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的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添加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0-12-23 05:17
中国饲料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产奶量苜蓿奶牛

王 玉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四川德阳 618500)

苜蓿是我国优质的牧草之一,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江淮流域等多个地区,具有营养丰富、消化率高、高产质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李刚,2019;孙娟娟,2019)。许多研究表明,玉米、苜蓿、大麦草等优质的牧草通过青贮的方式保存,不仅保持新鲜牧草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便于储存(段珍,2018;马健,2016)。相关研究表明,在西欧国家,60%以上粗饲料均是以青贮的方式来贮存,应用于冬季反刍动物饲养(马玉霞,2010)。苜蓿作为反刍动物优质牧草之一,通过与玉米不同混合的组合,可实现营养成分互补,提高其营养价值 (张霞,2019;王春军,2019)。本试验以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研究其不同水平的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添加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苜蓿与玉米草混合青贮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苜蓿、玉米由某牧草种植基地提供,将苜蓿、玉米不同比例进行青贮。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体重、胎次、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普通干草青贮料为对照组,试验2、3组分别饲喂50%苜蓿+50%玉米混合青贮料、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料,预试验7 d,试验期60 d。按常规管理饲养的方式进行饲养与管理,定期免疫与驱虫,每个重复组单独饲养,定时定量饲喂,先精后粗混合饲喂,每天饲喂3次,挤奶于饲喂后30 min进行,自由饮水,试验日粮参照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34-2004)进行配制,其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3 生产性能指标测定 在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每头试验肉牛的日产奶量、耗料量及余料的重量。测定其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及饲料转化率。

表1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1.4 乳品质测定 参照黄晓飞(2017)报道的方法,在试验期间,按照早、中、晚4:3:3的比例共采集奶样50 mL,加入0.6 mg/mL重铬酸钾,混合均匀后置于4℃冷藏,备测。将采集的奶样送检测中心,用多功能乳成分分析仪检测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和体细胞数。

1.5 经济效益指标测定 参考赵晓强等(2019)的方法,根据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的计算,分析其经济指标。

利润/(元/d)=产奶量(kg/d)×原料奶价格(元/d)-饲料费用支出(元/d)。

1.6 数据分析 各个试验组的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AS(8.1版)进行单因素及多重比较分析,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平的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添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2、3组的平均日采食粗料量高于1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的平均日产奶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 18.0%、32.3%(P < 0.05),试验 2、3组之间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的饲料转化率较1组比分别降低10.7%、14.2%(P<0.05),试验2、3组之间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表2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结果

2.2 不同水平的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添加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试验2、3组的乳脂率、乳干物质率均高于1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的乳蛋白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0.9%、13.1%,试验3组的乳糖率较1组比提高6.0%(P<0.05),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的体细胞数较1组比分别降低 9.7%、12.5%(P < 0.05),试验 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表3 奶牛乳品质测定结果

2.3 不同水平的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添加对奶牛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 根据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的计算,结果由表4可知,试验2、3组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12.3%、25.8%。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及饲料转化率是评价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饲粮营养物质、饲料利用率及奶牛健康状况等均影响奶牛产奶量,尤其是饲粮中粗饲料对奶牛的产奶性能影响比较大 (赵晓强,2019;刘景喜,2019)。苜蓿作为优质的牧草被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由于使用苜蓿饲喂动物养殖成本比较高,同时造成其他粗饲料的浪费 (段珍,2018)。将苜蓿与玉米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可以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2、3组的平均日采食粗料量高于1组 (P>0.05);试验2、3组的平均日产奶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18.0%、32.3%(P < 0.05),试验 2、3组的饲料转化率较1组比分别降低10.7%、14.2%(P<0.05)。说明苜蓿和玉米混合青贮可以提高奶牛的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降低饲料转化率,因而提高其生产性能,以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料为适宜。由于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后,可以提高营养特性、消化率及适口性,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和瘤胃消化功能,因而提高粗饲料在体内消化与吸收,提高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

表4 奶牛经济效益测定结果

乳品质指标主要包括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和体细胞数等,其中乳蛋白与乳脂肪作为牛奶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决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乳蛋白消化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饲粮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对奶牛乳蛋白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体细胞含量与奶牛乳房炎有关(杨金凯,2018;宁兰婷,2016)。因此,奶牛乳品质与很多因素有关。本试验研究表明,试验2、3组的乳脂率、乳干物质率均高于 1组(P > 0.05);试验 2、3组的乳蛋白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0.9%、13.1%,试验3组乳糖率较1组比提高6.0%(P<0.05),试验2、3组的体细胞数较1组比分别降低9.7%、12.5%(P<0.05)。说明苜蓿和玉米混合青贮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体细胞含量,提高其奶牛乳品质,以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料为适宜。由于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后,可以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其采食量和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产奶量,进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沉积量,改善乳品质。根据平均日采食粗料量、平均日产奶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试验2、3组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12.3%、25.8%,说明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料可以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有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4 小结

本试验条件下,70%苜蓿+30%玉米混合青贮料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乳品质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产奶量苜蓿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苜蓿的种植技术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要造就一片草原
奶牛吃草
要造就一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