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食料物理形态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0-12-23 05:17张成新蔡小芳郭艳丽
中国饲料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体尺粉料羔羊

刘 鹏,李 勇,张成新,蔡小芳,郭艳丽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羔羊出生后至8周龄,是其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很高,单纯吃母乳很难达到生长需求。因此哺乳期补饲和尽早采食开食料对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陆琴月,2019;马万浩,2019)。固体开食料对瘤胃的早期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物理刺激和发酵产物(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等)的化学刺激等 (马俊南等,2017)。饲料的物理刺激是影响瘤胃肌层发育的主要原因(Ray等,2012)。犊牛的相关研究表明,开食料的物理形态(粒度、均匀度和硬度等物理特性)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Terré等,2015)、瘤胃发育(王秋玲等,2019;Moeini等,2017)、肠道酶活(阿米娜木·司马仪,2014)、反刍开始时间(Porter等,2007)、断奶时间和生产性能(Iqbal等,2019)等。本试验针对两种物理形态(粉料和颗粒料)的开食料展开研究,以期为羔羊开食料的研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于2019年3月至5月在甘肃省白银市康瑞种羊养殖基地进行。

1.2 试验设计 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选取16只初生、健康的陶赛特(公)×湖羊(母)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两种物理形态(粉料和颗粒料)的开食料。

1.3 试验日粮 参照NRC(2007)标准,设计饲料配方(主要由玉米、麦麸、苜蓿、豆粕、膨化大豆、食盐、碳酸钙和预混料等组成)。其营养水平为:干物质88.50%、粗蛋白质20.01%、消化能13.75 MJ/kg、粗脂肪2.72%、中性洗涤纤维12.80%、钙0.75%、磷0.45%。粉料按配方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混合而成;颗粒料则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环模制粒(温度84 ~ 86℃;4.5 mm,压缩比 1:5)。开食料除物理形态不同外,其他如配方和营养水平均一致。

1.4 饲养管理 羔羊0~5日龄随母羊哺乳。6日龄开始按体重的2%饲喂代乳粉 (粗蛋白质23%DM,粗脂肪 12%DM),分早(8:00)、中(14:00)、晚(20:00)三次等量饲喂。 6 日龄后单笼饲养,10日龄开始诱饲开食料,开食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35日龄断代乳粉,56日龄试验结束。圈舍每日清扫,每周消毒一次,其他按肉羊饲养管理常规程序进行。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1 生长性能 于试验开始及每周末晨饲前空腹称重,并记录每天开食料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

1.5.2 体尺 分别测量10日龄和56日龄的羔羊体尺,计算此阶段体尺的变化,体尺测量参考《家畜育种学》中的方法进行(张沅,2001)。

1.5.3 胴体重和胃肠道发育 于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6只进行屠宰。称量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其中,胴体重/kg=宰前活重-皮毛、头、蹄、生殖器官及周围脂肪、内脏(保留肾脏及周围脂肪)的重量。

屠宰后,先取出瘤、网胃、瓣胃和皱胃,倾出各部内容物,用PBS缓冲液冲洗内壁后称其质量;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倾出各部内容物,用PBS缓冲液冲洗内壁后测量各段长度。

1.6 数据统计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P<0.05作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由表1可知,两组羔羊的试验期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胴体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颗粒料组有优于粉料组的趋势。

表1 开食料物理形态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体尺 由表2可知,颗粒料组羔羊的胸围(P=0.029)、腹围(P=0.022)显著高于粉料组,分别比粉料组高30.99%和23.15%。体高颗粒料组有显著高于粉料组的趋势(P=0.061),高25.90%。

2.3 胃肠道发育 由表3可知,采食颗粒料组羔羊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粉料组 (P=0.012),高39.94%。其余指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开食料物理形态对羔羊体尺发育的影响cm

表3 开食料物理形态对羔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3 讨论

开食料是为满足断奶前后羔羊生长发育需要专门配制的一种特殊饲料,是瘤胃发育和成功断奶的关键。开食料可促使羔羊由吃奶或代乳品为主的食物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的转变。一般可在哺乳期补饲开食料,来弥补母乳营养的不足,促进羔羊生长(汪晓娟等,2016;姚树清等,1994)。 有关犊牛的研究表明,开食料的物理形态对消化道发育和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 (苗树君等,2009;Bateman等,2009)。粉末状饲料会降低开食料采食量和日增重(云强等,2016;Bateman 等,2009)。但羔羊的相关研究较少。本试验中采食颗粒开食料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胴体重均优于粉料组,表明羔羊早期断奶前后阶段采食颗粒开食料比粉末状开食料的促生长效果好。主要原因可能是粉末状饲料容易糊口从而导致采食量低,另外,运输过程容易分级,造成营养物质不均,影响饲料利用率(杜超,2017)。而颗粒饲料质地均一,不易分级(王鹏等,2007),且适口性好,能够更好地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林嘉等(2001)对湖羊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饲喂相同配方颗粒料组羔羊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粉末开食料组。

羔羊的体重和体尺发育呈正相关(陈华峰等,2018;阮洪玲等,2016)。本试验中,两组羔羊在胸围和腹围上表现出显著差异,颗粒料组显著优于粉料组,说明颗粒料比粉料更能促进羔羊的体尺发育。这也是该组羔羊采食量较高的结果,两种开食料的营养水平相同,采食量高的情况下采食进入体内的养分也高,从而促进了体尺的发育,体尺的提高再促进羔羊体重的提高。本试验中,两组羔羊的56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虽然在颗粒料组有提高的趋势,但尚未表现为显著差异,可能是试验期较短所致。

胃肠道发育是影响动物采食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饲料的物理形态对消化道的发育有显著影响(Hamada等,1976)。瘤胃的发育需要一定硬度的饲料颗粒刺激(刘景喜等,2012),瘤胃壁在颗粒开食料的刺激下,更易去角质化 (张海涛等,2008),更有利于瘤胃功能的完善。本试验中采食颗粒料组羔羊的瘤胃重量显著高于粉料组,说明颗粒料对瘤胃的刺激优于粉料。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正常发育是保证羔羊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关键。小肠的发育与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很大关系(曲星梅等,2019)。本试验中颗粒料组羔羊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长度均优于粉料组的结果说明,早期补饲颗粒开食料能更好促进羔羊小肠的发育,提高羔羊的消化吸收能力。大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水分、电解质、维生素和短链脂肪酸(Pluske,2016),若大肠功能失调容易引起腹泻和肠炎等疾病(Bowcutt等,2014)。本试验中,结肠和直肠长度均优于粉料组的结果说明,早期补饲颗粒开食料能更好促进羔羊大肠的发育。

4 小结

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性能、体尺和胃肠道发育等性能指标,颗粒开食料对羔羊早期断奶前后的饲喂效果优于粉末状开食料。

猜你喜欢
体尺粉料羔羊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陶瓷喷雾干燥塔出料装置的优化设计*
煤基高流动性LLDPE DNDA-8320的工业化生产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初生羔羊窒息症状的原因与防治
干法制粉与喷雾干燥制粉的粉料性能对比研究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金川成年母牦牛一年消长的体尺体重测定
马站红鸡生长与繁殖性状的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