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孝心教育

2020-12-21 03:41丘洪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9期

丘洪广

【摘要】孩子生活在无微不至的被照顾的环境之中,导致出现对待长辈自私、粗鲁,不懂得心存感激,缺乏爱心等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缺乏孝文化教育。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学生。

【关键词】孝心教育;注重方法;养成品德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学校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学生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让学生懂得“孝道”,做到对父母尽“孝”。

一、何为孝道

东汉徐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善事父母,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孝”字与“善事父母”的含义是一致的,所以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仁爱和美德,是少年在处理家庭中与长辈关系时应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二、从听故事中了解孝道

笔者经常给学生讲古代孝道的故事。例如,汉文帝刘衡,汉高祖的三子,波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称帝。他以仁、孝的名义,走遍天下,从不懈怠地侍奉母亲。母亲生病的三年里,他经常亲自尝了尝母亲喝的汤和药,才放心母亲会吃。2.讲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故事。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故事可以喚起学生的兴趣。笔者会告诉学生关于他们身边的故事。例如,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林,她是一个有爱心、孝顺、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孩子。在她三岁的时候,家里好几位长辈相继病倒了。她从成年人那里学会了如何照顾年老体弱多病的家人,学会了买菜、买生活必需品,学会了做饭。她不仅没有让父母担心,反而在生活中成为了父母的好帮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不让父母接她上学了,不管刮风下雨或下雪。在她上四年级的时候,她的祖父因为手术住院了一个月,她坚持要跟着妈妈去医院送食物,放学后还要来看祖父。她的祖母患有糖尿病等疾病,所以她经常需要早晚为祖母测量血糖,尤其是从高中开始,这项任务就一直由她来完成。在周末,为了测量奶奶的血糖,她坚持在六点左右起床。每到节假日,就主动为奶奶做饭、买零碎的用品、打扫卫生、倒垃圾等家务活,并坚持了好几年。她从不讲究吃穿、不乱花钱、不攀比,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她都用来交学费、买学习用品等。

三、孝道教育的渗透

1.在语文阅读中渗透孝道教育。如,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卷《掌声》中的一堂课,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赞扬,使文中的学生英姿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笔者将这一点延伸至父母给我们的掌声、鼓励、表扬,让我们克服一段时间的困难、挫折,拥有向前迈进的勇气和信心。

2.在生活中渗透孝道教育。如,引导学生回忆天气突然变化时,父母的叮咛;每一次生日,父母的精心准备;考试不理想时,父母的鼓励;生病时,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这一件件事都蕴含着父母的深情,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因此,我们要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帮父母分担家务。父母忙的时候,不要打扰父母,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事,要等到父母有空,再去找父母;父母休息的时候,走路要轻,说话要轻,不要妨碍父母的休息;当父母教育我们时,要认真倾听,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教导;吃饭的时候,要懂得餐桌礼仪,为父母添饭夹菜,照顾父母。又如,引导学生放学后可为家人做以下事情:①给长辈洗洗脚、捶捶背。笔者也曾布置作业让学生放学回家后为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作业,且受到了父母的表扬。一位家长说:“当我们今天看到孩子把水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非常感动。一天的劳累都觉得消失了,而且也使我们与孩子有了更密切的沟通。她有孝心,我们很高兴!”还有家长说:“虽然我很累,但女儿第一次给我洗脚,我心里很温暖。”②祝福你的父母。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为父母制作贺卡。当在父母生日时,把贺卡放在书里,或者放在平常的物品下面,给父母一个惊喜。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提醒学生们给父母送去祝福,哪怕只有一句话:“祝妈妈节日快乐!”③对父母说“谢谢”。当父母为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真诚地向父母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们的关心与他们的辛苦付出。虽然没有太多的话语,但是却会让学生心中有父母,心中感恩父母。

3.在家校合作中渗透孝道教育。孝道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孝顺父母要做到:倾听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烦恼,参与家务劳动。做法有:①改变家庭教育观念。首先,让家长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其次,家长在处理一些家庭事务时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也可以融入家庭,感觉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家长若能认真考虑孩子所说的话,会让孩子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且让孩子懂得为家庭着想,为家长着想;②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学校组织有关孝顺父母的德育活动,父母要积极参与其中,且要经常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培养起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③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中,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孝顺长辈是对学生孝道的最好教育。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产生最好的效果。

总之,让学生了解父母和长辈的辛苦,懂得如何做好儿女的本职,自觉地为父母分担。学生在家里有了孝心,在社会上就会给别人爱心,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