欢
农艺校本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