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地区黑木耳工厂化生产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2020-12-23 01:40
现代园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菌渣铁线贺州

(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黑木耳是食用菌种植的主要品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产量占全世界黑木耳产量的96%以上,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北美市场,因其市场前景良好,利润较高,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近年来,广西贺州地区“稻耳轮作”种植模式在当地食用菌扶贫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当地黑木耳种植是以“工厂化生产、基地化养菌、种植户分散下地、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种植模式,依托科研院所进行种植技术研究,由专业化公司负责菌包集中生产、统一供应、统一技术指导、产品统一保底价回收,确保每位种植户的基本经济利益。

1 品种选择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可选单产高、菇型好的早熟、早中熟、中晚熟品种,如新科5 号、早优-1、916 等优良黑木耳品种。

2 栽培时间安排

在5~6 月初于室内制菌种,7 月中旬~8 月中旬工厂内制菌包,7 月下旬~9 月下旬在大棚进行菌包发菌,9 月底~翌年3 月排放下田进行出耳、收耳管理,翌年3 月下旬~4 月加工利用菌渣。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原种培养

菌丝在室温22~30℃无污染环境进行恒温培养,含水量要求在60%~70%;菌丝在5~27℃均可分化出子实体,以20~24℃最佳,含水量要求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pH 值5~5.6 最适宜。

3.2 菌棒生产

结合本地气候、土地等条件,采用袋料栽培法生产黑木耳。黑木耳菌棒要求在工厂车间内操作完成,由木屑、稻秆、麦麸、糖等原料经过分解后按一定配比压制而成,规格为长45.0cm,直径约9.6cm,形状为圆柱型,符合GB 19169-2003的规定。

3.3 灭菌

将已加工的菌棒进行高温灭菌,常压蒸汽灭菌需保持温度100℃以上,维持20h 以上。

3.4 接种

将已灭菌的菌棒摆放至经过严格消毒的接种箱或者接种工作间内进行接种。当菌棒温度下降到70℃,及时运入接种室,待菌棒温度降却至30℃即可进行接种,每袋菌棒接入原种5~10g,在菌种的分块中,尽量保持菌种的完整性。

3.5 发菌

接种后的菌棒放置养菌棚内培养45~50d,待菌丝全部发满成熟便可在大田露天排场。养菌期间棚内注意控温、通风,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70%。

3.6 起垄种植

菌棒发菌完成后(菌棒变为白色、菌皮柔软富有弹性)脱去外袋打孔后转移至大田进行生产管理。垄面平整并铺3cm厚的废弃稻杆或地膜。

3.7 搭架

大田生产采用“人”字形的搭架方法。田块四角各打入地下1 根木桩,用铁线横拉相邻2 根木桩,然后纵拉5~6 根铁线,铁线要求离垄面约25~28cm。将菌棒斜立在5 根铁线两侧,呈“人”字形,相距8~10cm,倾斜角度约50°~60°为宜,667m2田块摆放8000~10000 棒。该方法操作方便,并利于散热及空气流通,创造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3.8 翻棒

翻棒是黑木耳高产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黑木耳菌棒摆放下大田开始,每隔5~7d 翻转菌棒180°,促使整个菌棒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均匀,菌棒发蕾整齐,减少菌棒污染,翻棒次数大概在3~4 次。

3.9 水分管理

科学喷水是出耳后的重要环节。长耳期间,喷水原则为“干干湿湿”,要求雾喷、勤喷,能确保耳片膨胀湿润、鲜嫩,防止温度高于28℃而形成流耳、烂耳。大田栽培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需视天气情况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喷水,每次喷水10~20min。

3.10 病虫害防治

黑木耳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杂菌的侵染,常见的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菌、朱红栓菌、绒毛栓菌等,可用生石灰100倍液、退菌特100 倍液、氯化锌50 倍液等药剂防治;袋料栽培黑木耳害虫较少,主要为伪步行虫、蛀枝虫、蓟马等。

3.11 采收

菌棒田间管理25~30d 后,部分木耳可以采收,采收前1d 停止喷水,促使耳根收缩,以便耳片稍干后采收。采收时要求耳根摘掉,每茬木耳采收期间减少喷水次数,每茬木耳采收完成后停止喷水2~3d,以防影响菌丝生长。采摘后的黑木耳,经自然晾干。

3.12 菌渣处理

一是将菌渣直接破袋回田直接当有机肥使用;二是利用黑木耳菌渣加工成有机肥;三是对废菌包进行处理后重新生产新菌包,利用菌渣中未消耗掉的营养进行再次种菇;四是将废菌渣加工成新的生物燃料,再次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

4 结语

黑木耳的生产中,充分利用农作物下脚料,通过工厂化菌包生产,统一技术管理,菌渣循环利用,在降低原料成本,增加总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值得发展的健康特色农业的道路。

猜你喜欢
菌渣铁线贺州
银耳和双孢蘑菇菌渣厌氧发酵的产气效果
常见中草药铁线草研究现状
菌渣基质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
不同菌渣施用比例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贺州学院设计学院李鸿光作品选
印象贺州
请吃红小豆吧
浅析菌渣资源化利用的四种非常规模式
浅谈汽车搭铁线路检测方法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