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实践研究

2020-12-21 03:36黄丽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0期
关键词:实施构建

黄丽丽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爱玩游戏,尤其是户外自主游戏。科学的构建与实施户外自主游戏,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探究、创造,可以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持续学习,并能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文章对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幼儿个体发展的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环境的有效创设与利用;材料有效的投放与支持;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 构建;实施

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的游戏,他们在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不断构建经验,获得发展,在持续探究中幼儿的专注、坚持等学习品质得以培养,同时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户外自主游戏是本园的课程特色,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坚持以“开放、探索、体验”为实施原则,让幼儿“开心地玩”“有效地学”,探索适合幼儿个体发展的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环境的有效创设与利用

幼儿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发展成长起来的,游戏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幼儿的发展程度。我们幼儿园环境优美,地形独特。大树、草坪、小山坡、假山、涵洞等,都能引发幼儿的奇思妙想,我们结合园内场地特征,科学创设与利用。

首先,我们对户外场地进行了灵活的布局,因地制宜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游戏环境,给予幼儿充足的活动空间。如,在大操场投放竹梯、木凳、轮胎、木板、垫子等运动器材设置成集走、跑、跳、钻、爬、攀、平衡等为一体的自主运动区;在大草坪搭上小木屋,设置成角色游戏区;在大榕树旁搭上木架子,摆上小木桌,设置成充满艺术气息的创意美术区;把大堂设置成有特色的竹建区,引发幼儿主题的建构;把沙池设置成沙水区和沙雕区,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本园还有攀爬区、管建区、戏水区、农耕天地、涵洞、车区等17个区,既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又平衡幼儿动作发展的全面需求。

其次,我们在創设游戏环境还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观点认为,游戏从属于发展,有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游戏水平:幼儿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游戏的发展水平,幼儿玩什么、怎么玩,都取决于他们的发展水平,游戏就是幼儿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因此,在创设环境中,我们应当创设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和谐环境,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如,爬树,幼儿天生就喜欢爬树,幼儿园有许多的荔枝树,我们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和每棵树的独特造型,我们巧妙创设,让每棵树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如,树干长得比较高的,就在树下插上竹竿,既方便树上的幼儿顺着竹竿滑下来,又方便树下的幼儿爬上树;树干长的比较矮的、多的,我们既添上竹竿,还在树上系上麻绳,织了爬网,这样,树上就成了幼儿的乐园,他们有的顺着爬网在树上树下穿行,有的抓住麻绳在高高的树上荡下来,有的顺着竹竿爬上爬下……还在荔枝树搭上木梯,有了木梯,就连小班的幼儿都能自如地在树上爬上爬下。在这里,不仅锻炼了幼儿攀爬的能力,更让游戏本身也随幼儿的发展而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让不同的幼儿看到自己的能力,建立了自信。

二、材料有效的投放与支持

1.低结构材料与自然物的巧妙结合

我们在投放材料时,既考虑到大自然的自然物,又将低结构材料投放到相应的区域中,使其与自然物巧妙结合。如,在草坪上,有草有树,有沙有土,还有树叶等自然材料,我们在草坪上投放了木棍、轮胎、瓶子、盒子、罐子等材料,他们把轮胎当炉灶,把罐子当锅子,把树叶当成青菜,玩起来了过家家的角色游戏;他们把木棍当成一匹马,在草坪上骑马;他们还把木头当成娃娃,让“娃娃”睡在盒子里。这些低结构的材料和很常见的自然物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让幼儿每天都有新的创意、新的发现、新的尝试,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发幼儿的自主游戏兴趣,强化幼儿的探索意识。

2.根据需求,灵活变通材料

在一段时间内材料的投放是相对固定的,但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需要会时常发生变化,如果材料投放后固定不变的话,幼儿的自主活动就不能充分地展开。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认真地观察和发现幼儿需要帮助的地方,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以支持者的身份,有目的的放手,适时的介入,有效的支持。如,在观察幼儿材料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需要会时常发生变化,如果材料投放后固定不变的话,幼儿的自主活动就不能充分地展开。如何更好地去观察、解读和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教师要更新观念,把材料的投放权下放到幼儿的手中,让幼儿成为材料的主人。因此,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了解幼儿的材料使用情况;和幼儿一起对话,在什么地方想添置什么材料,为什么要添置这些材料;鼓励幼儿回家和家长交流需要的材料等。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我们让每个幼儿有机会选择,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幼儿不再是盲从,不但增强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而且使幼儿在活动实践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性水平。

三、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要求教师具备善于观察、适时指导的能力。我们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的慧眼,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尝试着在游戏中追随幼儿的脚步,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指导时做出适宜的调整策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如,案例“一扇门的故事”,每次幼儿来涵洞玩时,幼儿都喜欢把方砖、木板、树杈等材料把涵洞封起来躲在里面。看到幼儿这些游戏行为,笔者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认真分析幼儿在行为背后的生成状态,他们想尽办法把洞口遮住,其实是喜欢躲藏,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个梦想:想在涵洞这里做一扇门。读懂了幼儿的想法后,引发了“做门”的一系列游戏行,并延伸了各个领域的活动。如,语言活动:《我想做一扇门》,数学活动:《测量洞口》,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门》《美丽的门》,科学活动《稳稳的门》,劳作活动《锯竹子》等。笔者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引导孩子在测量中感知空间的大小;在记录中,学习用各种符号做表征等;在做门中学习编织、捆绑、装饰,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与发展的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教师的细心的观察,巧妙的介入和有效的指导,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索,提高了幼儿游戏的水平,让我们发现自主游戏蕴藏的价值超出我们的意料,幼儿从中获得的经验远远超出以往课程中所传授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美)弗罗斯特.游戏和儿童发展[M].唐晓娟,张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13.

[2]毕甜甜.幼儿园户外场地游戏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3]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实施构建
品三口而知味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